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陌生的环境
1962年,北京南锣鼓巷95号四合院。
张远东从睡梦中朦胧醒来,面对眼前陌生的环境,一时之间竟不知道自已身在何处。
“奇怪,我不是应该在公司画图纸吗?”
他喃喃自语道,“这是什么地方?”
张远东打量着这个房间,虽然陈设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一张破桌子、两把椅子,还有个缺了脚的柜子,下面用砖块支撑着,但他不得不承认屋子被打扫得很干净。
正当他满心疑惑的时候,门被推开了。
一个看上去四五十岁的大汉走了进来。
“张远东,别再躺着了,今天中院有个重要的会议,你要参加。”
来人的身材高大,面貌带着几分憨厚。
张远东定睛一看,心里猛然一惊:“这不是电视剧《情满四合院》里的秦老柱(俗称‘傻柱’)吗?”
“记住了,别忘了时间。”
说罢,那人头也不回地走了出去,甚至没有帮他关上门。
望着那个离去的身影,张远东脑海里开始浮现一些记忆片段。
原来这个身体的前主人也叫张远东,是个孤儿。
在街道办的安排下,他十岁时搬进了这个四合院的前院。
因性格内向且身份特殊,一直以来跟院里的邻居并没有太多交往。
十七岁时,在街道的帮助下去了红星轧钢厂当学徒工,从事钳工工作。
有一次,易中海(一个表面仁慈实际心狠的人)试图让原身拜他为师,被拒绝后怀恨在心,并散布关于他的不良传言。
这使原本就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张远东更是难上加难,连高级技工师傅们都不愿收他入门下。
然而凭借顽强的自学精神,他在三年内完成了从学徒到正式工的转变,甚至还考取了一级钳工资格。
为了庆祝这份不易的成绩,原张远东买了几瓶酒犒劳自已,结果酒精中毒而亡。
正是这一刻,给了现在的张远东穿越来的机会。
“真是个可怜人啊。”
他不禁叹息道,“不过你放心,我一定替你活得更好。”
正当他感叹时,耳畔突然传来一段电子音:
【叮!天道酬勤系统已成功绑定宿主。
】
【叮!恭喜获得新手礼包,是否开启?】
突如其来的提示让张远东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这是某种系统的召唤。
“开启,立即开启!”
他连忙回应道。
【叮!恭喜宿主获得了二级钳工卡片、一瓶体质增强药剂,以及一座随身空间。
】
收到这个新手礼包时,张远东的眼神中流露出难以掩饰的兴奋。
张远东迅速地返回家中,并确保家门紧闭,确定外界无人能够打扰后,便开始使用那张二级钳工卡片。
“激活二级钳工卡!”
张远东一声轻呼,卡片即刻化为光芒注入他的思维深处。
他虽继承的是原本身体拥有一级钳工技能的记忆,但实际的他并未掌握,所以这张卡对他来说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光芒消失后,张远东发现自已不仅脑海中新增了一部分有关钳工的技术知识,连双手都显得更灵活自如了。
接下来,他喝 ** 质增强药剂,起初还以为会如同书中描述般经历巨大的痛苦,但实际上只感觉自已渐渐变得力大无穷,仿佛一拳能撼动千钧之力,心中暗自欣喜这足以帮助自已在这处四合院中稳住脚跟。
武力对于在此安居乐业而言不可或缺。
适应新的力量之后,张远东将注意力转向那个随身小世界。
“开启随身空间。”
随着话音落下,一道光线闪过,他置身于一个广约二十余亩的地方——这里有清澈见底的灵泉与简陋的草屋。
这时系统提醒:【此随身空间总面积约为二十亩,拥有促进万物生长的源泉,并配备零时间流速无限容量的仓库,空间内的物质变化皆受宿主意念调控。
当宿主身处外界时,亦能在以自我为中心五米半径内对物品施展有限制的意控能力。
】
这一瞬间,华夏民族血脉中的土地耕耘天赋复苏,“开垦,一定得开垦!”
张远东感慨道,如此优良的土地条件不用来种植简直是暴殄天物。
想到家里面还存有未使用的十斤土豆,张远东立即退出空间并把所有土豆转移到这里。
同时为了安全考虑,他还将原身保存的两百余元及粮食票证等财物带入空间储存,以应对未来可能的安全隐患,毕竟他们居住的地方有个名为"盗圣"的惯犯出没。
就在准备重新进入空间耕种之际,隔壁的阎解成匆匆赶来说:”
张远东,社区大会即将举行。
“ 阎解成眼中流露出了些许羡慕,因为他虽身为富家子弟却觉得不如眼前这位孤儿这般 ** 自主,已经成为了月薪三十三块的一级钳工。
“明白。”
张远东应了一声。
只能先搁置一下农务计划等大会结束后再说,随即随手拿了板凳锁好门朝着 ** 地点走去。
此时中间庭院已坐满不少邻里,八仙桌上还摆放着募捐箱。
一眼望向那里,张远东便知道今天的大致议题。
张远东的目光投向贾家的方向,更加坚定了他的猜测——这次大会是为了为贾家捐款而举行的。
贾东旭和贾张氏的笑容几乎要从嘴角延伸到后脑勺。
当贾东旭看到张远东时,他的笑脸瞬间僵住。
最近几天,贾东旭的日子并不好过。
总有人将他与张远东进行比较,这让他本来就少得可怜的脸面荡然无存。
看着张远东,贾东旭暗自咬牙:“等会儿一定要让这个小子出点血,来解我的心头之恨!”
此时,院子里的人都差不多到齐了。
三位德高望重的“大佬”
也纷纷登场:前院的阎埠贵大爷第一个登台,坐在八仙桌旁;接着是后院的刘海中二爷;最后则是易中海大爷。
张远东瞥了他们一眼,眼里流露出不屑。
了解的人知道这不过是四合院里的几位“前辈”
,不了解的还以为他们是某部门的大领导呢。
易中海四下扫视着,目光停留在张远东身上,表情显得异常复杂。
当初街道办安排张远东去轧钢厂工作时,易中海曾想把张远东收归门下为自已未来的养老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