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家离文玉杰的学校远了点儿,步行大概需要二十多分钟,所以平时文玉杰不喜欢去新家,还和原来一样,放学回大院里。
文仁结婚了,买了一台菊花牌的12英寸电视机,每天吃完晚饭,文玉杰都在西叔屋里看会儿电视,才和奶奶一起回屋睡觉。只有周日,文印来接她,才会回新家那里。
又一个星期天,文印来买粮食,顺路接文玉杰。
“爸爸,你怎么还来这边的粮店买粮食啊?咱们新家那里就有一个粮店,离着很近的。”
“小杰,咱家户口和粮食关系还没转到新家那里,只能还在这里买粮食。”
“爸爸,为什么不转过去啊?转到那边不好吗?
“都一样的,这边虽然远点,但是可以顺路看看你奶奶。对了,小杰,爸爸今天接你回去,咱家也买电视了,回家看个够。”
“真的,太好了!那我今天回家。”文玉杰欢呼雀跃得跟着文印走了。
到了新家的院子里,发现院子里多了一个高高的杆子,杆子尽头还有几条横竖交错的铁棍。“这是什么啊?”文玉杰有些好奇。
“这是电视天线,接收信号用的,没有它,就看不到电视节目了。”文印耐心的解释着,
晚上吃完饭,文玉杰就催促着文印打开电视,开始的节目没有什么意思,文玉杰也看不太懂,过了一会儿,万里长城永不倒的旋律响起,文玉杰被深深吸引了。
到底是小孩子,从这以后,文玉杰放学就不回大院了,只是周六放学的时候,还要和妹妹文玉娟一起,去姥姥家里把小妹妹接回来。
小妹妹平时在姥姥家,只有周六晚上才接回来,周一的早上再送回去,这个接送的任务都是由文玉杰姐妹两个完成的,小妹妹养的白白胖胖的,接送的路上,姐俩轮换着背着,还要歇好几次的。
回了新家的文玉杰,不久之后,电视节目再也吸引不了她了。她认识了更多更有意思的小伙伴。
夏天很热,走街串巷卖西瓜和香瓜的也多了起来,价格也不贵,大人们偶尔也会买给孩子吃,解解暑气。
今天又是一个热天,太阳高高挂在天上,一丝丝风也没有,柳树枝无力的向下垂着,耳边不时传来蝉的鸣叫,一声声的,更让人觉得格外烦躁,虽然玩心很重,但是这么热的天,小孩子们也是不想动的,文玉杰她们十多个孩子,都蔫蔫的或墩或坐在房檐下的阴凉里,这个时候,要是吃个西瓜或者香瓜,冰棍也不错,那该多好啊。
“卖香瓜了,卖香瓜了……”一阵吆喝声由远及近,真是想啥来啥。
卖西瓜的看着这些孩子,一个个渴望的眼神,“去,回家,管大人要钱买香瓜,我的香瓜可甜了!”一边说着一边拿起一个香瓜,在衣襟上擦了擦,然后自顾自吃了起来,这谁受得了啊,马上就有几个孩子跑回家要钱去了。
不大一会儿,就有家长领着孩子来买香瓜了。正值暑假,文玉杰带着妹妹文玉娟在家,父母都上班去了,她们没有钱,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和她们一样只能看着的,还有孔冰和其他几个孩子。“你们想吃香瓜吗?”孔冰问文玉杰她们几个没钱买香瓜的孩子。“当然想了,就是没钱。”“你们等着”孔冰说完就跑了,
不大一会儿,孔冰拿着一个很大的柳条编织的筐,从兜里掏出十块钱,“给我挑好吃的甜的,我买十块钱的。”卖香瓜的有些愣住了,“买这些,你吃得完吗?”那你别管,你只管挑好的就行了”十块钱买了好几十斤香瓜,孔冰大方的招呼着小伙伴,“来,来,来,都来吃香瓜,敞开肚皮吃,咱们今天吃个够。”孩子们倒是也没客气,拿起香瓜吃了起来,每个人都吃了一个肚圆,实在吃不下去了,才停口。就是这样香瓜还剩下很多,怎么办啊?总不能扔了吧。孔冰说还是拿回家吧,大家伙又帮着,把剩下的香瓜送回去。
晚上文印回到家,文玉杰就迫不及待的和他说了白天的事儿,“爸爸,你说他咋那么有钱啊?十块钱呢,都买了香瓜请大家吃,爸爸,你说啥时候我也有这么多钱,就好了。”文玉杰一边说着一边不断的感叹,文印也解答不了文玉杰的疑惑,只能对她说“会有的,会有的,以后你也会有这么多钱的。”
文玉杰的疑惑很快就有了答案,原来孔冰的十块钱,是偷拿她爸的,在发现丢钱的那个晚上,孔冰的哭嚎声传出老远。
香瓜很甜,挨揍的滋味也很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