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衙内气氛剑拔弩张,周钦差被百姓的呼喊声弄得心烦意乱,正想对沈逸风继续施压,这时,京城来的信使匆匆而入,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展开圣旨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清平县新政推行事宜,需重新详查,着钦差周铭即刻返京,另有安排。钦此!”
周钦差听到圣旨内容,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他怎么也想不到,局势会突然发生这样的转变。沈逸风心中同样疑惑不解,但还是恭敬地接了旨。周钦差虽满心不甘,却也不敢违抗圣旨,只能匆匆收拾行装,灰溜溜地返回京城。
百姓们得知钦差被召回,欢呼雀跃,对沈逸风的拥护之情愈发高涨。沈逸风安抚好百姓后,回到县衙,与王仁、赵武等人商议此事。“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实在蹊跷。”沈逸风眉头紧锁,陷入沉思,“皇帝之前明明对新政的态度有所动摇,为何突然召回周钦差?”
王仁猜测道:“大人,会不会是朝中支持新政的大臣们做了努力,说服了皇帝?”
沈逸风微微摇头:“恐怕没这么简单。这次调查本就是皇帝下令,若只是大臣进言,不至于如此迅速地召回钦差。”
就在众人疑惑之时,京城又传来消息,原来是皇帝在周钦差出发后,收到了一份来自民间的神秘信件,信件详细列举了保守势力暗中破坏新政的种种行径,还附上了不少证据。皇帝看完信件后大为震怒,这才急令周钦差返京。
沈逸风得知此事后,意识到这是一个扭转局势的绝佳机会。他决定亲自前往京城,面见皇帝,将新政的真实情况和保守势力的阴谋彻底揭露。沈逸风抵达京城后,多方奔走,终于得到了面圣的机会。
在金碧辉煌的大殿之上,沈逸风跪地叩首:“陛下,臣清平县令沈逸风,恳请陛下明察新政推行之艰辛与保守势力之险恶。”
皇帝目光落在沈逸风身上,神色平静:“沈爱卿,你且起来,详细说说。”
沈逸风站起身来,从新政推行初期的艰难起步,到取得的显著成果,再到保守势力的种种破坏行为,包括之前周钦差在清平县的刻意刁难,都一一向皇帝陈述。为了增强说服力,他还呈上了之前抓获的受保守势力指使之人的供词,以及百姓联名上书的原件。
皇帝认真倾听,不时提问,沈逸风都一一作答。待沈逸风陈述完毕,皇帝沉默良久,缓缓说道:“沈爱卿,你的忠心和对新政的努力朕都看在眼里。之前朕确有疑虑,如今看来,是被一些别有用心之人蒙蔽了。”
就在这时,大殿外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声。原来是几位保守势力的大臣听闻沈逸风面圣,匆忙赶来,试图阻止皇帝做出对他们不利的决定。
“陛下,沈逸风妖言惑众,不可轻信!”为首的一位大臣伏地高呼,神色急切。
皇帝脸色一沉:“你们还有何话说?沈爱卿所言,证据确凿,你们暗中破坏新政,该当何罪?”
保守势力的大臣们还想狡辩,但在沈逸风呈上的证据面前,他们的言辞显得苍白无力。皇帝见状,愈发恼怒:“来人,将这几位大臣暂且关押,待朕查明真相,再行处置。”
解决了朝堂上的这一风波后,皇帝对沈逸风说:“沈爱卿,朕命你全权负责新政推行的监督与审查,务必确保新政顺利实施,让天下百姓受益。”
沈逸风跪地谢恩:“陛下圣明,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重托。”
然而,沈逸风深知,虽然此次在朝堂上取得了胜利,但保守势力根深蒂固,绝不会善罢甘休。回到清平县后,他立刻加强新政推行的各项措施,同时密切关注京城和各地的动向,防范保守势力的再次反扑。
果然,没过多久,沈逸风就收到密报,保守势力并未因几位大臣被关押而收敛,他们在暗中联络各地的旧部,准备发动一场更大规模的反击,企图彻底推翻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