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了神秘先生,清平县暂时恢复了平静,新政试点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沈逸风看着县衙内堆积如山的新政推广方案和各地送来的反馈报告,虽倍感压力,却也充满希望。他深知,神秘先生不过是新政路上的一块绊脚石,真正的挑战,是如何让新政在更广阔的土地上落地生根。
这天,沈逸风刚处理完公务,正准备休息片刻,王仁匆匆走进书房,手中拿着一封加急信件。“大人,这是从试点县传来的消息,情况似乎不太乐观。”王仁的语气中带着一丝焦急。
沈逸风接过信件,迅速展开阅读。信中提到,试点县在推行新政过程中,遭遇了当地豪绅的强烈抵制。这些豪绅联合起来,煽动百姓闹事,导致新政推行陷入僵局,甚至有部分百姓开始对新政产生怀疑。
沈逸风眉头紧锁,他知道,这是新政推广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阻力,但没想到来得如此之快,如此猛烈。“王主簿,立刻召集赵典史和相关官员,我们要商讨应对之策。”
众人很快齐聚书房,沈逸风将信件内容告知大家,一时间,房间里气氛凝重。赵武率先发言:“大人,这些豪绅太可恶了,竟然敢公然抵制新政。要不我带一队衙役过去,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沈逸风摆了摆手:“赵典史,此事不可莽撞。豪绅在当地根基深厚,若贸然采取强硬手段,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激起更大的民愤。我们要从长计议。”
王仁沉思片刻后说道:“大人,我觉得我们应该先派人去试点县了解情况,看看豪绅抵制的真正原因,再对症下药。同时,加强对百姓的宣传,让他们明白新政的好处,不要被豪绅蛊惑。”
沈逸风点头表示赞同:“王主簿所言极是。赵典史,你挑选几个得力的衙役,明日一早便前往试点县,暗中调查豪绅的动向和百姓的诉求。记住,不要打草惊蛇。王主簿,你负责准备宣传资料,组织宣讲团,随时待命前往试点县。”
众人领命而去,沈逸风却陷入了沉思。他深知,新政的推行不仅仅是政策的落实,更是一场观念的变革。要想让新政深入人心,必须赢得百姓的信任和支持。
第二天,赵武带着衙役们乔装打扮后出发了。沈逸风则留在县衙,密切关注着试点县的动向。几天后,赵武传回消息,经过调查,发现豪绅抵制新政主要是因为新政中的土地改革政策触动了他们的利益,他们担心失去土地和财富,所以才煽动百姓闹事。
沈逸风得知消息后,立刻与王仁商议对策。“王主簿,既然知道了原因,我们就从土地改革政策入手。你去准备一份详细的土地改革说明,重点强调改革对普通百姓的益处,以及对豪绅合法权益的保障。同时,我们要给豪绅们一些时间,让他们适应新政的变化。”
王仁领命而去,很快便准备好了宣传资料和宣讲团。沈逸风亲自带队,前往试点县。到达试点县后,沈逸风没有立刻去找豪绅,而是先深入乡村,与百姓们交谈。他耐心地向百姓们解释新政的内容和意义,用清平县的实际案例告诉他们,新政会让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百姓们听了沈逸风的话,心中的疑虑渐渐消除。一些原本被豪绅煽动的百姓也表示,只要新政真的对他们有好处,他们愿意支持。
在赢得了百姓的信任后,沈逸风带着王仁等人来到了豪绅们的聚集地。豪绅们看到沈逸风来了,脸色都不太好看。
“沈大人,您来这里做什么?”一位年长的豪绅冷冷地问道。
沈逸风微微一笑:“各位,我此次前来,是想和大家好好谈谈新政的事情。我知道大家对新政中的土地改革政策有所疑虑,今天,我就是来给大家解惑的。”
沈逸风详细地向豪绅们解释了土地改革政策,强调这并不是要剥夺他们的财产,而是为了让土地得到更合理的利用,让更多的百姓受益。同时,他也承诺,会保障豪绅们的合法权益,只要他们支持新政,还会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豪绅们听了沈逸风的话,心中的抵触情绪有所缓和。但仍有一些人表示怀疑,担心政策会变。沈逸风见状,拿出了朝廷的诏书和相关文件,让他们放心。
经过一番艰苦的谈判,豪绅们终于同意不再抵制新政。沈逸风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虽然暂时解决了试点县的问题,但新政的推行之路依然充满挑战。
回到清平县后,沈逸风还没来得及休息,又接到了朝廷的旨意。朝廷要求他参加一次新政推行经验交流会,与其他州县的官员分享清平县的成功经验。沈逸风深知,这是一次让新政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好机会,但也意味着他将面临更多的压力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