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逸风整理好“兴复会”的罪证,心情却丝毫没有放松。他深知,这些证据虽能铲除一股反对势力,却不能彻底解决新政推行的阻碍。此刻,朝廷使者的到来让县衙气氛凝重,沈逸风带着王仁、赵武等人匆匆赶到大堂迎接。
使者身着华丽朝服,神色冷峻,见到沈逸风,也不寒暄,首接展开圣旨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清平县令沈逸风,推行新政期间,虽有成效,但考核中亦现诸多瑕疵。且近日舆情纷扰,新政声誉受损。今特命使者陈宇彻查此事,沈逸风需全力配合,若有不实,严惩不贷。钦此!”
沈逸风心中一沉,跪地接旨。他明白,这次朝廷的彻查看似针对近期风波,实则可能是对他及新政态度的一次试探。使者陈宇看着沈逸风,开口道:“沈县令,皇上对清平县新政寄予厚望,此次考核结果关乎新政未来走向,你可明白?”
沈逸风拱手道:“下官明白,定当全力配合陈大人调查,清平县新政皆为百姓福祉,下官问心无愧。”
陈宇微微点头:“既如此,便先从‘兴复会’一事说起吧,听闻你刚将其剿灭,可有详细罪证?”
沈逸风连忙命人呈上从“兴复会”营地搜出的文件、信件,陈宇接过,仔细翻阅,脸色愈发凝重。“沈县令,这些证据表明,‘兴复会’背后势力错综复杂,恐怕不止表面这么简单。”
沈逸风叹道:“大人所言极是,下官在调查中也深感其背后关系盘根错节,涉及诸多权贵与地方势力,他们妄图破坏新政,恢复旧有利益格局。”
陈宇放下文件,目光锐利:“沈县令,此次彻查,不仅要查‘兴复会’,更要深挖背后之人。皇上之意,是要确保新政顺利推行,任何阻碍者都将严惩。你在清平县多年,可有怀疑对象?”
沈逸风思索片刻,说道:“下官曾怀疑过一些对新政抵触强烈的地方豪绅,他们在新政推行过程中多次暗中使绊。比如之前囤积物资、哄抬物价,试图扰乱清平县重建秩序。但因证据不足,未能深入调查。”
陈宇点头:“此事不可大意,务必将所有线索理清。另外,关于考核中的瑕疵,你也需给我一个详细解释。”
沈逸风详细阐述了考核中出现问题的缘由,从偏远乡村发展滞后到房屋数据偏差,以及后续的整改措施。陈宇听完,沉思良久:“沈县令,你推行新政的决心和努力皇上都看在眼里,但这些问题也不容忽视。接下来,我会亲自走访清平县各地,核实情况。”
陈宇在清平县的走访持续了数日,他深入乡村、集市,与百姓交谈,了解新政实施后的真实生活状况。沈逸风则全程陪同,耐心解答陈宇的疑问。
在一个偏远村庄,陈宇看到新修的道路和村民新采用的种植技术,微微点头:“沈县令,这些成果确是新政之功,百姓生活也有所改善。但仍有部分百姓对新政心存疑虑,你打算如何解决?”
沈逸风说道:“下官会加大新政宣传力度,组织更多成功案例展示,让百姓切实看到新政带来的好处。同时,加强对基层官员的培训,确保新政执行不走样。”
然而,就在陈宇即将结束走访时,意外发生了。一天夜里,陈宇下榻的客栈突然起火,火势迅速蔓延。沈逸风得知消息后,立刻带领衙役赶来救援。混乱中,沈逸风发现有人趁乱混入客栈,似乎在寻找什么。
“赵典史,立刻封锁现场,抓住那些形迹可疑之人!”沈逸风大声下令。
赵武带领衙役迅速行动,在客栈内与可疑人员展开搏斗。一番激战,终于将几名可疑人员制服。沈逸风走进陈宇房间,只见陈宇面色凝重,桌上的文件被翻得乱七八糟。
“沈县令,看来有人不想让我将清平县的真实情况上报朝廷。”陈宇冷冷地说。
沈逸风心中愧疚:“大人,是下官失职,未能保护好您和重要文件。”
陈宇摆了摆手:“这不怪你,此事愈发复杂了。这些人如此胆大妄为,说明背后势力急于掩盖某些真相。”
经过审讯,被抓住的可疑人员供认,他们是受一个神秘组织指使,目的是烧毁陈宇收集的关于清平县新政的资料,阻止他上报朝廷。沈逸风意识到,这场针对新政的阴谋远比想象中复杂,敌人不仅在暗处破坏,还试图干扰朝廷的调查。
“陈大人,下官定会彻查此事,揪出幕后黑手,给您和朝廷一个交代。”沈逸风坚定地说。
陈宇看着沈逸风:“沈县令,此次事件让我看到新政推行的艰难。但皇上支持新政的决心不变,你我务必齐心协力,扫除障碍。”
沈逸风点头:“大人放心,下官定不负所托。”
然而,就在沈逸风准备深入调查时,又一个消息传来,让他陷入了更大的困境。朝廷中一位位高权重的大臣公开质疑新政的可行性,要求暂停新政推广,等待进一步评估。这一言论在朝堂上引发轩然大波,也让清平县的新政局势变得更加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