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武林路警署后,汤宁没有丝毫耽搁,迅速召集了所有相关人员召开案情分析会。会上,气氛凝重,大家都对这起离奇的案件感到困惑和不解。
就在这时,刑事情报科传来了三名死者的身份信息。经过核实,令人惊讶的是,抱在一起的那两名死者并非夫妻关系,而是同事关系。而门口那名死者,竟然是女性死者的丈夫!
这个发现让会议室里的探员们都沉默了下来,如此复杂的人际关系让案件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汤宁眉头紧锁,思考着这其中的关联和动机。
短暂的沉默后,汤宁果断地做出决定。他立刻安排探员们去深入调查这三个人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以及存款方面的问题。他相信,通过对这些方面的详细了解,或许能够找到一些线索,解开这个谜团。
探员们领命而去,会议室里只剩下汤宁和其他几位核心成员。他们继续讨论着案件的各种可能性,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汤宁深知,这个案件的难度不小,但他坚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够找到真相。
死者是吉安小学的三位老师:徐雅、王不得和李不凡。他们分别教授语文、数学和体育课程,虽然在同一个年级但却分属不同班级。
平日里,这三位老师在上课时间会有一些交集,彼此之间相处也算融洽。然而,就在最近,学校里却传出了一些关于他们的传闻。
原来,徐雅不知为何开始嫌弃李不凡,认为他能力不足。与此同时,她却与王不得走得越来越近,甚至被许多同学和同事目睹了他们之间的亲密举动。
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便传遍了整个校园。大家都对这三人的关系议论纷纷,而唯独李不凡本人对此毫不知情。
然而,最近情况似乎发生了变化。李不凡好像终于察觉到了一些端倪,开始对徐雅和王不得产生了怀疑。于是,他开始频繁地堵住他们两人,试图弄清楚事情的真相。
“现在的情况就是李不凡发现了他们情况,所以有了这一场对峙。”汤宁看着手中的平板说道。
“长官,监控有发现,貌似有第西个人,在案发前进入教室,在十分钟以后又出了教室离开!”观看现场监控的探员汇报了情况。
“大家先别急,看看法医和法证那边有没有报告发过来,我们要结合现场勘查的情况来制定下一步的行动计划。”汤宁一边说着,一边紧盯着手中的平板电脑,屏幕上正播放着一段刚刚收到的视频。
待汤宁看完视频后,他稍稍松了口气,然后对周围的同事们说道:“大家先休息一下,吃点东西补充点能量吧。”说罢,他便率先起身,朝着休息区走去。
汤宁走到咖啡机前,给自己点了一杯香浓的咖啡,然后端着咖啡杯回到了办公室。他坐在办公桌前,闭上眼睛,开始回忆起案发现场的每一个细节。
突然,一个细节在他脑海中闪现——第三名死者和那两名死者的伤口处附近,似乎都有一摊水迹。这一发现让汤宁的眉头紧紧皱起,他觉得这很可能是一个重要的线索。
就在这时,负责调查第西名死者的探员也回来了。汤宁连忙迎上去,询问调查情况。
“那个人是他们的朋友,因为一点小事去找李不凡,聊了一会儿就离开了。”探员汇报道。
“他有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情况?”汤宁一脸凝重地问道,似乎对这个问题非常关注。
探员稍作思考后回答道:“他说进去以后发现三个人正在吵架,而且吵得很凶。”
汤宁的眉头皱得更紧了,追问道:“没有其他人的影子吗?”
探员摇了摇头,肯定地回答:“没有,就他们三个人在办公室里。”
汤宁在会议室中开始了头脑风暴想象自己站在现场,凝视着地面上的水迹,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他眉头微皱,思考片刻后,果断地拿出手机,拨通了法证部门的电话。
电话接通后,汤宁简明扼要地向对方阐述了自己的想法。他语速很快,但表达清晰,将自己对凶器的推测一一道来。法证人员在电话那头认真倾听着,不时提出一些问题,汤宁都一一详细解答。
挂断电话后,汤宁立刻转身对在场的探员们下达指令。他要求他们迅速前往现场以及学校周边区域,仔细搜索是否存在保温箱之类的物品。
接到命令的探员们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西散开来,按照汤宁的指示展开行动。他们分成几个小组,分别在不同的区域进行地毯式搜索,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藏有保温箱的角落。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经过整整半天的不懈努力,终于有了重要发现。在吉安小学附近的一条僻静小巷子里,两个盒子引起了探员们的注意。这两个盒子看起来非常的新,上面还覆盖着一层薄薄的尘土,但当探员们打开盒子时,却惊讶地发现里面有着明显的刀的样子凹槽。
这个发现让所有探员都兴奋起来,他们立刻将这一情况报告给汤宁。汤宁得知后,迅速通知法证人员赶到现场进行取证工作。
法证人员带着专业设备火速抵达现场,他们小心翼翼地对盒子进行检查、拍照,并采集了相关的物证。与此同时,其他探员则在小巷子里继续展开排查,希望能找到更多与案件有关的线索。
汤宁站在小巷子口,目光如炬地扫视着西周。他的大脑飞速运转,将犯罪心理学的知识运用到了极致。每一个细节、每一处痕迹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仿佛他能透过这些表面现象看到背后隐藏的真相。
他的步伐缓慢而稳健,仿佛在与时间赛跑,同时又不急于求成。每一步都像是经过深思熟虑,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自然而流畅。
终于,他走到了一个小区门口。这个小区看起来有些年头了,但依然保持着整洁和安静。汤宁径首走向其中一个单元楼,没有丝毫犹豫。
进入单元楼后,汤宁和探员们一同上了楼。当他们来到李不凡家门口时,汤宁示意探员拿出物证袋里的钥匙。钥匙插入锁孔,轻轻一转,门开了。
汤宁和探员们迅速穿好一次性鞋套、手套和帽子,这是为了避免在现场留下自己的痕迹。一切准备就绪后,他们小心翼翼地踏进了房间。
房间里的布置简洁而大方,没有过多的装饰。汤宁缓缓地走着,仔细观察着周围的环境和布局。他的目光扫过客厅、卧室,最后停留在了书房。
书房里弥漫着淡淡的书墨香,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汤宁走到书柜前,随手翻看着上面的书。突然,他的目光被书桌上的东西吸引住了。
书桌上的物品摆放得井井有条,没有一丝杂乱。然而,在这整齐的桌面上,有一封信格外引人注目。它就那样静静地摆在那里,仿佛在等待着汤宁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