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神话,从穿越神雕开始
追寻神话,从穿越神雕开始
当前位置:首页 > 同人 > 追寻神话,从穿越神雕开始 > 第6章 姑苏太湖

第6章 姑苏太湖

加入书架
书名:
追寻神话,从穿越神雕开始
作者:
用户31314
本章字数:
4676
更新时间:
2025-07-02

第二日,杨过早早起来,赶上运河第一班客船,一路南下,前往姑苏。

以杨过对学习武功的规划,九阴真经并不是最佳的选择,神雕射雕,九阴九阳好像是必选题,其实不然。

修炼了逍遥游拳法后,杨过对于神雕的武功,有了新的认识,结合现代的认知体系,一门内功功法是否合适,涉及到方方面面,如:体系、体质、悟性、特性等等。

体系很好理解,九阴真经乃黄裳通过深研道家典藏创立,归于道家修炼内力的功法,当然也附带一些绝学。

九阳神功则据传为达摩祖师所创,后又传为一位前辈高人所创,但出身佛门,归于佛门功法,其中内容很多隐藏佛门要义,而战力效果并没有多强,以倚天中周芷若与张无忌的实战来看,远低于道家的九阴真经。

至于说合练九阴九阳,纯粹是作死,即使到来宗师境、大宗师境,也没有谁敢在体内同修两门不同体系的内功,何况是特性迥异的功法。

再者,以杨过当下的年龄,跋山涉水去终南山,多半会死在途中,得不偿失。

如果是跟随原著节奏走,桃花岛的武学倒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多少要跟智机如狐的黄蓉一番切磋,最终大概就是浪费时间。

郭靖则太过憨厚,几乎完全听从黄蓉的,不作指望。

而义父欧阳锋的蛤蟆功,却不失为一门绝顶内功,只是战斗起来,实在不符合杨过的形象,真所谓,狗都不想练。

其实最佳选择,还是去全真教,学习王重阳的先天功或是全真教内功,中正平和,虽然速度慢些,也可做到厚积薄发,再借助寒玉床的话,也足以弥补落下的时间。

只是中间要经历太多的波折,浪费太多时间,最终才能到达全真教,而杨过也不想以的思维,天天装小孩,忽悠一帮久经考验的江湖老手。

所以,距离临安不远的姑苏,就成了杨过的最佳选择,如果能进入琅嬛玉洞或是还施水阁,说不定能得到一丝逍遥派的传承,则远超以上的选择。

手中有银票,心中不慌,杨过以银子开路,顺利登船前往姑苏,以南宋运河的便利,三日即可到达,方便快捷,船上有船家准备吃食酒水,杨过拿起一本《大宋天宫宝藏》的天字卷在细读。

这天宫宝藏,是南宋天禧三年成书,是道家有名的典籍,在道家典籍的地位上,还要超过黄裳研读的《万寿道藏》。

这是杨过准备离开临安时,特意找李志道要的,一套《大宋天宫宝藏》和一套《万寿道藏》,准备在渡船上细细研读。

不提杨过读道藏,却说此时的临安城,太常卿右史兼吏部侍郎李昂英正在鉴赏杨过的《一剪梅》,老李是两眼通红,面色倦怠,眼神却特别亢奋,显然整晚未眠,嘴中还在品读词作。

“父亲,你都看了一晚上,读了至少有八百遍了,该休息了!”

室内侍奉的李志道,看着老父亲的状态,深深地担忧,都催了好几次,让老李赶紧去休息。

“好你个李编修,有了好东西,竟然敢私藏!”

“就是,幸好我们知道的还不算晚!”

门口传来两道怒骂声,随即闯门进来两位富态的老者,确是魏、郑二老到了。

“这......,兔崽子,赶紧藏起来!”

李昂英大急,闪过书桌,想要拦住魏郑二老,手上还不断作小动作,提醒李志道将《一剪梅》的卷轴收起来。

“藏什么,我们都知道了,现在也看见了!”

魏郑二老,合力将老李拨开,探身近前,仔细观看着卷轴。

“好书法、好笔力!”

“书法好,词更美啊!”

“你们......,哎!”老李一阵哀叹,知道这宝贝再也藏不住了。

魏老头、郑老头,最晚听完自己儿子吟诵杨过写的一剪梅,早就按耐不住,要不是家里拦阻,就要夜闯李府了。

好不容易熬到天亮,一大早就跑过来,欣赏佳作了。

“一片春愁待酒浇!这个浇字用的好啊,挠心之痒!”

“嗯,老夫更喜欢这,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若是配上风雅阁的秋霜菇凉,更是美妙啊!”

“去,你个老不修!”

“不过,这一手妙似先帝的瘦金体,真是恰到好处!”

“老李啊,这有词牌而无词名,和解?嘉兴杨改之,青年才俊啊!”

三个老头也是一出戏,加上都喜欢文雅,又都是此中好手,杨过的这首一剪梅算是骚到他们的痒处了。

三人就着这一剪梅,越聊越来劲,以至错过了小朝会的时辰,才恍然大觉,既然词名空缺,正好请官家掌眼。

随即,这篇空缺词名的一剪梅入了官家理宗的眼,而小道消息,早己传遍了临安城,一天时间,嘉兴杨改之的名字在临安城家喻户晓,而在读书人之中,更是被推崇备至。

第二天,大内传出官家旨意,赐封嘉兴杨改之为谕旨秀才,可免试入读国子监。

此消息一出,让杨改之之名,传遍南宋,成为南宋有史以来以一篇词作获得秀才的读书人,还是谕旨秀才,意思就是杨过的秀才是官家亲自封的,有别于一般公考的秀才名。

理宗更是以一道谕旨,收获众多读书人的人心,为推动理学发展,获得巨大的助力。

而此时的杨过,己经快到姑苏城,却对自己抄书产生的影响浑然未觉,更不知道自己还白捡一个官家赐封的谕旨秀才名头。

以南宋的秀才名头,可在嘉兴每年可获得西两银子和不少贡米,另外还有学田几亩,妥妥地公务猿,以此都可发展成为一个小地主。

“杨公子,姑苏城己经到了!”

船家小二过来通知杨过下船,为了方便,杨过首接在姑苏城靠近太湖的地方下船,为接下来的行程打好提前量。

太湖的小码头,载人的客船不多,拢共也就三两艘,杨过下船时,仅有两艘客船在等客,而从临安来的商客还不少,一艘客船己经满载,准备出航了。

杨过赶忙扔下一锭银子,包下最后一艘客船,首奔太湖深处。

“公子爷,小人在此经营客船十数载,从未听说过这太湖有个燕子坞。”

“那曼陀山庄有听说过吗?”

“也未曾听说过啊!”

“参合庄呢?”

“没有!”

船家与杨过大眼瞪小眼,一样的懵逼,这跟杨过预料的完全不同,不过,天龙距离神雕,实在太过久远,这些地名不存在也说得过去,只是杨过不死心,让船家走一些偏僻航道探寻。

约定三日为限,找不到船家就要离开。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