第1章 穿越成县令
“嘶……”沈逸风只觉脑袋像是被重锤猛击,痛意袭来,让他忍不住闷哼出声。他缓缓睁开双眼,入目是陈旧的房梁,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霉味。
“我这是在哪儿?”沈逸风挣扎着起身,却发现身上穿着的不是自己那身笔挺的公务员制服,而是一身粗糙的古代服饰。他的目光急切地在屋内扫视,看到桌上摆放的铜镜,颤抖着走过去。当镜子中映出一张陌生的脸时,他彻底懵了。
“这不是我!我怎么变成这样了?”沈逸风的声音带着惊恐与难以置信。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一个身着衙役服饰的中年男子匆匆走进来,看到沈逸风醒了,脸上露出惊喜的神色:“大人,您可算醒了!”
沈逸风一脸茫然地看着他:“你是谁?这是哪里?我怎么会在这里?”
衙役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疑惑地说道:“大人,您这是怎么了?小的是刘二,这里是咱们清平县城衙啊,您可是这一县的县令大人。您昨日突然晕倒,可把大家都吓坏了。”
县令?穿越?沈逸风心中涌起一股荒谬感,可眼前的一切又容不得他不信。他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凭借着多年公务员养成的冷静,开始思考对策。既然穿越己成事实,那他就必须接受这个身份,先把情况搞清楚再说。
“我……我可能是晕倒后有些迷糊了,你先给我讲讲这清平县的情况。”沈逸风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自然。
刘二也没多想,便一五一十地讲起来:“大人,这清平县地处偏远,土地贫瘠,百姓大多靠务农为生。可近年来,赋税繁重,又时常遭遇天灾,百姓生活苦不堪言。而且,咱们县衙内部也……”刘二说到这里,犹豫了一下,看了看西周,压低声音道,“也有些不太干净,下面的人办事多有敷衍,中饱私囊之事也时有发生。”
沈逸风听完,眉头紧锁。他深知,想要改变这一切,绝非易事。但既然成为了这一县之主,他就不能坐视不管。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利用自己现代的知识和理念,让这清平县焕然一新。
“刘二,你去把县衙的主簿和典史叫来,我有要事相商。”沈逸风说道。
“是,大人。”刘二应了一声,转身快步离去。
沈逸风在屋内来回踱步,思考着接下来该如何应对。他回想着自己在现代学习的各种管理知识和民生政策,试图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不一会儿,刘二带着主簿王仁和典史赵武走进来。
“卑职参见大人。”王仁和赵武向沈逸风行礼道。
沈逸风打量着这两人,只见王仁身形消瘦,眼神闪烁,透着一股精明;赵武则身材魁梧,满脸横肉,看上去有些凶悍。他微微点头,说道:“两位不必多礼,今日叫你们来,是想商讨一下这清平县的治理之事。我刚醒来,对县里的情况还不是十分了解,你们不妨畅所欲言。”
王仁率先开口:“大人,依卑职之见,这清平县如今最大的问题就是赋税征收困难。百姓们总是拖欠赋税,导致县衙财政紧张,许多事务都难以开展。”
沈逸风皱了皱眉:“百姓为何拖欠赋税?”
赵武冷哼一声:“还不是那些刁民,故意偷懒耍滑,不想缴税!”
沈逸风看了赵武一眼,没有理会他的话,而是看向王仁:“王主簿,你如实说来,百姓拖欠赋税,究竟是何原因?”
王仁犹豫了一下,说道:“大人,实不相瞒,这清平县土地贫瘠,收成本就不好,再加上赋税繁重,百姓们实在是负担不起。而且,之前负责征收赋税的衙役,多有克扣盘剥之事,百姓们心中不满,自然就不愿缴税了。”
沈逸风心中了然,他知道,想要解决赋税问题,必须从减轻百姓负担和整顿吏治入手。他沉思片刻,说道:“我决定,从即日起,减轻清平县百姓的赋税。具体的减免方案,由王主簿和我一同商议制定。同时,我要对县衙内部进行整顿,但凡有贪污腐败、克扣盘剥百姓之人,一经查实,严惩不贷!”
王仁和赵武听到这话,脸色微微一变。王仁眼中闪过一丝担忧,而赵武则面露不悦之色。
“大人,这赋税可是朝廷规定的,咱们擅自减免,恐怕……”王仁小心翼翼地说道。
沈逸风摆了摆手:“此事我自有分寸。我会将清平县的实际情况如实上报朝廷,争取朝廷的理解和支持。至于整顿吏治,更是刻不容缓。只有县衙内部清明,才能更好地为百姓办事。”
赵武忍不住说道:“大人,您刚上任不久,许多事情还不了解。这县衙里的人,都是多年的老油条,想要整顿,谈何容易?”
沈逸风目光坚定地看着赵武:“再难也要做!我既然身为这清平县的县令,就有责任为百姓谋福祉。如果连这点困难都克服不了,我还有何颜面坐在这里?”
赵武被沈逸风的气势震慑住,低下了头,不再言语。王仁见状,说道:“大人既然心意己决,卑职自当全力辅佐。”
沈逸风点了点头:“好,那就辛苦王主簿了。赵典史,你负责协助王主簿,务必将此事办好。”
“是,大人。”赵武虽然心中不情愿,但也只能应道。
商议完此事,王仁和赵武告辞离去。沈逸风坐在椅子上,揉了揉太阳穴。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还有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在等着他。但他毫不畏惧,因为他心中有着坚定的信念,那就是让这清平县的百姓过上好日子。
傍晚时分,沈逸风走出县衙,想要去街上看看百姓的生活状况。他身着便服,走在狭窄的街道上,看着周围破旧的房屋和面带饥色的百姓,心中一阵刺痛。
“爹,我饿……”一个小女孩的声音传入沈逸风的耳中。他顺着声音看去,只见一个衣衫褴褛的中年男子正抱着一个瘦弱的小女孩,眼中满是无奈和愧疚。
“囡囡乖,再忍忍,爹去给你找点吃的。”中年男子说着,转身走进了一条小巷。
沈逸风跟了上去,只见中年男子在一间破旧的茅屋前停下,从角落里拿出一个破旧的篮子,里面装着一些野菜。他熟练地将野菜洗净,准备煮给小女孩吃。
沈逸风走上前去,问道:“大哥,这野菜能填饱肚子吗?”
中年男子抬起头,看了沈逸风一眼,苦笑道:“没办法,这年头,能有口野菜吃就不错了。地里的收成不好,又缴不起赋税,家里的粮食早就没了。”
沈逸风心中一阵酸涩,他从怀中掏出一些碎银,递给中年男子:“大哥,这些钱你拿着,去买点粮食给孩子吃吧。”
中年男子惊讶地看着沈逸风:“公子,您这是……”
沈逸风说道:“别问了,拿着吧。希望你和孩子能过上好日子。”说完,他转身离去。
回到县衙,沈逸风久久不能平静。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一定要尽快推行改革,让百姓摆脱贫困。他坐在书桌前,开始认真思考赋税减免的具体方案,以及如何整顿县衙的吏治。这一夜,他彻夜未眠,烛光一首亮到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