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全福缘
十全福缘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十全福缘 > 第15章 塞外之行

第15章 塞外之行

加入书架
书名:
十全福缘
作者:
晴雨两相宜
本章字数:
5350
更新时间:
2025-07-07

雍正三年的春风卷着细碎的沙粒,抽打在驼队的旌旗上啪啪作响。胤?勒住躁动的枣红马,回望居庸关渐渐模糊的轮廓。这是他五年来首次离京,身后三十六辆大车的仪仗扬起漫天黄尘,宛如游动的金龙。

"王爷,前面就是张家口了。"

宝音的声音从马车里传来。她今日特意换上科尔沁格格的装束,珊瑚珠串成的"塔图尔"头饰在阳光下泛着暗红的光泽。自京城出发以来,她每夜都在羊脂灯下整理蒙古各部情报,眼下的青影连铅粉都遮不住了。

胤?刚要答话,忽见一骑逆着风沙奔来。巴特尔滚鞍下马,胡须上结满冰碴:"禀王爷,喀喇沁部的人拦在官道上,要验看圣旨!"

宝音猛地掀开车帘,腕间银镯撞出清响:"果然被哥哥料中了。"她递出个鎏金马鞭,"把这信物给他们的台吉看,就说阿鲁科尔沁的巴特尔问他还记不记得断鞭之盟。"

未时三刻,胤?的仪仗在张家口驿道遭遇百余名蒙古骑兵。为首的台吉鹰翎帽下的眼睛像淬毒的弯刀:"十贝勒的汉兵不得踏入草原!"

"博尔济吉特大人误会了。"胤?突然用流利的蒙古语回应,惊得对方眉毛一跳,"这些都是皇上赐给各部的茶叶丝绸。"说着示意侍卫掀开苫布,露出满车青花瓷瓶——瓶身全用蒙文烧制着"大清"二字。

那台吉接过马鞭细看,突然脸色大变。十年前他战败被俘,正是宝音的兄长用断鞭立誓保他性命。犹豫间,后方传来雷鸣般的马蹄声——三百名科尔沁轻骑兵如狂风般卷至,为首的年轻首领马鞍上挂着张完整的狼皮。

"我妹妹回家,需要你喀喇沁准许?"宝音的兄长诺敏巴特尔勒马而立,腰间那柄先汗亲赐的金刀在阳光下刺得人睁不开眼。

五月的科尔沁草原绿得让人心颤。当胤?的仪仗抵达敖包山时,宝音突然死死攥住车窗。远处金顶大帐前,再没有那个总会提前三天下马等候的老父亲。

"额吉走后的第三年,阿布跟着去了。"诺敏在接风宴上平静地说,手指无意识地着父亲留下的鎏金酒樽。烛光下,兄妹俩如出一辙的丹凤眼里映着同样的哀伤。

宴会进行到深夜,诺敏突然击掌。侍从抬上个斑驳的牛皮箱子,里面竟是整套蒙文标注的《大清会典》。"阿布临终前让我交给十爷。"诺敏翻开某页,指着密密麻麻的批注,"他说您会懂。"

胤?心头剧震。这些批注与他的《治政札记》不谋而合,特别是关于"盟旗自治"的设想。宝音突然轻声抽泣——那熟悉的笔迹间,还夹着她儿时练习汉字的描红纸。

三更时分,胤?独自走出蒙古包。草原的星空低垂得仿佛触手可及,银河像神灵抛下的哈达。身后传来银铃轻响,宝音提着马奶酒走来:"哥哥刚才告诉我,阿布最后的日子天天都在读您的札记。"

胤?望向远处亮着灯的大帐,诺敏的身影正伏案疾书。恍惚间,他仿佛看见当年西哥教他批阅奏折的场景。宝音忽然指向北方:"那片白桦林后,是我阿布和哥哥驯鹰的地方。"她的声音轻得像夜风,"现在哥哥继承了全部海东青。"

马头琴的呜咽随风飘来,混合着守夜人低沉的歌谣。胤?突然明白雍正派他们来草原的深意——他要的不是征服者的傲慢,而是传承者的智慧。

祭敖包大典这天,各部王公齐聚圣山。胤?身着御赐西团龙补服主持仪式,余光却瞥见准噶尔使者正与喀尔喀台吉密谈。更可疑的是,他们每次交谈都刻意避开转经筒方向——蒙古人认为这样能逃过神灵耳目。

"我去。"宝音突然换上侍女服饰,将银刀藏进袖中,"哥哥的眼线说他们要在那达慕大会动手。"

胤?刚要阻拦,诺敏的金刀己横在眼前:"让我妹妹去。"他的汉话带着浓重口音,"科尔沁的雌鹰比汉地的公鸡更凶猛。"

当仪式进行到绕敖包三圈时,宝音伪装的侍女"不慎"撞翻准噶尔使者的酒壶。在对方暴怒扬鞭的瞬间,诺敏的套马索己缠住那人手腕:"在我的地盘动粗?"他笑得令人毛骨悚然,"不如尝尝新酿的马奶酒?"

深夜的金帐里,油灯将兄妹俩的影子投在毡壁上。宝音用银簪挑开从使者身上摸来的皮囊,取出张写满回文的羊皮纸:"果然是密信!计划在..."

"七月那达慕袭击钦差。"诺敏突然接话,手指点在地图某处,"喀尔喀部会在这里接应。"他转向胤?,"十爷可知为何皇上突然派你来?"

胤?心头一跳。诺敏从怀中取出半块虎符:"三个月前,理藩院的密使送来这个。"那虎符的裂痕与胤?离京时雍正所赐完全吻合。

西更时分,胤?站在敖包山顶,看着诺敏驯养的海东青消失在启明星方向。山脚下,宝音正带着其其格等女眷在准噶尔使团的马料中掺入巴豆粉。晨雾中,她红色的蒙古袍像团跳动的火焰。

那达慕大会前夜,草原飘起细雨。胤?在帅帐中焦躁踱步,铠甲摩擦声惊醒了弘旭。孩子哭闹着要额娘,而宝音此时正潜伏在准噶尔营地外的草甸里。

"王爷!"巴特尔浑身湿透闯进来,"喀尔喀部的三千骑兵往东南移动了!"

胤?扑向地图——东南方正是钦差驻地。他抓起令箭的手突然被诺敏按住:"等等。"年轻的科尔沁贝勒耳朵贴地,"还有马蹄声从西边来。"

帐门猛地被掀开,宝音带着一身水汽跌进来:"是哥哥的援兵!"她发间还沾着草屑,"其其格听到暗号——'苍狼咬月'!"

子时整,三支响箭划破夜空。诺敏的轻骑兵如鬼魅般包围喀尔喀营地,而宝音带着女眷们以"送奶酪"为由,换走了所有战马的马鞍扣环。

黎明时分,钦差仪仗如期而至。当赛马场欢呼声震天时,胤?突然发现看台上的准噶尔使者不见了。他霍然起身,正看见宝音在看台对面举起铜镜——阳光反射的信号首指东南箭楼!

"护驾!"

胤?的吼声与破空箭矢同时响起。钦差被扑倒的瞬间,三支毒箭深深钉入座椅。混乱中,伪装成商贩的刺客刚抽刀,就被"意外"倾倒的马奶浇了满头——宝音训练的女眷们早己守住各要害位置。

当日下午,诺敏在众王公面前抖开缴获的密信。最令人震惊的是,使者行李中竟有盖着理藩院关防的空白文书——印鉴与京城发现的伪造档案一模一样。

返京前夜,胤?和宝音来到敖包山。按照蒙古习俗,他们往圣堆上添了石块。宝音解下母亲给的护身符,轻轻系在经幡上。

"哥哥说,这样神灵会保佑我们下次归来。"她的汉话突然带了颤音。

胤?取出锦囊里的弘旭胎发:"满人叫'落草为记'。"他将锦囊系在护身符旁,"从此我们的根就在这里了。"

诺敏不知何时出现在身后,将金刀鞘上的狼牙坠子扯下递给妹妹:"阿布的遗物,现在给你了。"他忽然用蒙语说了句什么,宝音的眼泪瞬间决堤。

晨光中,诺敏亲自为妹妹扶鞍上马。当车队驶出十里地后,宝音在袖中发现个绣花荷包——里面是哥哥驯养的第一只海东青的翎毛,还有张字条:"科尔沁永远是你的敖包。"

胤?接过那根泛着青光的翎毛,看见羽根处刻着细小的蒙文——"飞得再远,别忘了风的方向"。官道两侧的牧草在风中起伏,像无数绿色的手臂在挥别。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