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一个地址。
那是358团在太原城内一个秘密联络点的地址。
宋亦川看着那封信,若有所思。
他知道,楚云飞这个骄傲的男人,在见识了独立团的实力后。
己经把他和他的兵工厂,放到了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甚至可以合作的位置上。
新的牌局,己经开始了。
而他宋亦川,己经成为了一个谁都无法忽视的玩家。
“川子,想什么呢?”
李云龙勾着他的肩膀,一脸的得意洋洋。
“今天,可算是杀了杀那姓楚的威风!”
“看他那样子,回去估计得好几天睡不着觉!”
“他睡不着。”宋亦川把信收了起来。
“我们的敌人,也睡不着。”
他的目光望向太原的方向。
那里,乌云正在聚集。
岩松义雄那头受伤的毒蛇,正在舔舐着伤口。
积蓄着下一次更致命的攻击。
而那张“屠夫的账单”上,还有第二条。
那个来自延安的嘉奖令,和那个意想不到的“同志”。
又会是谁呢?
楚云飞前脚刚走,后脚,旅部的电报就到了。
电报是加密的,由赵刚亲自译出。
内容不长,但信息量巨大。
一是通报嘉奖。独立团在赵庄山谷一役,全歼日军联队、重创日军特种空降部队,打出了八路军的威风。
总部对此给予高度评价,并决定授予独立团“英雄团”称号。
二是人事变动。鉴于独立团兵工厂的重要性,总部决定,派一位专业技术人员前来协助工作。
李云龙听完,嘴咧到了耳根子。
“英雄团!哈哈!他娘的,这名号,听着就提气!”
他叉着腰,在屋里来回踱步,活像一头刚占了山头的公狗熊。
“老赵,你看见没,总部这回,可算是给足了我们面子!”
赵刚脸上也挂着笑,但眉宇间,却多了一丝思索。
“老李,这第二条,你怎么看?”
“派人来协助工作?”李云龙脚步一顿,脸上的笑容收敛了几分。
他撇了撇嘴,一脸的不乐意。
“协助?我看是来摘桃子的吧!”
“咱们川子,干得好好的,要他们派什么鸟人来?”
“别派个读死书的秀才过来,对咱们这儿指手画脚!”
他对那些,只懂得照本宣科的“知识分子”,向来没什么好感。
在他看来,战场上,能打胜仗的,才是真理。
川子,就是独立团的真理。
“老李,话不能这么说。”
赵刚劝道,“总部也是好意,兵工厂的摊子越铺越大,川子一个人,精力有限。”
“多个人,多份力嘛。”
“再说了,电报上说是‘专业技术人员’,说不定,能和亦川,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呢。”
“取长补短?谁跟他取长补短?”
李云龙眼睛一瞪,“咱们川子的脑子,是天上神仙给开过光的!”
“还需要跟凡人学?”
【首播间弹幕】
【哈哈哈,李云龙这护犊子的样儿,绝了!】
【主播听了都得脸红,神仙开光可还行?】
【别说,主播这挂,跟神仙开光也差不多了。】
【前方高能预警!新角色即将登场!买定离手,赌是男是女!】
【我赌是个老学究,来跟主播辩经的!】
【我赌是个女同志!经典剧情嘛,技术宅配冰山美女!】
宋亦川倒是没什么反应,他正拿着那个从黑田身上缴获的夜视仪,用一把小螺丝刀,小心翼翼地拆解着。
对他来说,谁来都一样。
只要不耽误他造武器,打鬼子。
三天后。
延安来的“同志”,到了。
来的,不是李云龙担心的老学究。
而是一个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人。
一个女人。
一个,很年轻的,女人。
她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八路军军装,剪着齐耳的短发。
皮肤,不像根据地的姑娘那样黝黑粗糙,反而很白皙。
戴着一副黑框的圆眼镜,镜片后面,是一双,明亮而锐利的眼睛。
她的身后,跟着两个警卫员,背着两个,看起来沉甸甸的大木箱。
“请问,哪位是独立团的李云龙团长?”
她的声音,清脆冷静,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味道。
普通话,标准得像是从广播里放出来的。
李云龙和赵刚,都愣住了。
尤其是李云龙,他上上下下打量着这个姑娘,眼睛里全是问号。
“我就是李云龙,你……是总部派来的?”
“我是陈雪。”
姑娘推了推眼镜,从口袋里掏出证件。
“奉总部命令,前来独立团兵工厂,担任技术指导员。”
陈雪?
技术指导员?
李云龙的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
他看看陈雪那细胳膊细腿,再想想兵工厂里那些,几百斤重的铁锤和机床。
他觉得,这事儿,比他娘的孙德胜的骑兵营干掉了鬼子飞机,还离谱。
“你……指导啥?”李云龙忍不住问。
“指导兵工生产的标准化,流程化,以及,对现有武器的性能,进行评估和改良。”
陈雪的话,像是在背诵教科书。
她看了一眼,乱糟糟的院子,和那些,衣着不整,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的战士。
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这里的景象,和她想象中,那个打出了惊天战绩的“英雄团”,相去甚远。
更像是,一个,管理混乱的,土匪窝。
“哦,标准化。”李云龙砸了咂嘴,露出了一个,玩味的笑容。
他回头,冲着屋里喊。
“川子!出来接客了!总部给你派了个,大宝贝来!”
宋亦川,从屋里走了出来。
他的目光,和陈雪的目光,在空中,交汇了。
陈雪,也在打量着宋亦川。
这就是,那个传说中,一手缔造了独立团神话的,“宋先生”?
看起来,比自己还小几岁。
脸色苍白,身体瘦弱,像个,需要重点照顾的,病号。
她心里的疑虑,更深了。
“你好,我是宋亦川。”宋亦川伸出手。
“陈雪。”陈雪也伸出手,轻轻握了一下,很快就松开了。
她的手,很凉。
“宋先生,久仰。”
“我看了,你们缴获的,那批日军空降兵的装备。”
陈雪开门见山,语气,像是在进行一场,学术答辩。
“情报很精准,伏击很成功。”
“但是,从战术角度讲,你们的火力配置,存在很大的浪费。”
“十几挺重机枪,同时对一个空域进行覆盖,形成弹幕固然有效,但弹药消耗,过于巨大。”
“如果,能提前计算出,敌人的降落伞,在不同风速下的,精确散布范围。”
“我们,只需要西到六挺机枪,进行精准的点射,就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可以,节约至少,百分之六十的弹药。”
这番话一出,李云龙的脸,当场就拉了下来。
好家伙!
这姑娘,人还没站稳,就开始挑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