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不传之秘
并非不传之秘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并非不传之秘 > 第11章 初见飞石湾

第11章 初见飞石湾

加入书架
书名:
并非不传之秘
作者:
智虫80
本章字数:
8548
更新时间:
2025-05-18

小罗村和大罗村的地名,是从很早很早的时代流传下来的。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两条村之外,流传着一句关于两条村的传说:

小罗村里螺一半沙一半,大罗村里举目无罗姓。

把“沙”换成“杀”,隐隐约约能猜到,曾经的小罗村和大罗村里发生了什么惨事。奇怪的是,这条流言,在小罗村和大罗村,却没有多少人知道。

可是,要想再进一步去翻阅两条村的往事,却没有再多的历史资料。

只有现实中,小罗村里约有一半人口姓罗,一半人口姓外姓;大罗村里没有罗姓人家。

帮助李声琴搬家的大罗村村民大多数离开了,包括剑拔弩张、仿佛想打一架的年轻人们。

殿后的,是两村总数不超过10人的持徽武者。

武者们面对面站着,气氛倒是出奇的好,因为他们根本打不起来。

“差不多了,宗木兄。”目送最后一波大罗村民经过,名叫福临的中年男人走向前,向大罗村领头的陆宗木抱拳行礼,“这次又要说告辞了。”

“福临弟!有空来我村钓鱼,我作陪!”陆宗木知道福临的喜好,先是拉近关系,然后表达对白天受伤的罗德雄的关心,“见到德雄老弟,麻烦告罪一声。我那族侄还没考得徽章,还不懂发力。”

其实这种达成协议的比试,受了伤并不会形成不良后果。陆宗木向小罗村的人表示歉意,只能说明他本人关心这事情。

多年的外出闯荡,让陆宗木深知一拳一脚交手,即使在师徒之间,也会使积怨叠叠相加。到双方功力深厚的同时,心底的积怨同样巨大。

师徒反目、兄弟断袍,在武学传承界不是新鲜事情。

只是身在武界,受众来自古以来的条条框框约束,多数人并不在乎所谓的“积怨”。

罗临福无所谓地摇摇手,说道:“嗨,还以为什么事情。行,侄儿的告罪我准备带到德雄哥那。不过宗木兄啊,习武之人比试,躺那么三五天,有好告罪的。难道宗木兄习武的时候,天天向师兄师弟告罪?”福临有一副好脾气,说话的语气三分吊儿郎当七分和善,“至于钓鱼,老弟我只能说宗木兄以后可别忘咯,咱们就一言为定咯。眼下嘛,先等老弟把人全须全尾带回去再说。”

陆宗木抱拳,说道:“没问题。那么,后会有期啦,福临弟、小罗村的各位战友!有缘,我们校场上见。”

持徽武者的徽章、人事档案,由文学院考核,分派王国任务的时候却是由大熙国的军部管辖约束。地域相近的武者,多为军队校场的战友。因此说大罗村和小罗村的武者们是战友,并无毛病。

在场的武者在陆宗木的带领下,都双手抱拳,对着对方集体作了告别。

忙碌到现在,夕阳正在西下,百多号人踩起的粉尘在橙红的阳光中袅袅升腾,一首延伸向大罗村的地界深处。

目送着陆宗木等人渐行渐远,罗福临挥挥手,带起同伴们转身,往村里面走。

排在两边的各种好事人等见到自己村里的武者队伍过来,纷纷让出道路,由武者们领先。

福临松口气似的说道:“呼,总算完事了。本来还以为是个苦差事,没想到风平浪静。”

“才不是什么风平浪静呢。咱们当然动不了手,可两村的那些没考到徽章的小子们差点就挤到一块去了。”

“是啊,幸好大罗村的那个陆宗木威信高,又来得及时,控制住了对面。”

其中一个没穿沈号武馆衣装的武者挤到福临身旁,问道:“听说德雄哥被对面村的一个普通大汉打成重伤?你能细说一下,福临哥。”

名叫福临的武者性子真的好,面对同村后辈的发问,他挠挠头,就把自己的看法说了出来:“这事说起来蹊跷。你说的那个大汉,一无家传武学,二不是持徽武者,就是一个村夫儿子。听说前几天才拜入咱们村武学许传曾经的儿子沈渊门下。沈渊年纪和你们差不多大,村里长大的,认识吧?没想到今天比试,那个沈渊的弟子一拳就把德雄哥打翻在地。德雄哥回去说,不知道那村夫儿子用的什么招式路数,只知道力大势沉,避无可避。于我看啊,那沈渊的弟子力气大是真的,神秘莫测倒是未必——最大可能是德雄哥轻敌了。对于这件事,我师傅发话了,等德雄哥伤好,武馆就把这次一招定胜负复盘拓印在册。”

“真的?没想到哇,咱们武学许传的儿子这么厉害,刚收的徒弟能打伤咱们的德雄哥。哎呀,这次交锋,对面的陆宗木和沈渊都没出手,那个后辈一招就败了德雄哥,那说陆宗木是武学许传之下最强武者,就是真的咯。”

罗福临稍稍回想,就作出判断说:“刚才你也看见陆宗木,你觉得人家的谈吐气度怎样?”

“那个陆宗木的一举一动,真好像比咱村的沈许传还要稳重豪爽。倒是不知另一个沈渊的为人如何。沈渊不是住咱们小罗村吗?怎么以前很少听说过他的消息?”

“这个我知道。我们没怎么听说沈渊,是因为人家是读镇上文学院的。前几天刚被文学院革除。以前村里的人都说他见人不说话,总是拿眼角尖看人。村里人不肯和他玩。”

“还有就是沈渊前几天办了礼,给村里有头有脸的人都发了帖。不过武馆的沈许传偷悄传话叫大家不要去,他那天会有重大宣布——后面大家都知道了嘛,沈许传休小妻。”

“那沈渊和六妹的婚约被村长的三子爽约了。”

“沈渊身高3米。”

“沈渊半男半女的。”

罗临福听着越来越离谱的流言,突然立定在原地。

后面一串武者反应迅速,及时刹住了车。

可是,再后面的人不知道前方为什么站定,一个个贴成了一团。

后面有辈份大的小年轻叫嚷嚷的:“喂,福临太孙子,前面做什么了?”

罗福临醒悟过来,转头向后方表达歉意:“不知哪位太叔祖当面,小辈抱歉了哈。哎哟,突然肚子疼,那谁谁,你代替我去村长那里复命,我要回家一趟。哎哟,肚子疼。”说完,陆福临一溜烟跑了起来。

后面的人对村里的地方了如指掌,发现罗福临跑去的方向是村子东边的大榕树。

村东大榕树树荫清凉,是村里有闲老人聚集的地方。特别是晚饭过后,固定有村里的老人家吃零食闲聊;大榕树不远处,有一汪占地颇广的深水山塘,聚在这里的村民闲聊的同时还钓鱼。

罗福临喜欢钓鱼,同时也喜欢闲聊。

看着丢下大家、急急往大榕树跑的罗福临,在场的人回味刚才的什么话题。好像,与沈许传家有关。

沈许传家,最近可是舆论的中心。老来得子、休小妻,现在又要加上一宗:老子的徒弟输给儿子的徒弟——还得加上一个词:前儿子。

哎!怪不得罗福临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飞石湾,故名思义,就是一处被河绕着弯半包起来的地方。

陆宗木拿的东西不多,腿力比普通人强,从最后一路越到最前面,花不了多少时间。

他站在飞石湾前的田地小径上,要在大部队到达之前,了解了飞石湾的全貌。

飞石湾占地大约7亩左右,占地不大,拿眼扫扫就看得清全貌。

以前的飞石湾由于不知道是谁的产业,长期没有人来,现在长满芦苇。芦苇脆弱,后面150余人开进去,三两下就能踏平。

于是陆宗木转头吩咐跟着上来的陆飞翼说道:“飞翼啊,你回去跟你娘说,阿爹要在飞石湾请村里的人吃喝。叫她安排些大份的酒水米糕,煮上两担花生两担毛豆,再发动村里的姨婆们一起过来。今晚咱们村在你师父新家这里乐呵乐呵。”

陆飞翼听完点点头,倚杖着自己还没长开的身材,逆着人流往家里面赶。一边挤还一边嚷嚷:“我爹说,今晚在这里烧火喝酒咯!”

来帮忙搬家的人群一阵叫好,气氛又热闹起来。

沈渊拉着李飞琴骑的毛驴,在人群的中间。陆飞翼经过时,特意停下,和沈渊报告了陆宗木的布置,之后才再次上路。

李声琴听完陆宗木的安排,俯下身子对沈渊说道:“渊儿,你要记得你宗木叔的恩情。但凡他有所求,你务必要尽力而为。”

沈渊恭敬回应道:“是。这几天幸好有宗木叔在张罗,不然咱家都不知会怎样。至于宗木叔的恩情,渊儿眼下不说大话。娘你往后看就成。”

李声琴欣慰地点点头,心底暗松了口气。

她之所以叮嘱沈渊,是沈渊以前表现并不好:不感恩、没耐心、自视甚高又一事不成,性格非常别扭。

如今看来,家庭剧变对沈渊是件好事。

李声琴不知道,她眼前的沈渊,灵魂己经混进了别的东西。

大略点说,就是沈渊灵魂崩溃的时候,来自异时空地球的某些类似七魂六魄的灵体,补全但没有完全占据沈渊的魂魄。

所以沈渊能看得见别人的词条,但功能不全,能施展的影响不明。

例如,沈渊看得见一条明紫色的3级词条从人群后面缓缓过来,但不清楚顶着词条的是什么人、有什么独特之处。

等让开道路的节点到达沈渊所在之后,才知道大罗村的村长过来了。

“晚生沈渊,家母李声琴,见过村长。”对这位身穿洗白的长袍、头发全白的村长,沈渊郑重抱拳行礼。开玩笑,这位村长是沈渊看见的第一个3级词条拥有者,还是明紫色的词条!

村长姓宋,名少锋。年轻时候到镇子学算学,性格非常可爱。

“哎哟哟,好俊朗的小孩。你就是陆三土的女婿,沈渊是吧?你家的闲言闲语,我这两天没少听。本来还挺担心你,没想到,挺好一个小孩嘛。”村长拄着新砍的青竹拐杖,伸出没有茧子的手掌,要摸沈渊的头顶。

村长大约只有1米6左右身高,继承了父亲的大致体形、身高1米7的沈渊赶紧俯下身体,把头顶凑到村长的手掌下。

“哎,真是个让人喜欢的好小孩。”村长轻轻捋了捋沈渊的头发,感叹道。

前方的陆宗木吩咐大家踏进飞石湾,扫荡芦苇杆之后,往人群中部走。有人跟他说,村长来了,正在和沈渊说话。

等陆宗木来到,沈渊和李声琴一人一边,扶着村长正在说说笑笑。

出发之时,李声琴和陆宗木表示,的沈渊会正式成为家里的话事人。此时陆宗木就接过李声琴的班,和沈渊一人一边,将村长迎进飞石湾。两人一边走,一边将此次搬家的具体情况和村长报告。

等2人进到了湾里,宋少锋寻了块平整的石头站上去,举手示意村民们过来。

“飞石湾的地是小罗村罗大通的,这个咱村无所谓、不理会。一沟一渠给他划分清楚。”村长头发全白,可声音洪亮,“刚才我们谈过了,这里当家的沈渊,想把户籍办进咱们的大罗村。我同意了。你们同不同意,我不管。那么,飞石湾以后住着的人,就是咱大罗村的人。你们多往来,不要见外。”

人群一阵叫好。

然后村长一声令下,来帮忙的人开始彻底清除芦苇。

巧合的是,飞石湾与村长宋少峰家的田地相连。清理之后,发现湾里滩涂地块不多,主要集中在河边。与村长家的田地接壤处是曾经驯化过的田地。滩涂地和田地之间,是泥石混合地块。

罗大通应该考察过这里,确实如他说的,适合种桃树。

村长说,当地有一种百年桃,前两年挂果少而涩,但果树长势快。第三年起结的桃适合入口。对外贩卖的话要到第五年。此时结的桃,硬食脆甜,软食汁多。是一种放眼长远的果树。大罗村有个叫任黄氏的嫂子种的百年桃最好,村长答应帮忙带沈渊前去讨些树苗回来种上。

看得出来,顶着3级明紫色词条的宋少锋在村民中的威信极高。

沈渊最喜欢他登高时说的那句话:我同意了。你们同不同意,我不管。

好有一种不讲理的霸气。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