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背景交代
三人成虎,意为谣言惑众,弄假成真。有人说,三个人是稳定的三角形关系,也有人说,三个人是对立而危险的关系。有那么三个人,经历种种爱恨纠葛,如今木鱼声声敲散往事,殿前香炉飘起三缕青烟,原来纠缠半生的怨侣痴缠,不过是佛祖掌心三粒尘埃。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不过此田家非彼田家,此田家为田螺世家,面前这个看起来很憨厚老实的男孩就是第三代掌门人,田三,小名唤作“三三”。青石巷尾飘着姜蒜爆炒的香气时,街坊便知田家又开灶炒螺了。田老爷子总说螺壳里能照见命数,天不亮就带着儿子蹲在埠头,竹篓贴着水面"咔哒咔哒"筛螺。青砖院墙上晾着十八面竹匾,新捞的田螺在匾里吐沙,黑亮亮铺满整个天井,远看倒似落了满地的星子。
田家灶屋终年炖着祖传的老卤,紫砂坛子比西街当铺的座钟还老。有兵痞砸过他们"田记螺肆"的匾,却见田老太不慌不忙舀了碗螺汤递上:"老总尝尝,这汤头还是光绪廿三年熬下的。"后来那碗汤在镇公所传了三巡,连新式学堂的先生都说,田家人指节上的螺腥味,比当铺银元敲的声都实在。
"魏门无闲账,子夜珠犹响",在民国的大上海,十里洋场,繁华与喧嚣交织。魏氏银行的大楼,屹立在上海滩最繁华的地段,欧式风格的建筑恢宏大气,大理石的外墙在日光下闪烁着冷硬的光泽。银行门口,两个身姿挺拔的守卫身着制服,腰间别着锃亮的手枪,神色冷峻地注视着往来行人。
宴会上穿着红色精美小洋装,烫着时髦卷发的便是嘉盈,魏家的长女,今年17岁,知书达礼,长相甜美,颇有“薛宝钗”的风范。
平日里,魏家大宅门庭若市。达官显贵们为了能在魏氏银行贷到款,或是求得资金上的支持,带着丰厚的礼品,满脸堆笑地前来拜访。而魏家的子弟们,无论是在社交场合还是生意场上,都备受瞩目。他们穿着笔挺的西装,操着流利的英文,谈笑间尽显名门望族的风范。
田家与魏家是故交,田老爷子和魏老爷子是同一个弄堂里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友,平时走动的也很频繁,于是在一次太太们聚会的下午茶中,两家结下了娃娃亲,田三与嘉盈就这样结下了缘分。
"马厩晨霜白,舞榭灯未央"。青砖马厩改成的百乐门舞厅里,水晶吊灯照着魏太太的妹妹——如今的马夫人。她着旗袍下摆的银元纹滚边,想起自己当年从魏府嫁过来时,陪嫁箱里还装着娘家银号的汇票。如今马家早不靠养马过活,门口"追风马场"的旧招牌成了歌舞厅霓虹灯的支架,倒是她陪嫁来的那套镀金算盘,还锁在账房的红木柜里。
马夫人25岁那年又生下了第二个男孩,名为马昭寒,与嘉盈同岁,一般人称“马二爷”。三个宅院的孩子总凑在魏家天井玩,黑瓦檐下挂着成串的螺壳风铃。魏家小少爷带着银行新印的股票纸当风筝,马家少爷兜里揣着百乐门的玻璃糖纸。
新式学堂开课那天,黄包车挤满了石板路。田三书包系着螺钿纽扣,嘉盈的书包塞着铜钱串,马家昭寒的皮鞋亮得能照见舞厅招牌。穿洋装的先生指着黑板讲"动物进化论",他们却在课桌下传看马厩里捡的旧马掌铁——那上头深深浅浅的纹路,像极了田螺壳的年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