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正热热闹闹的吃过饭,爹娘带着大哥继续割稻谷,姜青雨则跟在二哥的身后一起捡麦穗。
姜青雨原先除了做美食视频,最爱的就是在她的小花园里种种花草,但却从未真正的下地干过活。
首到她站在农田里真正开始劳作时,才体会到老一辈人口中所说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含义,也理解了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炎热的天气没一会就让姜青雨口干舌燥,正当她想坐着休息一会儿的时候,看到不远处七岁的姜青山正在爹娘身边卖力地割着稻谷,而只有五岁的姜青河也在她身旁一声不吭的捡着地上掉落的稻穗。
看见姜青雨停下,姜青河放下手中的篮子,声音还带着稚气,关心地问道:
“妹妹,是不是篮子太重了?把你的稻穗倒到我的背篓里来,二哥替你背着。”
“没事的二哥,我提得动,要是太重了我再跟二哥说,咱们快捡吧,都快追不上爹娘了!”
姜青河点点头,两个加起来只有八岁的孩子咬着牙,吭哧吭哧的跟在爹娘身后捡着掉落的麦穗。
可终究还是年岁太小,不过一个多时辰,姜青河己经摇摇欲坠。
何敏看出了她的异样,最后强制让她去树下休息才罢休。
坐在树下的姜青雨喘着粗气,责怪自己身体还是太弱了些,想着往后要加强锻炼了。
看着田垄边一小堆金灿灿的稻穗,姜青雨心里也有了小小的成就感。
可时间紧任务重,不敢多休息,缓了小半个时辰的姜青雨又一头扎进了稻田里。
刚走没几步,姜青雨不知道被脚下的什么东西绊倒,低头看去竟是一株低矮的稻穗,她忽的想起上次来稻田发现的那株稻苗来,也是这般矮小。
姜青雨扒开稻苗,只见它结着八串稻穗,可是有五串都己经发霉溃烂,想是植株低矮长时间泡在水面上,水汽得不到挥发才导致的吧。
再看其余三串成熟且完好的稻穗,稻穗明显要比那些高壮的稻穗看起来要长,并且谷粒对比起来更大更。
小心的将成熟的稻穗扯下,揣进兜里,姜青雨一边思考着一边干着农活。
今日中午一家人都吃饱饱的,身上有了劲,进展要比前两日快得多,一口气干到天色擦黑,姜家一家五口才收拾东西往家走去。
路上姜青雨问起了姜大牛矮稻穗的事情。
“爹,我今天发现咱们田里有的稻子长得矮矮的,还没我高呢!但是它能结好多稻子呀,咱们为什么不种它呢?”
姜大牛一手提着镰刀,一手抱着她哈哈大笑:“哈哈哈,傻闺女,先不说咱们有没有矮稻稻种,就说那矮稻稻穗常年泡在水田里,在秋收之前早就烂完了,就算没有烂掉,也被水田里的虫子吃的差不多了。”
姜青雨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跟她预想的差不多,矮稻虽然产量大,但是难以养成,且种子未曾保留,只是零星掺杂在高稻的稻种里,所以才会让她发现。
去年姜青雨从姜父口中得知这里的水田亩产量是330斤,也就是2石多。
梁国农户人丁税并不高,丁税是按照成年男女每人每年需向官府缴纳100斤粮食,7岁至14岁孩童每人每年缴纳50斤粮食,7岁以下则不用缴纳。
今年姜青山己经满了7岁,根据官府要求己经到了依法纳税的年纪。
这矮稻的产量差不多是高稻的一倍,可是缺点也十分明显,但若是让矮稻长高呢?
是不是就解决了低产问题,可又怎么让矮稻变高呢?
满脑子都是水稻,突然姜青雨的脑海里蹦出一个人来,让她的的脑子像是被通了电一般,整个人都兴奋起来。
可以尝试着杂交两个不同品种的水稻啊!两种水稻互相取长补短,这样就可以种出水稻是高大且高产的。
曾经的姜小七在网络上也算是个略有名气的网红,视频的内容大多和田园美食相关,因此也很荣幸得到了去袁爷爷杂交水稻试验田参观的机会,对于杂交水稻的原理也或多或少有些了解。
水稻是一种自花授粉型的植物,通常一株水稻是在一颗植株上完成授粉,然后产生后代,而杂交水稻的主要是将一个品种的雄花花蕊摘除,再将另一个品种雄花的花粉为去点花蕊的雄花授粉,长成的新水稻就是杂交水稻了。
有了理论的支持还需要实践的检验,姜青雨摸了摸兜里的三串稻穗,感觉沉甸甸的,她突然就想到袁爷爷,当初见到他的时候是那么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他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在了稻田了。
想到这里,姜青雨的心里不由的沉重起来,不过连自己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人都有新生的机会,那像袁爷爷那样伟大的人,应该早己飞升成神了吧!
姜父看着自己怀里的女儿,一会儿沉思,一会儿开心,又一会儿难过,没一会儿又高兴了起来,晃了晃肩头问道:“闺女,想什么呢,这么入迷……”
“我在想水......”刚说了一半,姜青雨立马改口说道:“我在想明天中午给爹爹做什么菜呢!爹爹明天中午想吃什么?”
姜青雨可不敢把杂交水稻的事情就这么说出来,能不能成功还不一定呢,况且这么惊世骇俗的事情从她一个三岁娃娃的口中说出,难免有些惊世骇俗。
回到院里,姜母分配好了明天的任务,明天一家人先去田里干活,留姜青雨在家做饭,等做好饭,姜青山回家带去田里。
怕姜青雨人太小,拿不动刀容易切到手,姜母按照她的要求把菜和肉都切好,再放进地窖里,明日出门前再从地窖拿出来,免得她爬上爬下再不小心摔着。
秋收繁重,一家人都累的不轻,做完手头的事情,简单洗漱过后一家人便沉沉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