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茹如今的生活节奏与何大清如出一辙,每天都是早早出门,夜幕降临才归家。
由于这样的作息规律,平日里何家常常空无一人。
然而,没过几日,四合院里发生了一件事:有人前往粮站售卖粮食时,意外地瞧见了正在那里忙碌工作的秦淮茹。
这个发现犹如长了翅膀一般,迅速在四合院传播开来。
很快,整个四合院的居民们便都得知了秦淮茹已在粮站就职的消息。
此时此刻,何家可谓是喜事连连。
一家四口人中,除了仍在学校读书的何雨水外,其余三人皆已有了稳定的工作。
这无疑让众多邻里羡慕不已。
尤其是居住在中院的白寡妇——现今贾东旭的妻子,对秦淮茹更是心生艳羡。
不过,她心里清楚得很,自已并没有那样好的命运。
毕竟,何大清身为后厨食堂的副主任,不仅人脉广泛,而且经济实力雄厚;反观自家男人,却是一无所有。
白寡妇现在的心思全在怎么掌控贾家,现在贾家已经是她说了算。
所以她就想着把自已的两个儿子接到四九城里来。
只要进了四九城,以后都可以在这里读书,也可以把户口转过来,以后可以领供应粮。
虽然农村也可以领粮食,但是保定毕竟离四九城还有一段儿距离,所以还是转成四九城户口更好一些。
白寡妇此刻虽已心生一计,但深知若不与贾东旭大闹一场,恐怕难以达成所愿。
毕竟,世间又有几人甘愿替他人抚养子女呢?
当下,白寡妇首先想到的便是家中房屋的装修事宜。
如今这房子的居住空间显然捉襟见肘。
倘若将自已的两个儿子接来同住,那么仅有的两间屋子(且不计狭小的厨房)必然无法满足需求。
其中一间住着贾张氏,另一间则由她和贾东旭共用。
为此,白寡妇决心对房屋进行一番改造,务必使其至少拥有五间房间方可。
如此规划,只因在她眼中,贾张氏只需一小间供其安睡便足矣。
待她的两个孩子到来之后,则需各自拥有独立的房间,毕竟孩子们日渐长大,拥有属于自已的私密空间会更为便利。
再者,贾东旭已然沦为一个无用之人,白寡妇实难忍受与其同床共枕,故而也需将他们所居之室隔断开,化为两间。
如此算来,确需改建出五间住房方能解决燃眉之急。
这一天阳光明媚,微风轻拂,又迎来了一个难得的休息日。
白寡妇坐在屋里,目光坚定地看着贾东旭,与他认真探讨起领养孩子的事情。
然而,贾东旭和贾张氏听闻此事后的反应却异常一致,他们显然都不情愿领养孩子。
贾张氏撇撇嘴,嘟囔着:“领什么孩子啊,咱们自家还过不好呢!”
而贾东旭则面露难色,支支吾吾地试图说服白寡妇放弃这个念头。
但白寡妇的态度异常坚决,她双手抱胸,斩钉截铁地说道:“你们要是不同意领养孩子,那咱俩就离婚!”
这句话犹如一道惊雷,瞬间在贾东旭耳边炸响。
要知道,如今的贾东旭最害怕听到的就是白寡妇提及离婚二字。
且不说他若再次离婚,便等同于离了两次婚,日后想要再寻个媳妇可谓难上加难。
单是他已成废人的事实一旦曝光,别说这辈子都难以抬头做人了,即便只是消息传出,恐怕也不会有哪个女子愿意嫁给这样一个无用之人。
面对白寡妇的强硬立场,贾东旭心急如焚,赶忙绞尽脑汁想出应对之策。
突然,他灵光一闪,提出效仿易中海,等自已将来成为大师傅后,也收个徒弟,如此一来,日后便有人能为自已养老送终了。
岂料,贾东旭的这个提议刚一出口,就遭到了白寡妇毫不留情的驳斥。
只见白寡妇柳眉倒竖,怒目圆睁地质问道:“你倒是说说看,以后你会不会给易中海养老?”
贾东旭顿时哑口无言,他心中暗自思忖:自已向来都是想方设法占别人便宜,要让他日后给易中海养老,那简直比登天还难!
想到此处,他不禁低下头去,陷入了深深的沉默之中。
白寡妇看到贾东旭不说话了,于是就说了领养孩子后的好处。
领养了孩子后不到有人养老,还可以不会被人说闲话。
而且白寡妇还说,领养的是亲戚的孩子,以后也算是一家人。
尽管贾东旭和贾张氏内心深处对此事颇有微词,但面对想要留住白寡妇这一现实需求,贾东旭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最终还是咬咬牙点头表示同意领养孩子。
然而,新的问题很快接踵而至——家里的居住空间明显不足,如果真要将孩子领进门,势必要对房屋进行大规模的装修改造才行。
于是乎,如何合理规划并实施装修计划便成了当务之急。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大家一致认为目前最为迫切的任务便是将现有的房间进行有效隔断,以增加更多可供使用的独立空间。
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满足家庭成员增多后的基本居住需求,还能营造出相对私密且舒适的生活环境。
对于这样的安排,贾东旭其实并不太乐意与白寡妇共处一室,因此他毫不犹豫地赞同了这个装修方案。
只是接下来,一个更为棘手的难题摆在众人面前:装修房子可不是一件小事情,必然会产生一笔不小的费用支出。
而这笔开销究竟该由谁来承担呢?毫无疑问,过去贾家所有的钱财一直都是交由贾张氏掌管的。
按理说,这次的装修费用自然应该从她那里支取。
可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当提及此事时,一向吝啬小气的贾张氏却像被踩到尾巴似的跳了起来,表示坚决不肯拿出一分钱用于装修。
眼见贾张氏态度强硬、油盐不进,白寡妇却是毫不退缩。
只见她柳眉倒竖、杏眼圆睁,冷冷地丢下一句狠话:“如果不拿钱出来装修房子,那你贾张氏就自个儿卷铺盖回乡下老家去吧!”
此话一出,犹如一道晴天霹雳直击贾张氏的心头。
权衡再三之后,纵使心中有万般不情愿,贾张氏也只得无奈地妥协,老老实实地掏出钱包,为即将到来的房屋装修贡献出自已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