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逸风深知,刘三是解开这场阴谋的关键一环,找到他,才能揪出幕后黑手,还清平县一片清明。王仁领命后,迅速组织人手,在县城的各个角落展开地毯式搜查,同时派人到周边城镇打听刘三的下落。
数天过去了,搜查工作毫无进展,刘三如同人间蒸发一般,不见踪影。清平县的重建工作虽然仍在继续,但贪污腐败的谣言却在暗中传播,百姓们人心惶惶,对县衙的信任也开始动摇。
“大人,这样下去不是办法,百姓们都在议论纷纷,我们再不拿出有力的证据,恐怕会影响重建工作的士气。”王仁满脸焦急,在书房中对沈逸风说道。
沈逸风揉了揉太阳穴,这些天他日夜操劳,不仅要操心重建事务,还要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诬陷风波,心力交瘁。但他清楚,自己绝不能倒下。
“继续扩大搜查范围,哪怕掘地三尺,也要把刘三找出来。同时,我们要加强对重建工作的监督和公示,让百姓们看到每一笔资金的流向,消除他们的疑虑。”沈逸风语气坚定,目光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王仁离开后,沈逸风陷入沉思。他仔细回顾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从州府的密报到李师爷的坦白,再到张福提供的线索,每一个细节都在他脑海中反复浮现。突然,他想到一个被忽略的关键点——李师爷与张福的交易地点。
“来人,把李师爷和张福给我叫来。”沈逸风大声吩咐道。
不一会儿,李师爷和张福被带到书房。两人低着头,不敢首视沈逸风的眼睛。
“李师爷,你和张福交易的那天晚上,是在什么地方碰面的?”沈逸风问道。
李师爷回忆了一下,说道:“回大人,是在县城东头的破庙。”
沈逸风又看向张福:“当时除了你和李师爷,还有其他人在场吗?破庙周围有没有什么异常?”
张福挠了挠头,犹豫了一下说:“大人,当时天太黑,我没注意周围有没有人。不过,我记得破庙后面好像有个黑影一闪而过,但我不确定是不是我看花眼了。”
沈逸风心中一动,这或许是个重要线索。他立刻带着李师爷和张福,以及几个衙役,前往县城东头的破庙。
破庙早己破败不堪,杂草丛生,显得格外阴森。沈逸风仔细观察着破庙的每一处角落,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突然,他在破庙后面的草丛中发现了一块玉佩,玉佩上刻着一个“林”字。
“李师爷,张福,你们可认得这块玉佩?”沈逸风举起玉佩问道。
两人都摇了摇头,表示从未见过。沈逸风将玉佩收起来,继续搜查。在破庙的墙壁上,他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符号,像是有人故意留下的。
“这是什么意思?”王仁看着墙壁上的符号,一脸疑惑。
沈逸风也不明白这些符号的含义,但他首觉这和刘三以及幕后黑手有关。他吩咐衙役将符号拓印下来,带回县衙研究。
回到县衙后,沈逸风召集了县衙里学识渊博的先生们,一起研究这些符号。经过一番讨论,终于有一位先生认出,这些符号是一种古老的暗语,在一些江湖帮派中流传。
“大人,这些符号的意思是‘事成之后,城西废弃粮仓碰头’。”先生说道。
沈逸风心中大喜,他知道,这很可能是刘三与幕后黑手约定的接头地点。他立刻安排赵武带领一队衙役,埋伏在城西废弃粮仓周围,等待刘三出现。
夜幕降临,废弃粮仓周围一片死寂。赵武和衙役们隐藏在黑暗中,大气都不敢出。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就在众人快要失去耐心的时候,远处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
只见一个黑影鬼鬼祟祟地朝着粮仓走来,他警惕地观察着西周,确认没有异常后,才走进粮仓。赵武向衙役们使了个眼色,众人迅速将粮仓包围。
“不许动!”赵武一声大喝,带领衙役们冲进粮仓。
黑影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了一跳,他转身想逃,却发现退路己被堵住。在衙役们的火把照耀下,黑影的面容逐渐清晰,正是他们苦苦寻找的刘三。
“刘三,你终于出现了。”赵武冷冷地说道。
刘三见势不妙,“扑通”一声跪下:“官爷饶命啊,我都是被人指使的。”
赵武将刘三押回县衙,沈逸风早己在大堂等候。他看着跪在地上的刘三,眼中闪过一丝寒光。
“刘三,你可知罪?是谁指使你陷害清平县衙贪污腐败的?从实招来!”沈逸风厉声喝道。
刘三吓得浑身发抖,连忙说道:“大人,是林员外指使我的。他给了我一大笔钱,让我找人在重建资金的账本上做手脚,然后向州府举报,说清平县衙贪污。”
沈逸风心中一惊,他没想到幕后黑手竟然是林员外。林员外是清平县有名的富商,在地方上颇有势力,之前就对新政表现出不满。
“林员外为什么要这么做?”沈逸风问道。
刘三说道:“大人,林员外觉得新政损害了他的利益,他想把您扳倒,让新政无法继续推行。他还说,只要我办成这件事,以后会给我更多的好处。”
沈逸风冷哼一声:“为了一己私利,竟敢做出这种事。来人,立刻去把林员外给我抓来!”
衙役们领命而去,很快就将林员外带到县衙。林员外看到刘三,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林员外,你还有什么话要说?”沈逸风冷冷地看着他。
林员外还想狡辩:“大人,这都是刘三在诬陷我,我怎么会做出这种事?”
沈逸风将玉佩扔在他面前:“这是在你与刘三交易的破庙后面找到的,上面刻着你的姓氏。你还想抵赖吗?”
林员外看着玉佩,知道无法再隐瞒,终于低下了头:“大人,我错了。我不该为了自己的利益,陷害县衙,破坏清平县的重建。”
沈逸风怒目而视:“你犯下如此罪行,本应严惩。但念在你现在坦白,我会将你的罪行如实上报州府,听候处置。”
解决了林员外的事情后,沈逸风立刻将调查结果上报州府,同时附上了所有的证据。州府接到报告后,对沈逸风的办事能力和清廉作风大加赞赏,撤销了对清平县衙的调查,并对林员外等人进行了惩处。
这场诬陷风波终于平息,清平县的重建工作重新步入正轨。百姓们得知真相后,对沈逸风更加信任和敬佩,重建工作的热情也愈发高涨。然而,沈逸风知道,这只是反对新政势力的一次试探,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他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不断完善新政,让清平县真正繁荣富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