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可以把东旭推下去!”
秦淮茹这时站了出来,质问张远东。
同时,她暗暗决定今后不能再让贾东旭亲她的嘴了。
“好心当成驴肝肺啊!”
“我是为了帮他的。”
张远东立刻反驳道。
秦淮茹一脸无奈地看着张远东,若不是看见他嘴角上扬的笑,她或许会相信他的说辞。
“淮茹,先把婆婆和东旭拉上来再说吧。”
易中海慌乱地说,虽说贾张氏掉进粪坑不是什么大事儿,甚至对自已的养老计划还有些好处,但身为他首选的养老对象,贾东旭绝不能出事儿!
此时,有个人拿着绳子跑了过来:“快点,用绳子救人。”
“咦,怎么又多了一个?我记得刚才是一个胖老太掉进去的呀。”
“快,东旭你抓住绳子。”
易中海急急忙忙地接过绳子,把一头扔给了贾东旭,另一头则分给了众人。
贾东旭强忍恶臭来到他母亲旁边:
“妈,别动,我给你系好。”
贾张氏听到儿子的声音,赶紧配合。
等贾东旭绑好之后抬头说:
“各位师傅可以开始了。”
“大家用力!”
众人心往一处使,甚至连张远 ** 混进了救援队伍,但实际上他只是在假装使劲。
巷子里四合院的人们闻讯也赶了过来,生怕不参加被他人非议。
毕竟在这个看重名声的时代,好的口碑非常重要。
终于,经过大家的努力,贾张氏被成功救了上来。
易中海强忍着气味解下了她身上的绳子,然后又来到粪坑边缘,
“来,接住东旭。”
此时贾张氏仿佛生无可恋地躺在地上。
她的肚子感觉鼓得快要爆了!刚刚不但喝了不少还误食了一些东西。
“看来这个女人真是没少吃!”
大家一边捂鼻子,一边打趣地说。
“可能是以前没有机会尝过,现在好不容易碰到,当然要多吃一点啦。”
……
众人嬉笑着评论。
没一会儿,轮到贾东旭被救上来。
“你小子竟然推我下来,老子跟你没完!”
贾东旭愤怒地瞪着张远东,眼珠子几乎充血。
他刚才因为突然的一推,掉入粪坑的时候不由自主吞了几口脏物。
“我可是为了救你妈妈啊,当时你妈都快在粪坑里淹死了,你这做儿子的居然不想下去救。”
张远东笑着说:
“看不过去了,才帮你一下。”
“你、你……”
重新表述:
贾东旭刚要开口,却立刻被易中海制止了。
“别说了。”
易中海朝贾东旭摇了摇头。
此时四周聚集了不少人,张远东刚才的一番话,让旁观者们看向贾东旭的眼神都变得异样起来。
贾东旭这才意识到,周围的人看他就像在看一个不孝子一样,眼中充满了不解和鄙夷。
贾东旭气得冷冷哼了一声,只能默默吞下这口闷气。
张远东则是一脸笑意地看着他的这一举动,心中暗暗感叹站在道德制高点真是太舒服了!
“东旭啊,我们还是先送我妈去医院吧。”
秦淮茹担心地说:“我妈吃了那么多脏东西,万一出什么事就不好了。”
虽然内心深处恨不得这个难缠的婆婆早点离去,但她表面上还是要表现出对婆婆的关怀,以此维持自已孝顺儿媳的形象。
“好吧。”
贾东旭点头应允后,便借了一辆板车拉着母亲赶往医院。
随着主角人物贾张氏的离开,观众们也都纷纷散去。
张远东则回到自已的家,关紧门窗开始培育红薯苗——种红薯的第一步便是培育种苗。
一斤红薯大约可以培育出五株苗,每株能结出五六颗红薯。
他心想,如果用灵泉水来育苗,或许效果会更佳。
于是通过心灵意念从储物空间挑选了些疏松的土壤,把买来的三十斤红薯放置在上面,再覆上一层薄土。
最后将灵泉水倒入其中。
结果出乎意料地多了许多红薯苗。
“这效率惊人,看来一斤红薯能长出十来棵苗!”
他心里暗自欢喜。
随后张远东再次使用心灵控制力为这些幼苗浇灌灵泉,并迅速种下了这些苗。
没多久,红薯幼苗便长成了藤蔓。
“完成了,明天早上就能收获这些红薯。”
张远东满意地笑着说道。
同时收成了今早栽下的两千多斤土豆,足够支撑很长一段时间的食物需求了。
所以接下来暂时不再种植土豆,等到差不多吃完再考虑下一步。
---
宿主信息:
宿主:张远东
年龄:二十岁
当前技能:
- 钳工:二级钳工(工厂一级钳工水平)
- 种植:熟练(小成)
夜幕降临,张远东检查了一下自已购买的铁锁,确保家门紧闭后离开了院子。
今天晚上的目的地是鸽子市——他打算在那里看看有没有人卖活鸡。
如果能够买到几只那就完美了。
他左转右拐进入一个小巷,取出手中的布遮住脸部只留下眼睛外露的样子,准备进行今晚的行动。
张远东拐进了狭窄的巷子,不久便来到了一个热闹非凡的鸽子市场。
此时已有不少人在这里摆起了摊位,出售各式各样的物品,其中多数与食物有关。
他在市场上闲逛了一阵,原本打算寻找一些鸡却没有如愿。
就当他正要离开时,一个人从背篓里掏出两只鸡,吸引了他的目光。
见此情景,张远东立刻跑了过去,“大哥,这两只鸡卖吗?多少钱呀?”
旁边还有人跟着问道:“是啊大哥,你给个价吧!”
不少围观的人虽然家境殷实,却也缺乏购买这些食物所需的食物票证。
他们纷纷投来羡慕的眼光,盯着这三只待售的鸡。
“我不收钱,我只要二十斤粮食就能换走一只鸡。”
男子说道。
现在货币不再像往常那般有用,而他之所以将这几只珍贵的鸡拿出来交易,也只是因为家中实在需要更多的口粮度过难关。
听到这样的要求,在场之人面露难色。
“大哥真的不要钱吗?”
人群中又响起不同的声音,有人继续劝说着男子改变心意,“这样不好吧大哥,现在谁能轻易拿出这么些粮食来交换呀!”
更有人说着那些憔悴、营养不良的鸡不值这么多的交换条件。
众人依旧不死心地试图游说这个固执的男人,可是家里已经缺食,男子对任何说辞一动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