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召唤群皇降世
三国之召唤群皇降世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三国之召唤群皇降世 > 第 71章 刘彻得到汉中孙策死亡,周瑜投靠刘秀

第 71章 刘彻得到汉中孙策死亡,周瑜投靠刘秀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之召唤群皇降世
作者:
喜欢都捻子的唐玉霜
本章字数:
5414
更新时间:
2025-03-30

成都府邸内,气氛压抑而凝重。刘焉卧于榻上,面色如纸般苍白,气息微弱。他强撑着精神,命人招来刘彻。

不多时,刘彻步入房中,看到病榻上形容枯槁的父亲,心中一惊,赶忙上前请安。刘焉吃力地抬起手,示意刘彻靠近,声音虚弱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吾儿,巴蜀之地如今局势复杂,为父恐怕时日无多。为父欲将这巴蜀的重担交予你,望你能用心经营,保一方百姓安宁。至于刘璋,就让他做个富贵闲人吧,安稳度过余生。”

刘彻心中百感交集,望着父亲满是病容的脸,重重地点了点头:“父亲放心,孩儿定不辱使命。”然而,或许是这番交代耗尽了刘焉最后的力气,话刚说完,他便重重地咳嗽起来,整个人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生机,瞬间瘫倒在榻上,就此彻底病倒。榻前众人顿时慌作一团,有侍从赶忙去请郎中,其余人则焦急地围在西周,眼神中满是担忧与无措。而刘彻,强忍着内心的悲痛,站在榻旁,眼神逐渐变得坚毅,暗暗发誓定要扛起这重重的责任,守护好巴蜀这片土地 。

七日过后,刘焉终是没能挺过来。刘彻按照礼制将其安葬,随后在成都继位刘焉的位置。继位大典之上,刘彻身着华服,头戴冕旒,接受臣民朝拜。但他深知,这看似荣耀的背后,是沉甸甸的责任。

初登大位,事务繁杂。刘彻每日早起晚睡,处理政务。他发现巴蜀地区虽物产丰富,但赋税体系混乱,贪官污吏横行。于是他雷厉风行地展开整治,先严惩一批贪污官员以正风气。同时,他重新丈量土地,制定公平的赋税政策,减轻百姓负担。

然而,刘璋对未能继承父业心怀不满。他暗中勾结一些旧部,妄图煽动叛乱。刘彻早有察觉,他一面安抚刘璋,许以厚禄;一面悄悄部署兵力以防不测。一日,刘璋以为时机成熟发动叛乱,没想到刘彻的军队早己严阵以待。叛乱很快被平息,刘彻念及兄弟之情,只是将刘璋幽禁起来。经此一事,刘彻的统治更加稳固,巴蜀之地也渐渐走向繁荣昌盛。

刘彻继位后,推行一系列新政,使得巴蜀大地一片繁荣安定之象,百姓安居乐业,甚至夜不闭户。

三日后,成都府邸内,气氛热烈。刘彻正与老师崔浩、谋士法正围坐商议。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三人身上。

崔浩率先开口,神情严肃:“主公,如今巴蜀安稳,实乃主公之功。然汉中之地,战略要冲,若能拿下,与巴蜀连成一片,进可图中原,退可守一方,大业有望。”

法正微微颔首,目光中透着睿智:“崔公所言极是。汉中地势险要,粮草丰足。若被他人占据,对巴蜀始终是心腹大患。以我军如今之势,整合巴蜀之力,拿下汉中并非难事。”

刘彻双目熠熠生辉,握紧拳头:“二位所言,正合我意。汉中之地,我志在必得。只是,还需仔细谋划,不可轻举妄动。”

三人遂展开详细讨论,从兵力部署、粮草筹备,到情报收集、外交策略,一一斟酌。阳光渐渐西斜,将他们的身影拉得修长,而关于汉中的大计,也在这热烈的讨论中逐渐明晰,仿佛胜利的曙光己悄然照向这片大地。

成都府邸内,烛火摇曳。刘彻身着明黄袍,身姿挺拔地站在大堂之上,眼神锐利而坚定。他微微扬起下巴,声音沉稳有力地吩咐道:“今下令,命田单为元帅,统筹全局,指挥作战;卫青为副元帅,协助元帅调度,共商军机。霍去病、彭越、林陌,张任,严颜,皆为大将,各率精锐之师,勇猛杀敌。法正足智多谋,任军师一职,为大军出谋划策。”

众人纷纷跪地领命,神情肃穆。田单率先起身,抱拳行礼道:“主公放心,臣必殚精竭虑,不负陛主公重托,定要将汉中收复。”卫青亦坚定道:“末将愿随元帅冲锋陷阵,万死不辞。”霍去病目光灼灼,满是豪情:“看我在战场上杀他个片甲不留!”彭越和林陌同样斗志昂扬,誓言要立下赫赫战功。法正则轻抚胡须,若有所思,己然在心中谋划着行军策略。

刘彻满意地点点头,大手一挥:“大军即刻准备,择日出发,我静候诸位凯旋而归!”随着刘彻一声令下,府邸外立刻响起整齐的脚步声和战马的嘶鸣声,

孙策听闻此消息,眉头紧锁。他深知田单和卫青皆是良将,十五万大军更是不容小觑。沉思片刻后,孙策对着将士们喊道:“众将士听令,传我命令,紧闭城门,加固防御工事。同时派探子密切关注敌军动向,不得有误。”城中军民闻风而动,紧张地忙碌起来。

另一边,田单和卫青率领大军缓缓行进。卫青骑在马上对田单说道:“元帅,这孙策据城坚守,怕是不易攻破。”田单笑道:“无妨,我们可先扎营城外,佯装攻打东门,实则暗调主力突袭西门,打他个措手不及。”

当汉军兵临城下之时,只见城内戒备森严。汉军按计划行事,佯装猛攻东门。孙策果然中计,调集大量兵力防守东门。就在此时,汉军主力迅速冲向西门。西门守军一时难以抵挡,眼看就要失守。然而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周瑜率领一支奇兵从侧面杀出,打乱了汉军的阵脚。双方激战之下,一时间难解难分,战事陷入僵局,只待各自寻找破敌之策。

周瑜趁乱来到刘军阵前,大声喝道:“田单、卫青,你们远道而来,难道真要拼个鱼死网破不成?如今汉中城军民一心,你们未必能胜。”田单冷笑回应:“周瑜小儿,莫要张狂,今日这汉中城我们必然拿下。”

正当双方僵持不下时,突然远方尘烟滚滚。原来是孙权得知汉中被困,亲率五万援军赶来。汉军将士见状,心中不免有些慌乱。田单却镇定自若,对卫青说:“不必惊慌,敌援军长途跋涉,立足未稳,正好可以利用。”

于是田单下令一部分士兵继续佯攻城门,自己则带领卫青等将领率精兵冲向孙权援军。孙权没料到刘军如此大胆,仓促应战。一时间,喊杀声震天动地。

周瑜在城头看见孙权陷入苦战,心急如焚,想要出城支援。孙策却拉住他,说:“城中兵力本就不足,此时出城,正中敌人下怀。”周瑜无奈,只能眼睁睁看着孙权的援军渐渐不敌。最终,孙权只好率兵撤退,汉中城之危暂时解除,而刘军也鸣金收兵,重新整顿,思考下一回合的进攻策略。

汉中府邸内,气氛凝重。孙策面色坚毅,目光望向周瑜,缓缓开口:“公瑾,你带着孙权和定边去黄盖、程普处,投靠刘秀吧。”周瑜听闻,神色大惊,急道:“伯符,此言何意?我等怎能弃你而去!”

孙策微微一笑,却难掩眼中决然:“形势所迫,不必多言。汉中如今危机西伏,我留下尚可抵挡一阵,为你们争取脱身的时间。刘秀广纳贤才,你们前去必能施展抱负。”

孙权眼眶泛红,哽咽道:“兄长,我愿与你一同留下,共赴生死。”孙策走上前,轻抚孙权的肩膀:“仲谋,你身负重任,日后还要成就大业,不可意气用事。”

周瑜深知孙策心意己决,心中悲痛却也明白此刻不是犹豫之时,重重地点了点头:“伯符,你千万保重!我定护好仲谋,不负所托。”

随后,周瑜带着孙权和定边匆匆离去。孙策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转身凝望汉中城的方向,目光坚定。他深知这一留或许便是诀别,但为了兄弟和众人的未来,他毫无惧色,大步迈向城防,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狂风暴雨。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