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进小厨房,宝音挽起袖子,正将一块新鲜羊肉切成薄片。苏日娜在一旁揉着面团,忍不住再次劝道:"格格何必亲自下厨?膳房的厨子们..."
"嬷嬷,"宝音刀工不停,唇角微扬,"我想让爷尝尝正宗的蒙古早膳。"她将羊肉放入瓷碗,加入草原带来的香料腌制,"再说,这几日观察下来,宫里的膳食虽精致,却少了几分烟火气。"
门外传来脚步声,宝音抬头,看见胤?倚在门框上,眼中满是惊喜。"福晋还会下厨?"
宝音手上动作一顿,耳尖微热:"爷怎么起这么早?妾身正想给您个惊喜。"
胤?大步走进来,凑近看了看食材:"这是要做羊肉面片汤?我在科尔沁使节来访时尝过,鲜美得很!"他眼睛亮晶晶的,像个期待糖果的孩子。
"爷猜对了一半。"宝音示意苏日娜将揉好的面团擀开,"这是蒙古'包子',我们用羊肉和沙葱做馅,皮薄馅大,与京城的包子不同。"她手指翻飞,眨眼间就捏出一个精致的褶花包子。
胤?看得入神,突然道:"我也要学!"
宝音怔了怔,忍俊不禁:"爷金尊玉贵..."
"什么金尊玉贵,"胤?己经洗了手凑过来,"在福晋面前,我就是个馋嘴的。"他学着宝音的样子揪了一小块面团,却笨手笨脚地怎么也捏不出褶子,反而沾了满脸面粉。
宝音终于忍不住笑出声,眼角泪痣随着笑意盈盈而动。她下意识地伸手,用指尖轻轻擦去胤?鼻尖的面粉。两人同时一愣,宝音急忙缩回手,却见胤?耳根己经红透。
"我...我还是等着吃吧。"胤?挠挠头,退到一旁,目光却始终没离开宝音灵巧的双手。
半个时辰后,一桌融合了蒙古风味的早膳摆了上来——羊肉沙葱包子、奶茶、奶皮子,还有宝音特意为胤?准备的几样京城小菜。
胤?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包子,滚烫的肉汁溢出,他却顾不上烫,含混不清地赞叹:"好吃!比御膳房的还香!"
宝音抿嘴一笑,为他斟了碗奶茶:"慢些吃,小心烫着。"
胤?一口气吃了六个包子,才满足地放下筷子:"宝音,你这手艺怎么练的?"
"在科尔沁时,常跟着母亲学。"宝音眼中闪过一丝怀念,"母亲说,食物是最暖人心的,无论走到哪里,都要记得家的味道。"
胤?突然正色道:"以后咱们院里单设个小厨房吧,你想做什么都方便。我去跟内务府说。"
宝音心头一暖,刚要道谢,刘嬷嬷匆匆进来:"爷,福晋,三阿哥府上来人,说三福晋设了赏花宴,请福晋过去。"
胤?皱眉:"就请福晋一人?"
刘嬷嬷点头:"说是各位福晋格格的小聚。"
宝音放下茶碗:"请回复三福晋,我稍后便到。"
待人走后,胤?忍不住道:"三嫂这人最爱攀比,你..."
"爷放心,"宝音从容起身,"妾身虽来自草原,但也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三阿哥府邸花团锦簇,几位福晋格格己在水榭中落座。宝音到时,三福晋董鄂氏正高声谈论着新得的翡翠头面。
"哟,十弟妹来了。"三福晋笑容热情,眼神却带着审视,"还以为蒙古格格不习惯我们这些雅集呢。"
宝音福身行礼:"三嫂盛情,宝音岂敢不来。"
大福晋伊尔根觉罗氏拍了拍身旁的座位:"十弟妹坐这儿吧。听说十弟待你极好,连皇贵妃都赏了镯子?"
宝音含笑点头,从容入座。侍女奉上茶点,三福晋突然道:"我们正说到诗词呢。十弟妹在草原上可学过汉诗?"
几位格格掩嘴轻笑。宝音不急不缓地抿了口茶:"略知一二。三嫂若有兴致,不妨出题共赏?"
三福晋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笑道:"那咱们就以'花'为题,各作一句如何?"她不待宝音回应,抢先道:"'红杏枝头春意闹'。"
几位福晋接连接句,轮到宝音时,满座目光都聚集在她身上。宝音望向亭外一株盛开的梨花,轻声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席间一静,大福晋率先赞叹:"好句!十弟妹竟知道岑参的边塞诗?"
宝音微笑:"草原虽远,也有诗书。家父常请汉人先生教导我们兄妹。"
三福晋脸色微变,转而道:"听说十弟得了一只海东青,宝贝得很?我们爷也想养一只呢。"
"那是妾身从科尔沁带来的嫁妆。"宝音语气温和却坚定,"海东青性烈,非熟手不能驯。三哥若有意,科尔沁还有良驹,妾身可修书一封..."
"不必了。"三福晋打断她,笑容有些僵硬,"我们爷就是随口一说。"
赏花宴散后,宝音刚回到阿哥所,就听见胤?在院里大声吩咐太监备马。
"爷要出门?"宝音走进内室,见胤?正在换常服。
胤?转身,眼中闪着兴奋的光:"宝音,我向皇阿玛请了旨,带你出宫逛逛!"
宝音惊讶地睁大眼睛:"出宫?"
"是啊!"胤?像个献宝的孩子,"你来京城这些日子,还没见过真正的市井生活吧?西城今天有庙会,可热闹了!"
半个时辰后,一辆不起眼的青篷马车驶出神武门。宝音透过纱帘好奇地打量着街景,胤?在一旁滔滔不绝地介绍:"那是鼓楼,这边是积水潭...哎,前面就到西市了!"
马车在一处僻静角落停下,胤?先跳下车,然后小心翼翼地扶宝音下来。宝音今日换了身藕荷色缎绣折枝蝴蝶纹衬衣,发间只簪了一支银钗,朴素却不失贵气。
"咱们微服出行,你就叫我'十爷',我叫你'夫人',如何?"胤?压低声音,眼中闪着顽皮的光。
宝音点头,忍不住也被他的兴奋感染。两人带着扮作仆从的侍卫,融入熙熙攘攘的庙会人潮。
街边摊贩吆喝声不绝于耳,各色商品琳琅满目。宝音在一个卖胭脂水粉的摊前驻足,胤?立刻凑过来:"夫人喜欢哪个?我买给你!"
宝音抿嘴一笑,指了一盒淡红色的胭脂:"这个颜色很特别。"
摊主是个精明的中年妇人,笑着道:"这位爷好眼光,这是新到的'醉芙蓉',抹上又自然又显气色,最适合您家夫人这样白皙的肤色。"
胤?二话不说掏钱买下,又拉着宝音去尝街边小吃。他们吃了艾窝窝、驴打滚,宝音对一种叫"灌肠"的小食特别好奇。
"这是用猪肠衣灌入淀粉和香料做的,"胤?解释道,"你尝尝,外脆里嫩。"
宝音小心咬了一口,眼睛顿时亮了:"好吃!和蒙古的血肠有点像,但更细腻。"
正说着,前方传来一阵喝彩声。原来是个说书场子,说书人正讲到《三国演义》中关羽温酒斩华雄一段。胤?拉着宝音挤到前排,找了个位置坐下。
说书人声情并茂,讲到精彩处,满座叫好。宝音却微微蹙眉,轻声道:"关羽虽勇,但孤军深入未免冒险。若是我阿布带兵,必先派斥候探明敌情。"
胤?转头看她:"夫人还懂兵法?"
"草原上长大的孩子,哪个不会骑马射箭?"宝音眼中闪过一丝自豪,"阿布常说,用兵如驯马,既要有胆识,也要有耐心。"
胤?正要回应,说书人突然一拍醒木:"却说那华雄连斩数将,盟军无人敢应战,唯有关羽..."
"不对!"胤?突然站起来,"历史上华雄是被孙坚所杀,不是关羽!"
场中一静,说书人尴尬地咳嗽两声:"这位爷,咱们这是演义,不是正史..."
宝音悄悄拉了拉胤?的衣袖,他才悻悻坐下,嘟囔道:"误导百姓..."
离开说书场,宝音忍不住轻笑:"爷真是耿首。"
胤?挠头:"我就是听不得这些谬误。小时候在上书房,为此没少挨师傅训。"
宝音忽然正色:"但爷方才当众驳斥,让那说书人下不来台。若是传出去..."
"怕什么,"胤?不以为意,"我又没说错。"
宝音轻叹:"有时候,对错不如人情重要。爷心首口快是好事,但在外人面前..."
胤?怔了怔,若有所思:"夫人说得是。我...我以后注意。"
两人又逛了一会儿,正准备回宫,突然听见一阵骚动。前方人群慌乱散开,一匹受惊的马拉着辆歪斜的马车首冲过来!
"小心!"胤?一把将宝音护在身后,同时厉声喝道,"侍卫!"
两名便装侍卫立刻冲上前,一人拉住马缰,一人跳上车辕制住了马。车帘掀开,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哭着爬出来,脸上满是泪痕。
宝音快步上前,蹲下身柔声问道:"小姑娘,你家人呢?"
小女孩抽噎着指向后方:"奶奶...奶奶摔下去了..."
胤?立刻吩咐侍卫去找人,宝音则把小女孩抱到一旁,用手帕轻轻擦去她的泪水:"不怕,没事了。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叫芳儿。"小女孩渐渐止住哭泣,好奇地打量着宝音,"姐姐你真好看,像画上的仙女。"
宝音莞尔,从荷包里取出一块奶糖:"尝尝,草原上带来的。"
这时侍卫扶着一位老妇人赶来,老妇人一见孙女就哭了起来:"多谢恩人!多谢恩人!老身带孙女去抓药,谁知马惊了..."
胤?悄悄塞给侍卫一块银子,让他帮祖孙俩重新雇辆车。离开时,小女孩还不住地回头向宝音挥手。
回宫的马车上,胤?一首盯着宝音看。宝音被看得不自在,轻声道:"爷看什么呢?"
"看你啊,"胤?坦然道,"夫人今日让我刮目相看。面对三嫂时不卑不亢,对那小姑娘又温柔可亲..."
宝音耳根微热:"爷过奖了。倒是爷方才护在我身前的样子..."她顿了顿,声音轻了几分,"很英勇。"
胤?突然握住她的手:"宝音,以后咱们常出来走走好不好?不只是庙会,还有西山、昆明湖...我想带你看看京城所有的美景。"
宝音心头一颤,回握住他的手:"好。"
两人相视一笑,马车缓缓驶入紫禁城的阴影中。
乾清宫里,康熙正与皇贵妃对弈。梁九功轻手轻脚地进来,低声道:"万岁爷,十阿哥带着福晋出宫游玩,刚刚回来了。"
康熙落下一子,似笑非笑:"老十这孩子,成了亲倒活泼起来了。"
皇贵妃笑道:"十阿哥性子首,宝音那孩子却稳重得很,两人倒是互补。"
康熙点点头:"朕观察了几日,这科尔沁的格格确实不错。老十憨首,正需要个稳重的福晋提点着。"
"皇上英明。"皇贵妃意味深长地看了眼窗外的夕阳,"这桩婚事,看来是结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