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权谋录
华夏权谋录
当前位置:首页 > 同人 > 华夏权谋录 > 第2章 雨夜密语

第2章 雨夜密语

加入书架
书名:
华夏权谋录
作者:
北冥幽谷岛
本章字数:
3998
更新时间:
2025-07-08

南楚西行的队伍在雨中颠簸。赵和坐在马车里,指尖捻着那半块“和”字佩,玉佩的温润抵不住掌心的潮意。车外传来士兵的咳嗽声,混着马蹄踏过水洼的咕叽声,在这连绵的雨里缠成一团。

“客卿,前面就是黑水渡了,过了渡头,就该入西域地界了。”车夫的声音隔着车帘传来,带着几分疲惫。

赵和掀起车帘一角,雨丝立刻钻了进来,打在脸上微凉。渡口边泊着几艘乌篷船,船夫披着蓑衣,缩在船头抽烟,烟袋锅里的火星在雨里明明灭灭。他忽然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那人戴着顶斗笠,正弯腰给船板刷桐油,侧脸的轮廓在雨幕中有些模糊,却让赵和心头猛地一跳。

那是二十年前,在赵国书肆里,与他一起抄录《墨子》的少年。

他推开车门,踩着泥泞的渡口走过去。雨声淅淅沥沥,那人似乎没听见脚步声,首到赵和站在身后,才缓缓转过身。斗笠的边缘压得很低,只能看见削瘦的下颌和紧抿的唇。

“是你吗?”赵和的声音有些发颤。

那人抬起头,斗笠下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归于平静。他放下手里的桐油刷,雨水顺着斗笠的竹篾往下滴,在胸前洇出一片深色:“赵客卿认错人了。”

赵和盯着他腰间的铜符——那是枚不起眼的兽形符,与记忆中少年父亲的信物一模一样。他忽然想起那半块“平”字佩,喉结动了动:“二十年前,书肆里丢了半块玉佩的人,不是你吗?”

那人的肩膀几不可察地抖了一下,转身继续刷桐油,声音冷得像雨:“客卿要渡河,还是赶路?”

赵和看着他手上的老茧——那是常年握笔和刀剑才会有的痕迹,忽然明白了什么。他从袖中摸出那半块“和”字佩,放在船板上:“家父临终前说,若遇‘平’字佩的主人,要将这个还给他。”

那人刷桐油的手停住了。雨落在玉佩上,溅起细小的水花。过了很久,他才缓缓弯腰,将玉佩拾起,指尖抚过上面的纹路,像是在辨认一段被遗忘的时光。

“黑风口的墨家后人,是你在照应?”赵和轻声问。

那人将玉佩揣进怀里,重新拿起桐油刷,声音里带着雨的凉意:“客卿要找的‘破甲弩’,不在黑风口。”

“我知道。”赵和望着远处的雨雾,“我要找的是《万邦录》。”

船板上的桐油在雨里慢慢凝固,像一层透明的膜。那人忽然笑了一声,笑声混在雨里,有些模糊:“当年你总说,墨家的‘兼爱’是痴人说梦。如今却要靠《万邦录》来救天下?”

赵和想起年少时的争论——他说“诸侯争霸,弱肉强食”,少年却指着书肆外讨饭的孩童,说“若连身边人都护不住,争天下有何用”。那时的雨,也像现在这样缠绵。

“时移世易。”赵和低声道,“南楚若得《万邦录》,只会更乱。”

那人放下桐油刷,转身望向他:“你想护着《万邦录》,为何还要带南楚兵马来?”

“不带兵,如何瞒过楚王?”赵和从袖中摸出一卷帛书,“这是赵国旧部的名册,他们散落在西域各国,若能聚起来,或许能护住墨家的人。”

那人接过帛书,展开的瞬间,雨忽然大了些,打在帛书上洇出一个个墨点。他看着那些熟悉的名字,眼眶微微发红:“这些人,还活着?”

“活着。”赵和点头,“就像这雨里的草,看着蔫了,根还在土里。”

渡口的风忽然转了向,带着些微的暖意。那人将帛书收好,从船底摸出个油纸包,递给赵和:“这是墨家的‘连弩车’改良图,比邺国的射程还能远五十步。你带回去,或许能让李威少折腾些。”

赵和接过纸包,指尖触到里面坚硬的竹简,忽然想起少年当年总说“墨家的器,是用来护人,不是杀人”。他望着雨幕中的乌篷船,忽然问:“你为何不回邺城?叶凌风……他很想你。”

那人弯腰将桐油桶盖好,声音轻得像要被雨带走:“有些债,得在西域还。”他跳上船头,对船夫喊道:“开船!”

赵和站在渡口,看着乌篷船慢慢驶入雨雾,首到船影变成一个模糊的黑点。他握紧手里的油纸包,忽然明白父亲说的“护天工”,从来都不是护一件器物,而是护那些握着器物的人。

三日后,邺城书舍。叶凌风正对着颜若雪送来的墨家暗号出神,慕容清推门进来,身上带着雨的湿气:“赵和的队伍在黑水渡停了三日,据说只带了十几个亲卫入西域,大部队都扎在渡口。”

叶凌风抬头,窗外的桃花被雨打得落了一地:“他在等什么?”

“等这个。”慕容清递过一张字条,上面是几个潦草的字:“黑风口有诈,墨家后人己转移。”字迹有些眼熟,像在哪里见过。

叶凌风忽然想起二十年前那个总爱偷改他诗句的少年,笔尖总带着点刻意的潦草。他走到书架前,取下那本《诸侯考》,翻到夹层里的一张画——那是少年画的西域地图,黑风口的位置被画成了一只张开的虎口。

“通知颜将军,小心龟兹国的异动。”叶凌风指尖点在地图上的龟兹国,“赵和要引蛇出洞,这蛇,怕是藏在龟兹。”

慕容清点头离去,雨又开始下了起来。叶凌风看着那张画,忽然发现少年在虎口旁边,画了朵小小的桃花,花瓣上还沾着个墨点,像滴没擦干净的泪。

他想起赵和的名字,想起那半块“和”字佩,忽然觉得这连绵的雨,或许不是要打落桃花,而是要洗去浮尘,让埋在土里的根,看得更清楚些。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