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清,不好了!”
林婉清和孟宇轩同时转头看向门口。来人是住在东厢房的刘婶,她气喘吁吁地站在院子里,脸色发白,手里还紧紧攥着一封信。
“怎么了?”林婉清连忙起身,快步迎上前。
刘婶把信递过来,声音有些发抖:“你爹在厂里出事了,说是从高处摔下来……现在在医院呢。”
林婉清脸色一变,接过信的手也微微发颤。孟宇轩立刻扶住她的肩膀,沉声道:“别慌,我陪你去医院。”
两人匆匆赶到医院,林父己经做完初步检查。医生说只是轻微骨折,休息一段时间就好,但林婉清心里还是沉甸甸的。她坐在病房外的长椅上,望着走廊尽头的灯光,久久没有说话。
孟宇轩轻声问:“要不要我帮你问问厂里的情况?”
林婉清点点头,低声说:“谢谢你。”
那天之后,林婉清更加坚定了要提升自己的想法。她知道,光靠种菜赚钱远远不够,只有真正掌握知识,才能在这个时代站稳脚跟,也能更好地保护家人。
第二天,她就翻开了那几本从旧书店买来的书。农业技术、植物栽培、基础数学……每一本都厚得像砖头一样。她原本以为自己好歹是个现代白领,学点基础知识应该不难,可翻开没多久就发现自己错了。
这些教材的编写方式和现代完全不同,很多术语晦涩难懂,计算方法也繁琐复杂。她试着做了几道题,结果全错,连最简单的单位换算都搞不清楚。
她叹了口气,合上书,揉了揉眉心。
“真难。”她喃喃自语。
孟宇轩来看她时,正巧看到她皱眉盯着书本的样子。
“怎么了?”他坐到她身边,随手拿起一本翻开看了看。
“看不懂。”林婉清把笔一搁,“这些内容太老了,跟现代的知识体系完全不一样。”
孟宇轩笑了笑:“你是想用现代的方式去理解它们,当然会觉得难。”
“那你有办法吗?”她抬起头看他。
孟宇轩点头:“我可以教你。”
林婉清眼睛一亮:“真的?”
“嗯。”他翻了几页,“这些内容我小时候学过,虽然比不上现在的系统教学,但基本原理是一样的。我可以帮你梳理思路,让你更容易理解。”
于是,从那天起,孟宇轩每天下班后都会来林家小院,陪她一起学习。
起初进展并不顺利。林婉清习惯了现代思维模式,遇到问题喜欢首接找公式套用,而孟宇轩则更注重逻辑推导和理论基础。两人常常因为一个知识点争论半天。
有一次,他们讨论一道关于比例分配的应用题,林婉清坚持用代数解法,而孟宇轩却坚持让她先理解题意,再一步步推导。
“你这样太慢了!”林婉清有些急躁。
“可如果你不理解背后的逻辑,下次换个数字你就不会做了。”孟宇轩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林婉清沉默了一会儿,最终点了点头:“你说得对。”
从那以后,她开始尝试放慢节奏,认真听孟宇轩讲解每一个概念,哪怕是最基础的部分也不放过。而孟宇轩也在慢慢适应她的思维方式,学会了用更通俗的语言解释复杂的理论。
两人之间的默契也在一点点加深。有时一个眼神就能明白对方的意思,有时一句话就能解开彼此心中的疑惑。
一天晚上,林婉清终于做对了一整页数学题,兴奋地抬头看向孟宇轩:“你看,我做到了!”
孟宇轩看着她脸上洋溢的笑容,眼中闪过一丝温柔:“不错,进步很快。”
林婉清开心地把书合上,伸了个懒腰:“明天我们继续?”
“嗯。”他点头,“不过今天该歇歇了,你也该早些睡。”
她刚要起身,忽然听见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门被轻轻推开。
“婉清,”母亲探进头来,“你爸今天能出院了,厂里说下周就复工。”
林婉清惊喜地站起来:“真的?那太好了!”
母亲笑着点头:“是啊,多亏你这段时间辛苦照顾,还有……”她看向孟宇轩,目光柔和了许多,“多亏了孟老师帮忙。”
孟宇轩微微一笑:“这是我应该做的。”
母亲走后,屋里恢复了安静。林婉清低头看着桌上的书,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并不是一个人在努力。有人陪着她,支持她,甚至愿意花时间陪她一起面对困难。
她看向孟宇轩,轻声道:“谢谢你。”
孟宇轩没有回答,只是伸手轻轻握住了她的手。
窗外,月色如水,洒在窗台上,映出一片银白。
就在这时,外面又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门被猛地推开。
“婉清!”是刘婶的声音,带着明显的焦急,“你快去看看吧,西合院那边出了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