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重生以来,老胡片刻未停,所见所闻皆内战。
而现在,他突然意识到,对中国人民伤害最大的,是倭国。
知道是一回事,而亲身感受,又是另外一回事。
老胡曾经了解的日寇之残暴,只在报道中。
而发布会上那几名状若疯狂的青年,深深刺激了老胡。
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倭国根本没有忏悔,他们用各种方法否认侵略、美化侵略,其领导人不断拜鬼,一次次在华国人民的伤口上撒盐。
胡振华还在神游,敲门声响起。
“进来!”
推开门的是王志,他没有进来,远远说道:“饭店来了几十名请愿人士,吵着要见您。”
“请愿?是为了投资倭国一事吗?”
“是的!”
“好,把他们请到一楼大厅,我稍后就去。”
王志转身向旁边的人吩咐几句后,接着说道:“国府财政部的刘攻芸部长、前部长宋先生、米国的司徒大使、北极熊领事卡巴斯基、红色代表江振先生,还有于院长,都打来电话,想在合适的时间拜访您。”
胡振华点了点头。
其他人的来意,他大都能猜到,可财政部的?
想了一会儿,老胡生出了一丝明悟。
想必,米国的那3亿美元贷款,让国府眼热了。
这倒令老胡很为难。
同安新立,如蹒跚学步的婴儿,弱小无比。在未完成移民之前,还要多多仰仗国府。
如果不借款,肯定会得罪他。
借吧,钱少了,国府不会满意,多了,同安又承受不起,因为国府很快就会垮台,到时候人事更迭,借款只能沦为一笔烂账。
思虑片刻,老胡吩咐道:“替我邀请司徒大使,晚上七点,共进晚餐。至于于院长,询问晚上10点,是否可以,请向于院长解释,我只能在金陵待三天,时间非常紧张。”
“宋、刘嘛,约明天上午八点,卡巴斯基约10点,江振先生约明天下午1点,如果再有人约见,婉拒。”
“是!”
王志不仅是老胡的侍卫长,还是临时秘书。
十几分钟后,老胡到达一楼大厅。
请愿团大概五十几人,男女老少都有,他们见到老胡,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倾诉着日寇的残暴。
他们中的许多人,均有亲友丧生在日寇之手。
王志怕其中混有不良分子,命令护卫用人墙将他们挡住。
胡振华倒是没这么多顾虑,他推开护卫,躬身上前。
为首的老人抓住胡振华的手,哽咽说道:“ 41年,在华北,日寇拦住一名挑夫,强抢财物,里面有鸡蛋,日寇当场要吃,发现是黑的,大怒,任由挑夫怎么解释,日寇都不听,哇哇叫着,砍断挑夫四肢,将他扔在城门口,惨叫叫了一天,绝望死去。”
老人抓紧胡振华,用手比划着:“那筐鸡蛋,是松花蛋,不是坏的!不是坏的!”
胡振华的脑海中,出现了那名挑夫绝望的叫喊声。
眼泪不自觉地流了下来。
两名青年上前,将老人搀扶到一旁。
下一个讲话的是一名中年。
“42年,我在晋北贩货,恰遇到鬼子扫荡,情急之下,我躲在一口枯井里,过了许久,以为安全了,我探出井口。”
中年也失控了,不断捶打着自已的胸口,似乎在懊悔什么。
“一名两三岁的小男孩!”
中年人比划了一下。
“就这么高,鬼子抓住他,割掉鸡儿,生吞了。”
中年人突然呕吐起来,脏污弄的到处都是。
“我恨自已懦弱,不敢冲出去救下他!眼见着他生生疼死在。”
哽咽了片刻,中年人的精神有些失常:“不能壮阳,是假的,假的。”
胡振华打了个寒战,他听明白了,鬼子不知从哪儿听说这种方式能壮阳,施此暴行。
又一名市民上前,解开上衣。
半边身子都被烧坏。
“鬼子抓住我们,浇上汽油,要活活烧死我们。我疼的打滚,落到臭水沟里才保住命。”
老胡攥紧拳头,这等悲剧,他实在听不下去了。
安抚住众人后,胡振华大声说道:“我知道大家的来意了,现在,我可以告诉你们,同安投资倭国的计划取消。”
人群爆发出欢呼,继而又放声痛哭。
胡振华很难受,战争虽然结束了,可给人们留下的创伤却不是轻易能抹平的。
片刻后,他心中一动,大声说道:“各位,请听我一言!”
等人群安静一些后,他再度开口说道:“签约会上,我承诺要成立调查团,现在,我宣布调查团正式成立,我,胡振华,将暂代团长一职,同安每年将拨款不少于100万大洋。有没有人报名参加?”
几十只手举了起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举手的人越来越多。
二战刚刚过去四年,现在进行统计、调查,还是相对容易的。
老胡雷厉风行,说干就干。
在筛选出十几名学者后,组成筹备组,大家开始商量调查团的机构设置。
协商了一个多小时,调查团的主体框架便搭建了起来。
调查团名称:抗战历史调查团。
使命:调查华国在二战中受到的损失、伤亡,并收集证据。
总部:魔都。
成员:专职人员为骨干,并招募自愿者。
下设机构:
一,秘书处(负责统筹协调)
二,抗战历史博物馆(用于存放收集的照片、文献、采访记录、实物等证据),
三,财务处(分配预算、接受捐款、筹款等)
四,记者团(负责实地考察、采访、取证)
五,监察处(监督整个调查团是否有违规之处)
六,校验处(对收集上来的文稿、照片、证据进行甄别、分类确定无误后,移交博物馆)
至于其他外派机构,以后根据需要再行设立。
调查团是非盈利性机构,薪资采取的是补贴制,也是说,只管衣食住行及耗材,想来这里混工资,对不起,概不接受。
为了保证公信力,调查团全程接受社会各界人士监督,并邀请各国友人加入,包括倭国人士。
机构设置完成后,老胡的调查团团长一职,成了一个象征,因为调查团的权力机构是秘书处,秘书长一职将另行聘任。
下一步的工作,就是竞聘秘书长。
调查团将向全世界发出邀请,有志之士均可前来竞争,谁的方案好,谁获得的票数多,谁就能成为秘书长。
当然,秘书处其他成员(共八名)采取的也是竞聘制,毕竟是权力机构,其成员必须能服众。
老胡和十几名学者,只是筹备组成员,待调查团正式成立,他们要么去竞聘,要么退出权力机构,担任其他职务。
忙碌中,时间过的总是飞快,转眼间快到七点了。
老胡先行拨付了3000大洋后,就当了甩手掌柜。
他要动身去赴宴。
以后,调查团的筹备工作,将由那十几名学者负责。
紫金饭店三楼包间,胡振华更衣后,再次见到了司徒大使。
两人并没有先用餐,而是坐在一旁喝茶、聊天。
“总统先生,调查团的事情一出,同安与倭国的关系恐怕···”
胡振华苦笑。
“一个人,不可能看遍世间所有风景。”
其实,司徒大使早就到了,筹备组的公开讨论,他全程旁听了。
说实话,胡振华的行事风格,和米国人很像,完全没有国府的官僚作风。
对于调查团的前景,司徒是不怀疑的,他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在倭国和华国之间,胡振华毫不犹豫地作出了选择。如果有一天,米国和华国(红色华国)发生冲突,同安会不会倒向华国。
作为一个外交官,有些事情必须考虑到前面。
司徒看着老胡无所谓的样子,语重心长地说道:“倭国即使战败了,其实力也远超同安。”
这一点,切中要害。
倭国目前人口约七千多万,其国民大都受过不同程度的教育,在人才方面,更不容小觑,作为亚洲唯一的工业化国家(曾经的),在各行各业积累的人才数量仍多于亚洲其他国家。
还有,其国民的服从性和忍耐力都居各族前列,他们不会向一时的困难屈服,仍能脚踏实地地工作。
只要米国的压制稍稍放松,倭国很快就能恢复过来。
后世有一种说法:是棒子半岛拯救了倭国经济。
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
但是,即使没有棒子半岛的战争,倭国也能恢复过来,只是时间稍微晚几年而已。
胡振华在内心思量一番,如果和倭国发生冲突,同安的确会吃大亏。
好在,那些小矮子正被他的米国爹摁着,短时间内还掀不起什么风浪。
看来,得想办法拖延倭国的恢复时间。
老胡想到了棒子半岛战争。
如果能截胡的话?
必须要截胡!
胡振华眼神坚毅起来。
薅羊毛不算本事,老子要把整个羊都吃了。
虽然难度极高,可一旦成功,就能获得与倭国分庭抗礼的资本。
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胡振华拿起茶壶,给司徒大使添了点水,笑道:“我的血统决定了我必须这么做!”
这就是政治。
司徒大使呵呵笑了起来:“总统先生真是性情中人!”
“彼此彼此!”
“不谈倭国了,咱们还是来继续中午未完的话题,请总统先生不吝赐教。”
“大使先生客气了,相互交流而已。您指的是什么话题?”
老胡突然装起糊涂来。
对于这点小心思,司徒也不点破,无非是想要点好处而已,米国就是钱多,随便洒洒水,就够你同安吃饱的。
“不贷出美元,如何让红色力量接受我们的货币?”
“哦,原来是这个问题呀,大使先生,请问您吃过松花蛋吗?”
司徒不明所以,可还是答道:“吃过。”
“好吃吗?”
对于外国人来说,那黑乎乎的东西,乍一看,定会当成黑暗料理。
“味道不错!加点醋,清凉可口。”
胡振华哈哈大笑:“只有吃过,才会觉得香!”
“总统先生,我不明白您的意思。”
胡振华指了指北方:“大使先生,您说,他们中有几个人见过美元?”
司徒恍然大悟。
只有用过了,才会知道美元香。
“总统先生,我问的是如何让他们接受美元?”
胡振华指了指茶杯:“大使先生,请!”
浓郁的茶香,丝毫提不起司徒的兴趣。
老胡抿了一口,说道:“大使先生,您猜,我们同安的法定货币是什么?”
“是什么?”
“银元!”
司徒发出惊呼:“用贵金属做流通货币!”
也难怪司徒大使不理解。
这简直是逆世界潮流而行。
用贵金属做货币,有四大缺点:
一,成本比印刷纸币高很多;
二,铸币在流通中的会磨损,贵金属无形流失;
三,不法之徒切削或熔解金属而带来流通不畅;
四,金属货币难以保管、携带、运输、追踪。
胡振华点了点头。
“没错,就是贵金属货币。”
司徒实在难以理解胡振华的脑回路,忍不住问道:“总统先生,你知不知道为何纸币会取代贵金属货币。”
“知道。”
胡振华一阵语言输出,讲的比金融专家都全面。
老胡是学渣,可也要看跟谁比。
在这个时代,以他那学渣的水平,依旧能秒杀许多专业学者。
当然,这不是学识上的差距,而是眼界上的降维打击。
司徒瞪大着眼睛,依旧难以置信:“要不了多久,贵国的货币就会被兑换一空。”
老胡露出贱兮兮的笑容:“这是必然。”
“那你为何还?”
“因为同安新立,只有贵金属货币,还能取信于民,才能在红色华国流通。”
司徒哈哈大笑。
“一种货币能不能流通,取决于当局的态度,只需要一纸禁令,哪怕是黄金也要黯然退场。在共产主义世界,政府的控制力是无与伦比的。”
看着老胡似笑非笑的表情,司徒突然觉得自已像个小丑。
他的脸有些红了。
不惑之年,居然看不透一个小青年的想法。
“大使先生,你觉得,就凭同安的银币储量,值得红色华国下达禁令?”
司徒哑然。
他实在是跟不上老胡的思路。
“总统先生,请不要打哑谜了!”
胡振华也看出了司徒的窘迫,连忙解释:“真理是辩驳出来的,以大使先生的学识都不能发现漏洞,看来我的计划万无一失了。”
这个无形的马屁,令司徒露出了一丝笑容。
按照胡振华的说法,司徒是世界上第二聪明的人。
“大使先生,我的计划是这样的,同安将在魔都建立工业区,开设大量工厂,生产轻工业产品,对于大部分雇员,以银元发放薪资,但管理层,可以选择美元。在特定的区域内,开设以美元结算的商店,并且,管理层在商务活动中还会出国,我们允许其代购一些稀缺物品,发展到一定时候,还可以成立一个专门的代购公司。”
胡振华盯着司徒的眼睛:“大使先生,我说的清楚吗?”
司徒皱起眉头问道:“你认为红色力量会突破江防?”
“这个问题,让时间来证明吧。”
司徒大使收回目光,将后背靠在沙发上,闭目沉思。
红色华国一穷二白,如果能以劳动力赚取贵金属,这个诱惑的确很大。
点睛之笔在于管理层可以选择美元,这里面有一个暗示:美元更高级,因为只有管理层才能选择。
而且还有美元商店。
米国的工业品品种多,产量大,等工厂里的管理层尝到了甜头,一定会倒卖那些代购品,口口相传之下,红色力量也会借助工厂渠道购买到他们奇缺的东西,继而就会知道:美元很香!
这种做法的高明之处,在于其从民间切入,循序渐进,几乎没有政治痕迹。
只是,胡大总统一心为米国着想?
司徒大使意味深长地看着老胡:“总统先生不愧是米国的好朋友!”
言外之意,你到底想要什么?
胡振华老脸一红:“双赢,这是双赢!”
“哦?总统先生损失了大量贵金属,双赢从何谈起呀?”
“第一,这些工厂的生产线,希望贵国给点优惠,还有,我希望贵国能采购部分轻工业品,并在关税上给予同安一些优惠。
第二,我希望贵国能够援助一座炼油厂,一座钢铁厂,作为和红色力量谈判的筹码。”
司徒大使皱起眉头。
轻工业品好说,可炼油厂和钢铁厂,断无可能,这是在资敌。
胡振华看出了司徒的顾虑,连忙说道:“炼油厂,是需要石油的,而华国的地下没有,只能外购,这又得用到美元,而且是大量的美元。如果贵国与红色华国交恶,只须一道封锁线,炼油厂也就废了。还有钢铁厂,是建设在新州,有什么可担心的那?”
司徒大使有些疑惑:“新州?在哪里?”
“我不是从澳洲买了个岛吗,改名新州。”
“原来如此!”
司徒有点难以理解澳洲的脑回路,那么大一个岛,才卖2000万,败家子!
不过,这与米国无关。
司徒想了想,胡振华说的确实有点道理,可以向上面反应一下。
在这笔交易里,胡振华绝对是最大的赢家。
“总统先生,恭喜您即将垄断红色华国与西方的贸易线。”
“双赢,这是双赢!”
不得不说,胡振华给出的方案很有吸引力,令他难以拒绝。
如果成功,美元也就敲开了红色华国的大门。
要知道,生产线、炼油厂、钢铁厂,在米国都是过剩的,花不了几个钱。
司徒总觉得有什么问题没有想通,是什么那?
他又开始闭目思考。
老胡也不打扰他,独自饮茶。
他之所以费那么大的工夫,是为了合理合法地在魔都生产防寒物质和单兵干粮。
老胡能做的也只有这么多了。
别人穿越都自带系统,而自已,只带了一个学渣脑。
娘希匹!
等等,胡振华突然想到了什么,直起身体。
谁说老子是学渣脑,我知道怎么做方便面!这玩意没什么技术含量,把做好的面条蒸熟,然后油炸脱水,就OK了。
如果想更美味,还可以添加一些别的东西。
对了,还有自热火锅,其核心是自热包,这玩意也没什么技术含量,最简单的用生石灰+水,但这个反应有些剧烈,可以加入一些别的东西,让发热更柔和一些,好像是硅藻土、铁粉、铝粉、焦炭粉、活性炭、盐等。
当然了,具体的比例老胡不知道,但可以实验。
自热食品,可是军队与驴友的好搭档。
还有辣条,这玩意也简单。
胡振华沉思片刻,又想到了酱牛肉。自已不会,可华国有的人会呀,到时候做成真空包装。
天才。
对了,还有卤鸡、卤鸭、卤鹅、卤猪头、卤猪蹄等等,全都可以做成真空包装。
在米国,猪头、猪蹄、动物内脏都是直接丢掉的。
买,全都买回来。
······
胡振华正在YYDS,司徒的声音突然响了起来。
“总统先生,即使红色力量在外贸中使用美元,米国也无法对其施加太大影响力吧?”
胡振华一脑门子黑线,合着我说了半天,你居然没抓住重点!
可为了达成目的,他还得开口解释。
“大使先生对全球性货币的两大好处似乎还有疑虑。”
“请总统先生解惑。”
不耻下问,这一点,是老胡极为钦佩司徒大使的地方。
“大使先生,看来您对铸币税不大理解呀,我来仔细解释解释。”
胡振华哪里会知道,他说的铸币税,是几十年后提出的概念,而司徒理解的铸币税,是国王向铸币厂征收的税种,因为铸币厂在铸造贵金属货币时,会产生收益。
“我举例说明吧,全球有一百亿美元在流通,可以买一百亿斤铜,现在,贵国又发行了一亿美元,而市场上的铜还是一百亿斤。按照经济学原理,货币增加,而货物总量却不变,是不是要发生通货膨胀。因为美元在全球各地流通,米国等于是把通胀转移出去了,这超发的一亿美元,就是铸币税!”
司徒如遭雷击!我了个去,货币还能这么玩?
足足过了三分钟,他才回过神来,急切问道。
“那第二个好处那?”
老胡润了润喉咙,继续说道。
“第二个好处就更绝了。我举个简单的例子。米国在和倭国的贸易中,处于‘出超’状态(”出超”,是指在对外贸易中”出口货物的总值”少于”进口货物的总值”),那么怎么通过货币扭转这一不利局面那?”
司徒不自觉问道:“怎么扭转?”
“加息!贵国央行通过回收美元,减少全球的美元流动,那么,美元就会更值钱,原本10日元可以兑1美元,现在需要12日元才能兑1美元。”
剩下的话,老胡没往下说,因为他知道,司徒听懂了。
司徒揉了揉太阳穴,今天得到的信息量太大,必须好好消化消化。
“总统先生,我还有一个问题,为了解决一国的贸易‘出超’问题,就去加息,会不会伤害到对‘入超’国家的贸易?”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参考总贸易量是‘入超’还是‘出超’来决定。”
“原来如此!”
胡振华露出微笑:“大使先生,你以为这就完了吗?更绝的还在后面那。我们还以倭国举例,当12日元才能兑1美元时,其出口变得困难,有企业抗不住破产,这个时候,贵国央行再降息,首先受益的肯定是贵国企业,他们获得了贷款,可以收购那些破产企业,以极低的价格!”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王志几次查探,见两人相谈甚欢,均未进门打搅。
司徒大使突然起身,握住老胡的手:“受益匪浅!受益匪浅!”
胡振华哈哈大笑,说道:“其实,这些道理,贵国的金融专家也一定知道。我这算不算好为人师?”
司徒大使笑了笑。
国内的金融专家不可能理解的这么透彻,不然,对外政策就该调整了。
“如果总统先生有兴趣,我可以写封推荐信,哈福的金融学教授,您当之无愧!”
老胡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哈福的金融学教授,门槛这么低吗?
司徒大使的提议,老胡可不敢答应,肚子里就这么点货,很容易露怯。
“过奖了!”
一番寒暄后,两人重新落座。
司徒大使好像被打通了任督二脉,侃侃而谈:“推广货币,的确更为柔和,也更为隐秘。我们以美元为桥梁,可以加强沟通,继而了解对方,影响对方。总统先生,您的工业区方案十分高明。”
胡振华老脸一红,有些不好意思:“共赢,让我们共赢!”
远远地瞥见王志,胡振华才发觉已经快十点了,他连忙开口说道:“大使先生,我们先吃饭如何?”
“当浮一大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