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大帝忽必烈
元大帝忽必烈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元大帝忽必烈 > 第11章 初探南宋边境

第11章 初探南宋边境

加入书架
书名:
元大帝忽必烈
作者:
丽娜来到
本章字数:
3306
更新时间:
2025-06-12

篝火映照着忽必烈的脸庞,他的眼神深沉而坚定。夜色中,他与伯颜、刘秉忠低声交谈,谈论着草原盛会后局势的变化。阿里不哥虽未轻举妄动,但其背后的支持者仍在暗中积蓄力量。忽必烈知道,要真正稳固自己的地位,必须掌握更大的主动权。

“南边的风向变了。”刘秉忠缓缓说道,“南宋内部纷争不断,守将贪腐成风,军心涣散。”

“是时候去看看了。”忽必烈低声道,语气中透出一丝决然。

翌日清晨,忽必烈召集几位亲信将领,在议事帐中展开地图,详细分析南方边境形势。他指出襄阳、寿春等地为战略要地,并提出亲自前往边境探查的计划。

消息传出后,家族中几位年长贵族纷纷反对。“王子身份尊贵,岂能亲身涉险?”一位老臣皱眉道,“更何况南宋边境戒备森严,稍有不慎便会引发战端。”

忽必烈起身,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平稳却充满自信:“我此行并非轻率之举。若要统一大业,便需知敌之长短。纸上谈兵,终觉浅薄。诸位长辈担忧我安危,我感激在心,但我己有万全之策。”

他随即命人取出一卷密图,指着几条隐秘山道:“我们乔装商旅,避开主要关隘,从西南小路潜入边境地带。那里地形复杂,南宋守军疏于防范。只要谨慎行事,绝不会暴露身份。”

众人见他早己胸有成竹,且言辞恳切,最终点头同意。忽必烈随即下令,挑选十余名精干随从,准备启程。

三日后,一行人扮作商队,悄然离开大营。他们沿着一条鲜有人走的小道,穿越崇山峻岭,一路向南。途中遭遇暴雨,山路泥泞不堪,马匹几次滑倒,众人只能下马步行。尽管如此,忽必烈始终神色从容,指挥众人轮流抬运物资,鼓舞士气。

“这条路比预想中更难走。”伯颜低声说道。

“正是如此,才说明南宋对这一带疏于防守。”忽必烈笑道,“若是我们能顺利通过,将来大军南下时便可作为奇袭路线。”

行至第五日,终于抵达南宋边境地带。一行人在一处隐蔽山谷扎营,观察西周动静。忽必烈站在高处,远眺南方城池轮廓,心中思索着战略布局。

“今晚趁夜色行动。”他对伯颜吩咐道,“我们要近距离看看南宋的防御部署。”

当夜,五人小队悄然靠近边境哨所。借助夜幕掩护,他们绕开巡逻士兵,藏身于一处废弃土丘后。忽必烈透过望远镜观察前方城门,只见守军懒散,岗哨换班拖沓,城墙之上亦无重兵把守。

“果真如传言所说。”伯颜低声评价,“南宋守军己无昔日锐气。”

忽必烈微微颔首,继续观察城外农田与村落。他注意到,百姓面黄肌瘦,田间劳作之人寥寥无几,显然民生凋敝。这让他更加确信,南宋政权己现颓势,只需时机成熟,便可一举突破防线。

“明日我们往东再探十里。”他低声命令,“看看是否有其他薄弱点。”

次日清晨,一行人沿着山脚向东行进,沿途发现数处小型驿站,皆防守松懈。其中一座驿站甚至只有一名老兵值守,其余士兵竟在屋内饮酒赌博。忽必烈眉头微蹙,心中己有判断。

午后,他们在一处林间歇息。忽必烈摊开地图,标记出几个关键地点。“这几个地方可作为突破口。”他指着地图上几处标注,“一旦开战,可先遣轻骑突袭,打乱对方阵脚。”

刘秉忠点头赞同:“此外,还需留意南宋朝廷内部是否有人愿意内应。若能策反几名将领,事半功倍。”

忽必烈沉思片刻,道:“此事交给你去办。我会让使者秘密联络几位可能动摇的将领。”

傍晚,队伍返回营地。忽必烈召集众人,总结这几日的探查成果。他强调,南宋看似疆域辽阔,实则内部空虚,军备废弛,民心涣散。只要元军上下齐心,战术得当,便可迅速推进。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轻敌。”他提醒道,“南宋仍有强将,比如吕文德、孟珙等人,不可掉以轻心。”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夜色渐浓,忽必烈独自坐在帐外,望着南方天际。他知道,这次探查只是开始。真正的较量,将在未来战场上展开。

“伯颜。”他唤了一声。

“在。”伯颜立刻上前。

“你带一支精锐,先行回营,通知后续部队整备粮草。我要在三个月内,完成全面部署。”

“遵命。”伯颜抱拳领命,转身离去。

忽必烈站起身,披上外袍,迎着寒风走向帐内。他心中己有蓝图,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将决定帝国的命运。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