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令镇政府还是过去文革初期的建筑,全是土坯平房。大门是两个铁栅栏,上面有细钢筋焊下的五个字:人民公社好。
此时,王平乐正在他这个党政办公室拿着两把钥匙,站在一排文件柜前面,一个一个地辨认着哪把钥匙能开哪把锁。忽然,赵海东书记进来了。书记说:“小王,先别忙这些了,你先看看这两个文件,这是县委宜传部精神文明办搞的个活动,你看咱们三令镇有没有这样的人才,能不能参加这个活动。一会儿咱们在党委扩大会上研充。”
王平乐详细阅读了这两个文件的内容。一个是关于举办全县精神文明竞赛活动的通知,一个是关于竞赛活动的细则。大致是每个乡镇出一队,各科局出一队,每队三个人,采用抢答必答等方式,以单循环的方法决出前三名。王平乐看完后,眉头微皱,思索片刻后说道:“赵书记,咱们镇要找这样合适的三人队伍有点难度啊。这竞赛涉及精神文明多方面知识,咱镇里有文化的年轻人大多出去打工了,剩下的人对这些知识了解可能不够。”赵海东书记点了点头,“我也知道有难度,但这是县委宣传部组织的活动,咱们得重视。你再好好想想,镇里有没有那种平时爱学习、知识面广的人。”王平乐挠了挠头,突然眼睛一亮,“赵书记,我想到一个人,镇中学的老陈老师,他教政治,知识渊博,肯定行。另外,我觉得咱们镇文化站的小李也不错,平时爱钻研这些。还有……还有我自己也可以试试。”赵东海书记眼睛也跟着亮了起来,“行啊小王,你这思路打开得挺快。那咱们就暂定你们三个,等会儿在党委扩大会上再讨论讨论。”王平乐信心满满地点了点头,准备迎接接下来的挑战。
党委扩大会上,赵海东书记提出了王平乐的建议,众人展开了讨论。有人觉得老陈老师和小李确实合适,但对王平乐参与表示怀疑,认为他工作太繁忙,因为人代会与党代会的召开时间马上就到来了,担心他没有时间学习这些知识,影响竞赛表现。王平乐站起来坚定地说:“各位领导,我虽然工作忙,但我会合理安排时间来准备。我对精神文明知识有一定了解,也有信心为咱们镇争光。”赵海东书记拍板道:“就这么定了,咱们就派他们三人参赛。大家要全力支持他们,争取在这次竞赛中取得好成绩。”会后,王平乐立刻联系了老陈老师和小李,三人聚在一起开始制定学习计划。他们白天工作,晚上就聚在镇政府办公室,查阅资料、互相提问。随着竞赛日期临近,他们的知识储备越来越丰富,配合也越来越默契,仿佛己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决心要在全县精神文明竞赛活动中大放异彩。
然而,就在竞赛前一周,意外发生了。老陈老师突发急性阑尾炎住院,这无疑给三人组沉重一击。王平乐和小李心急如焚,西处打听能临时顶上的人选,可镇里符合条件的人实在难找。就在他们焦头烂额之时,镇中学的年轻语文老师小张毛遂自荐。原来小张一首热爱精神文明知识,只是之前没机会展示。王平乐和小李虽有些犹豫,但时间紧迫,也只能让小张加入。接下来的一周,小张日夜苦学,在王平乐和小李的帮助下,迅速掌握了竞赛要点。竞赛当天,三人自信满满地走进赛场。面对一道道难题,他们配合默契,一路过关斩将。尤其是小张,表现十分亮眼,回答问题又快又准。最终,他们凭借出色的发挥,在众多队伍中脱颖而出,夺得了竞赛的第一名。
三令镇众人欢呼雀跃,王平乐他们为镇里争得了极大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