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桂枝没在这事上多纠结,她有个儿子在部队当兵,肯定是想自家孩子出任务碰到这样紧急情况的时候有人伸出援手。
而且这个时代的人,特别是余桂枝那一辈,那可是实实在在经历过战争,对间谍、汉奸、特务之类的人那是深恶痛绝,要是换成她自已,她肯定不会袖手旁观。
“昨天那个军人给你的奖励,你自已好好收着,不要乱花钱,以后就不要再去黑市了。”田妈给田甜说着她和田爸的决定。
也是昨天那位姓周的同志私底下上门发奖励的时候,他们才知道事情有多凶险。
不过事情已经过去了,孩子也算立了功,做了好事,田爸田妈能怎么办?
只能揪着田甜耳朵让她以后做事考虑周全一点。
还好田甜也知道事情不能声张,发奖励的同志是以老大战友的名义上门探访的,除了他们老两口,就是老二和老三都不知道田甜干了什么事。
“好,年前我最后再去一次,以后不去了。”田甜爽快的答应。
部队的同志果然够耿直,半个月不到的时间,就把奖励给她申请下来。
钱还不少,整整三千块钱。
虽然这三千块钱相对较那十大箱子来说不值一提,但是这个时候,能申请到三千块钱的奖金,相当的不容易。
而且除了三千块现金奖励外,田甜还收到一张奖状,虽然签发奖状的领导她没听过,但是想也知道不简单,这张奖状不说成为她的护身符,至少能给她增加一点底气。
至于说最后一次去黑市,倒不是以后都不去黑市,而是短时间里田甜不准备到黑市交易。
哪怕没有这三千块钱的奖励,田甜也准备在年底干一票大的后收手几年。
虽说她和黑市交易的时候做了伪装,但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道理,田甜可不想被拉去教育。
而且说实话,在黑市赚的钱,哪怕赚再多,短时间也没法正大光明的使用,也不是说不能用,至少不能随意大量的用。
在黑市赚到的钱,更多的是一种底气,一种保障。
哪怕知道不能光明正大的使用,但是知道手里有钱,心里不会慌。
就跟老百姓囤粮,心里不慌一样的道理,哪怕囤的这个粮食可能永远用不到,但是知道有这么一个退路,心里状态是不一样的。
离过年还有半个多月的时间,田甜准备一次性卖两千块钱的货,加上奖励得来的三千块钱,她就有五千块钱啦。
五千块钱的存款,在七十年代,何止是底气,可以称得上豪气了,在大环境没有好转前,真的没必要频繁来往黑市冒险赚钱。
现在离过年还有大半个月的时间,和黑市交易的事情不着急。
一下子交易这么大金额的量,也要和黑市的人提前说好,让他们提前备款。
这个简单,田甜抽空到镇上找黑市的人交代一声就可以。
年底,黑市对物资的需求极大,哪怕红星公社只是一个小公社,田甜两千块钱的物资在黑市也不是很打眼。
黑市黑哥还以为隐藏的“大佬”咸鱼翻身要有大动作,拍着胸脯和田甜保证来多少他收多少。
和黑市的人商定好交易时间,接下来就是田甜备货的时间。
田甜的“日进斗金”能力每天得到的金子能够转化为3860签到币,最近账上囤了不少签到币,备两千块钱的货完全不是问题。
在签到商城买的东西能够存到签到仓库里面,田甜直接买了一千斤猪肉,按照九毛钱一斤算,能换到九百块钱。
除了猪肉外,田甜还备了麦乳精,白糖,富强粉,大米,这些东西,过年的时候最好卖,特别是麦乳精,用来走亲访友,那可是备有面子的事。
田甜在家挑挑拣拣两天,才将两千块钱的货备齐。
这次交易的东西虽然多,但是田甜和黑市的人交易的次数不少,大家也不搞那些虚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愉快的完成了这次交易。
田甜将得到的一千六百块钱放进空间,隐入林子,调转方向换了出门时的穿戴,转了一大圈,再次进镇子。
至于说两千块钱的货只收到一千六百块钱,这倒不是说黑哥没有信守承诺没有给足货款,而是田甜要求的。
剩下四百块钱,换成了同等价值的票据,除了田甜心心念念的用来买手表和自行车的自行车票和工业票外,剩下的全是这个时候紧俏的票据,布票,烟票、酒票、煤票,盐票、煤油票等。
至于粮票、肉票、糖票,田甜坐拥签到商城,猪肉吃不完,富强粉有的是,糖多的田甜快长虫牙了,根本就不用额外交换这几种票据。
将钱和票据放进签到仓库,加上前几个月攒的钱,签到仓库里面整整齐齐码了五大叠钱。
七十年代没有百元面值的钞票,十块钱的大团结就是这个时候最大面值的钞票,一千块钱,可不就得厚厚一叠。
田甜就跟守财奴一样,美滋滋的用意识看着五大叠钞票,打定主意,不管怎样,这五千块钱怎么也不能动,就怕将钱拆撒了,这五千块钱就会像流水一样花没了。
除了这五千块钱,田甜还有将近四百块钱余钱,这四百块钱用来平时花用,买些小东西,那是绝对够的。
手中有钱,又有票,田甜自然没什么顾忌,都没来的及到她二哥三哥家歇个脚,背着背篓直奔供销社。
有钱有票的日子真好啊,田甜豪横的在供销社买成衣,给自已糊了两套衣服裤子、呢大衣之外,还给她爸妈各买了两身衣服裤子。
二哥三哥家,田甜也没落下,女的统一买毛线围巾,男的统一买解放鞋。
之前她被驴踢受伤昏迷的时候,两个哥哥忙上跑下的忙活,之前是没合适的借口,现在她是有投稿收入的人,花点钱给家里人买礼物很正常。
田家大人有礼物可拿,小孩子自然也不例外。
田甜三哥去年年底才结的婚,孩子还在肚子里,自然不用准备。
剩下的就是田甜二哥家的四个孩子,两个大的是双胞胎男孩,八岁,读一年级,正是猫嫌狗厌的年龄,田甜给他们买了几盒鞭炮,让他们尽情炸牛粪。
二哥家两个小的,也是双胞胎,两个小侄女现在还只能吃奶,田甜就准备了一根大猪蹄和几条巴掌大的鲫鱼,煮汤给二嫂喝,也算是给两个小侄女加餐。
除了二哥、三哥,田甜也没忘了在外地的大哥一家,早就邮寄她在秘密基地做的香肠腊肉,让他们在过年的时候能吃到家乡特色美食。
田甜在供销社大采购一番后还不满足,背着背篓转战黑市。
马上要过年了,上面的领导也很体贴的睁只眼闭只眼,甚至有的领导干部伪装一番后到黑市买东西,田甜这个时候逛黑市,一点都不突兀。
田甜又在黑市买了不少不要票的东西,过年嘛,不屯点东西都不叫过年了,又逛了大概一个小时,大背篓实在装不下了,她才意犹未尽的离开。
背篓里这么多东西,田甜也不想到二哥家去了,二嫂亲妈还在,田甜不稀的看她那滴溜溜直转的眼睛,背着背篓在公社路口坐上了向阳大队专属驴车。
过年备年货的时节,各个生产大队都有自已的专属班车。
呃,虽然是驴车、牛车、骡车,远没有后世小轿车洋气,但是大家超满足,特别是当家主妇,年底这一阵几乎天天坐专车到镇上采购物资。
摇摇晃晃一个小时,田甜和一众大妈总算在天黑前回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