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世田园,与狼共耕
兽世田园,与狼共耕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兽世田园,与狼共耕 > 第9章 藤引甘泉

第9章 藤引甘泉

加入书架
书名:
兽世田园,与狼共耕
作者:
半盏清茶CV
本章字数:
6708
更新时间:
2025-07-07

兽骨农具的诞生,无疑为林夏的垦荒事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在阿月、石牙等几个年轻兽人的帮助下,那片原本荒芜的试验田,很快就被翻垦一新,露出了底下肥沃的深色土壤。

林夏根据手环偶尔提供的土壤湿度信息,以及自己对气候的观察,知道播种的时机己经不远了。但在此之前,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了她的面前——水源。

狼族部落的聚居地选择在一片相对平坦的林间开阔地,这里地势较高,易于防守,也能避免雨季的洪涝。但有利就有弊,这也导致了部落距离最近的稳定水源——一条蜿蜒流淌的小河,有着一段不短的距离。

对于日常生活用水,兽人们大多是首接去河边取水,或者在雨季收集一些雨水。但对于即将播种的试验田而言,这种零星的取水方式显然无法满足灌溉的需求。尤其是在播种初期和作物的生长期,充足的水分是保证作物成活和生长的关键。

林夏站在试验田边,望着远处那条在阳光下闪烁着粼粼波光的小河,眉头微微蹙起。

“阿夏,你在看什么?”阿月扛着一把刚做好的、还有些歪歪扭扭的兽骨锄,凑到林夏身边,顺着她的目光望去,“那是‘弯弯河’,我们部落的水都是从那里来的。”

“水……太远了。”林夏指了指试验田,又指了指远处的弯弯河,脸上露出了为难的神色。

阿月也明白了林夏的忧虑。她挠了挠头,说道:“是啊,如果每天都要从那么远的地方把水运过来,太麻烦了。而且,我们也没有那么大的东西装水啊。”

部落里用来盛水的器具,大多是掏空的葫芦或者用粗陶烧制的罐子,容量都非常有限。用这些东西给试验田浇水,无异于杯水车薪。

林夏的目光在周围的林间逡巡着,她知道,大自然中往往蕴藏着解决问题的答案。

突然,她的视线被一种攀援在巨树上的粗壮藤蔓所吸引。这种藤蔓呈深褐色,表面布满了细密的纹路,看起来异常坚韧。她曾经见过部落里的雌性用这种藤蔓的细枝编织藤筐,非常耐用。

“阿月,那种藤蔓,很结实吗?”林夏指着那粗壮的藤蔓问道。

阿月点了点头:“嗯,那是‘铁线藤’,可结实了!我们有时候会用它来捆绑猎物,或者搭建临时的庇护所。”

林夏眼睛一亮。如果这种藤蔓足够坚韧,又具有一定的柔韧性,那是不是可以用来制作一些简易的盛水容器呢?

她走到一颗缠绕着铁线藤的巨树下,仔细观察起来。她发现,这种铁线藤的表皮虽然粗糙,但内部的纤维结构却非常紧密。如果能将它们编织起来,再涂抹上一些具有防水性的天然材料,或许就能制作出简易的水桶或水囊。

“阿月,石牙,你们过来帮我一下!”林夏招呼着正在一旁练习使用兽骨锄的阿月和石牙。

她教他们如何选择合适的铁线藤——不能太老,也不能太嫩,要有足够的韧性和强度。然后,她又示范着如何用石片将藤蔓从树上割下,并剥去表层过于粗糙的树皮。

这个过程并不容易。铁线藤异常坚韧,即便是用锋利的石片,也要花费不少力气才能割断。剥皮更是个细致活,一不小心就会伤到手。

但阿月和石牙却干劲十足。他们对林夏层出不穷的新奇想法充满了好奇,也乐于参与这种充满创造性的劳动。

很快,他们就收集了一大捆处理好的铁线藤。

接下来,就是编织了。

林夏前世虽然是农业专家,但也涉猎过一些手工艺和民间技艺。她回忆着以前看过的藤编教程,开始尝试着将这些铁线藤编织成桶状。

她先用几根粗壮的藤蔓作为骨架,搭建出水桶的雏形,然后再用相对细一些的藤蔓,一圈一圈地紧密缠绕、编织。

这个过程比制作兽骨农具要复杂得多,也更考验耐心和技巧。林夏的手指很快就被粗糙的藤蔓磨出了水泡,但她咬着牙坚持着。

阿月和石牙也学着她的样子,笨拙地编织起来。阿月依旧是那个“破坏大王”,她编出来的东西不是东倒西歪,就是松松垮垮,根本无法成型。石牙则相对沉稳一些,虽然速度很慢,但编织得还算有模有样。

部落里的其他一些年轻兽人,也被这新奇的“编藤”吸引了过来,纷纷加入其中。一时间,试验田边响起了一片藤蔓摩擦和兽人们低声交谈的声响,充满了原始而朴素的劳作气息。

经过大半天的努力,在林夏的不断尝试和指导下,第一个像模像样的“藤编水桶”终于诞生了!

它看起来虽然有些粗糙,编织的纹路也不够均匀,但整体造型还算规整,底部也用多层藤蔓加固,看起来颇为结实。

“成功了!”林夏举起手中的藤编水桶,脸上露出了疲惫却又兴奋的笑容。

“哇!这个真的能装水吗?”阿月好奇地戳了戳藤编水桶的侧壁,有些难以置信。

林夏点了点头:“现在还不行,它还有很多缝隙。我们需要找到一些东西,把这些缝隙堵上,让它能防水。”

防水材料又成了一个新的难题。

林夏首先想到了黏土。她记得部落附近似乎有一片黏土资源丰富的区域。如果用黏土涂抹在藤编水桶的内壁,再经过晾晒或简单的烘烤,或许能起到一定的防水效果。

她立刻带着阿月和几个年轻兽人,前往那片黏土区,挖取了一些质地细腻的黏土回来。

回到试验田,林夏将黏土加水调和成糊状,然后小心翼翼地涂抹在藤编水桶的内壁,尽量将所有的缝隙都填满。

涂抹完黏土后,藤编水桶变得沉重了不少。林夏将它放在阳光下晾晒,期待着它能尽快干燥成型。

在等待黏土干燥的过程中,林夏并没有闲着。她又带着阿月等人,用同样的方法,编织了几个体型更小一些的“藤编水壶”。这些水壶的口部收紧,方便携带,可以用来解决个人饮水的问题。

当第一个涂抹了黏土的藤编水桶在阳光下晒干后,林夏迫不及待地带着它来到了弯弯河边。

在众人期待而又有些忐忑的目光中,林夏小心翼翼地将藤编水桶沉入河中。

水流过藤编的缝隙,发出轻微的声响。当林夏将水桶从河中提起来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奇迹发生了!

虽然水桶的底部依旧有一些轻微的渗漏,但大部分的水都被成功地留在了桶内!那层干燥的黏土,起到了关键的防水作用!

“成功了!真的能装水!”阿月兴奋地欢呼起来,其他年轻兽人也跟着发出了喜悦的叫声。

林夏也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虽然这种藤编水桶的防水效果可能无法持久,而且也比较沉重,但至少,它解决了眼下取水困难的燃眉之急。

有了这些简易的藤编水桶和水壶,部落的取水效率大大提高。年轻的兽人们轮流去河边取水,然后将一桶桶的“甘泉”运到试验田边,储存在林夏指导他们挖掘的简易蓄水坑里。

看着蓄水坑里的水位一点点上涨,林夏的心中也充满了踏实感。

然而,她知道,这只是权宜之计。

试验田的面积虽然不大,但如果完全依靠人力从远处运水灌溉,依旧是一项非常繁重的工作,而且效率低下。尤其是在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如果遭遇干旱,仅凭这些藤编水桶,恐怕难以应对。

她需要一个更长远、更高效的解决方案。

她的目光再次投向了那条蜿蜒的弯弯河,以及试验田与河流之间的地势。

她发现,试验田的地势略高于河流,但两者之间并非完全的平地,而是有一些起伏和缓坡。如果能利用好这些地势,挖掘一条引水的小沟渠,将河水首接引入试验田附近,那将彻底解决灌溉的问题。

这个想法在林夏的脑海中盘旋了许久。她甚至悄悄地利用手环那微弱的电量,对两地之间的地势进行了初步的勘测和数据分析(当然,这些数据非常粗略)。

结论是,挖掘引水渠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但是,工程量巨大!

这条沟渠的长度至少有数百米,而且还需要考虑到坡度、弯道、以及可能遇到的石块和树根等障碍。以部落目前的人力和工具水平,想要完成这样一项工程,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更重要的是,这需要部落大部分成员的参与和支持。而目前,除了阿烈和少数几个年轻人,部落里的大多数人对她的“种田大业”依旧持观望甚至怀疑态度。

林夏知道,现在还不是提出这个宏伟计划的时候。她必须先让试验田里的作物成功生长,用实实在在的收获,来赢得更多族人的信任和支持。

但这个“引水渠”的构想,却像一颗种子,悄悄地在她心中埋下。她相信,总有一天,她能将这个构想变为现实,让弯弯河的甘泉,真正滋养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

藤引甘泉,不仅仅是解决了眼下的取水难题,更是林夏观察力与变通能力的又一次体现。它也为后续更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埋下了重要的伏笔。

看着那些盛满了清水的藤编水桶和水壶,以及试验田边那个逐渐充盈的蓄水坑,林夏的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她知道,有了充足的水源,她播种下去的那些种子,就更有希望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而这片土地,也终将因为她的努力,而焕发出勃勃生机。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