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悟性逆天,从婴儿开始
四合院:悟性逆天,从婴儿开始
当前位置:首页 > 同人 > 四合院:悟性逆天,从婴儿开始 > 第1章 既陌生又新奇

第1章 既陌生又新奇

加入书架
书名:
四合院:悟性逆天,从婴儿开始
作者:
达鸭达
本章字数:
9188
更新时间:
2025-01-20

北京城。

1952年,严冬季节。

凛冽的北风像刀割般不停地刮过街头巷尾。

夜幕降临,几颗沾满霜花的星星在天空中闪耀,透出阵阵寒光。

幽蓝色的天际显得分外寒冷。

冷峻的北风呼啸而过,树枝随风摇曳,仿佛被无形的手拉动,发出阵阵凄厉的呜咽。

南锣鼓巷的一处胡同里,王主任小心翼翼地抱着一个小婴儿,边走边寻找收养人家。

最后来到九十五号四合院门口。

他低声对怀中的孩子说:“小家伙,这是我们最后一个选择了。

要是这儿也找不到人愿意收养你,我只能将你送到孤儿院了。”

此时正值1952年,由于企业停产和商业活动减少,许多人失业且经济拮据,尤其是那些小型手工业者,再加上许多农村地区的难民涌进北京城,救济站与孤儿院早已不堪重负。

看着小婴儿那双水汪汪的眼睛,王主任心中充满了柔软。

“多么可爱的孩子啊!别担心,我会帮你寻找你的亲生父母。”

婴儿眨了眨眼,仿佛真的听懂了一般。

王主任惊讶笑道:“小家伙,你是不是真能明白我的话?”

婴儿再次眨了眨眼。

王主任自嘲地说,“哎呀,一定是太疲倦产生的幻觉吧?”

这名婴儿名叫沈维,前世他是一个孤苦无依的孤儿。

清明节那天,给父母扫墓后祈愿希望能找到一个温柔、知性的伴侣。

突然之间坟头冒出白色烟雾,随后一片迷雾围绕着他腾空升起,瞬间变成了一个婴孩出现在附近警察局门口。

两个警察发现后便将他送往街道办事处。

然而,办事处已挤满了人,于是善良的王主任每天带着他在大街上为他寻找新家。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转变,沈维无奈地暗骂着自已那个不太靠谱的父母——为什么要把他送到这里呢?

看着四周破旧却又富有岁月痕迹的建筑,感受北风吹打肌肤带来的刺痛感,他不由得咒骂着这糟糕的情况。

当王主任感觉到沈维的身体颤抖时赶紧用棉被紧紧裹住他,并安慰道,“放心,这里的王大爷是一位远近闻名的好心人;他的妻子不能生育,正期待收养一个孩子来弥补家庭遗憾。”

沈维心头一震:王大爷、钢铁厂钳工……不会是那位传说中刻薄的老人家吧?

已经穿过了时光隧道来到了这古老而简陋的年代尚嫌不够不幸么?

倘若再遭遇这位所谓的四合院老住户,他前世父母真的是过分了!但似乎老天根本不理会这些抱怨的声音...

走进大门前,他们遇见了一个穿着黑棉袄、戴着黑框眼镜的男子。

那男子见到他们便笑着打招呼:“哟,王主任,在这种大冷天您怎么还会出门?”

王主任:“老阎啊,我来找你们胡同里商量点事情。

你帮我通知一下大家伙吧!”

“好嘞,我这就去!”

阎埠贵转身进屋:“阎解成,起来呗,去叫大伙儿过来。

王主任来了,说要开个会。”

阎解成极不情愿地从床上爬起来嘟囔道:“这么冷的天开什么会?

要冻坏了咱们啊?”

杨瑞华在一旁说道:“老阎,眼看就要过年了,不会出啥事吧?”

阎埠贵回应说:“看王主任抱着个小婴儿来的,应该是与那孩子有关的事儿吧。”

王主任带着孩子走到院子**的时候,发现秦淮茹正背着一根木杆在那儿洗衣服。

秦淮茹见到来人先是一愣:“王主任,您这是...”

王主任笑着说:“秦淮茹,你这人就是太勤快。

看看把你照顾得多细心!”

秦淮茹抿着嘴笑了笑:“主任可别夸我,我会不好意思的。”

“没事儿,咱这院儿的人都说你最贤惠了。”

两人聊了一会后,王主任便朝易中海的屋子走去。

沈维一见此场景便确认了这个地方的确是南锣鼓巷95号院。

王主任肯定觉得孤身一人的易中海适合养这个孤儿。

不过沈维知道,对于吝啬的钱不愿多掏一分、一心只图自已利益的易中海来说绝不愿意白白付出收养他人子女的。

此时传来一个声音:“易老头!秀菊呢?

都得走一圈了吗?”

孙秀菊穿着蓝花白布棉袄打开门,热情地说,“王主任,来家里坐吧,暖和下!”

王主任怀揣着孩子走进屋。

“秀菊,你看这小家伙。”

孙秀菊低下头看了看王主任手里的婴儿,瞬间被这个孩子可爱的模样所吸引,一双大眼又**的小脸蛋。

“王主任,这位小孩……”

王主任叹气:“这个宝宝不知为何出现在警察局门口。

由两位民警送至居委会。

现在救助站和**因为接收太多返乡人员的弃婴已经满了,我想找个可靠的好心人家给孩子安定的将来。

这是一个男婴呀,你家正好没有儿女,把他抚养长大之后岂不是亲儿子一样?”

秀菊的目光一直停留在这个可爱的宝宝身上,她动了恻隐之心。

“这娃儿真招人喜欢,怎么会有爸妈舍得抛弃这样优秀的孩子。”

孙秀菊多年未有孕,时常渴望能够收养一名儿童,可是一想到如果依靠贾东旭或秦淮茹来安度晚年就觉得不太踏实,因为关系远比不上与丈夫的关系亲近。

她明白易中海指望别人赡养她是不现实的想法。

若真的收养面前这个孩子,则将拥有一条可靠的出路,毕竟他会把她视为母亲,而不仅仅是一位房东太太。

孙秀菊眼中满是泪意:"主任啊,我想收养他。

但这事儿我一个人决定不了,还得等我家老公回来再说。

"

沈维的目光微微一闪,心想,叁反和伍返发生在1952年,也就是说,现在应该是1952年的四合院生活。

贾东旭还在人世,秦淮茹刚刚嫁入四合院。

何大清与那位寡妇私奔了,而易中海还没成为八级钳工。

“王主任!”

有人叫道。

正说话间,易中海裹着棉袄走进了屋子。

一位老太太开心地抱着一个小婴儿给易中海看:“老易,快看看!这是王主任给我们送来的小宝贝呢。

还是个小小婴儿什么都不记得,我们要是不说,跟自已生的一样没差别。

您瞧这模样多俊啊。”

易中海脸上顿时僵硬起来:“什么儿子?

哪儿来的儿子?”

王主任连忙解释:“老易,是这样的。

这孩子被放在派出所门口。

我觉得你和你太太一直没孩子,所以正好带回来养,跟自已的亲骨肉一样。”

易中海脸色极差,他真不想去给别人养孩子,以后万一孩子父母找来,不是白搭了吗?

然而,不能直接拒绝王主任,只得沉思一会儿回答:“王主任,咱们四合院里有位名叫罗惠真的寡妇带着两个闺女,家里也需要个男人照顾。

身为院子的老人,我认为不如请大家共同商量下,看看谁更合适收养这孩子。”

一大妈心急火燎地喊:“老易!”

易中海严厉地打断她:“你先别说话!”

王主任从易中海的表情读懂了他的心思,明白易中海可能另有考虑,并不勉强,抱起孩子站起来:“好吧,那就听听大家的意思吧!”

一大妈一脸失落地看着王主任离开,着急地说:“老易,你看那娃多么好。”

易中海警告似的看了看老太太,低声说:“咱这养老已经够麻烦的了,你要是个年轻人还能怎样呢。

不但吃喝拉撒都要管,等他长大了还不孝顺,那不等于白折腾?

这事儿你先别多嘴!”

这位大妈红着眼圈,但她知道自已没有工作,靠易中海供养,只能无奈忍下来。

不久,四合院里所有人家聚集在院子里,只有聋老太太没到,总共二十多家、一百多号人。

透过襁褓的缝隙,沈维隐约看见几个熟悉的身影:五大三粗像中年男子的傻柱,还有长着瓜子脸总是抖腿的许大茂,除此之外,还有从未在剧中有过出场的一对漂亮的双胞胎。

这对双胞胎营养不良,身体非常瘦弱,但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十分动人。

旁边还有一位美丽的年轻寡妇。

虽然她的面容有些模糊,仍能看出年轻时一定是一位非常出众的女子。

王主任说道:“这个小孩的情况我已经基本说明清楚了,大家看看谁能收养这个孩子?

救济站和孤儿院现在满员,今年冬天格外冷。

如果放到孤儿院,孩子可能得不到充分照料就夭折。

希望能发扬互帮互助的精神。”

刘海中在一旁开玩笑地说:“老易,你是想要儿子不?

要的话你现在就抱回家去呗!”

王主任也笑着说:“这事还得大家一起决定比较好,毕竟这不是小事,大家的意见很重要。”

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王主任怀里的小宝宝上,仿佛在思考未来的可能性。

阎埠贵笑着对老易说:“是啊,老易,说不定这是天降宝贝给你呢!”

易中海脸上表情凝重:“我是院里一大爷,我来收养不合适。

不如这样吧,刘惠真大姐,你家里有两个女儿,而丈夫又不在了,独自撑起整个家确实很难。”

提到名字,众人的目光纷纷转向刘惠真。

刘惠真的丈夫在建国前因为轧钢厂事故去世,留给她和即将出生的双胞胎仅有一点点抚恤金。

她咬着牙生下了两个孩子,大女儿名叫沈幼楚,小女儿名叫沈幼甜。

幸亏刘惠真的户口在农村,两孩子也有了农村户口,家里有些自留地,生活才勉强能过得去。

娘家每年也会送些粮食过来,维持三人的生计。

不过从今年开始由于一些政策调整,她的手工活难以找到工作,家庭生计愈发艰难。

无奈之下只能依靠卖掉家中物品度日,到最后连粥和豆渣都要省着吃。

听到易中海的话,许富贵媳妇低声对许富贵说:“这本应是老易自已的事情,他不愿意,就应该直接跟王主任说,为什么非要为难西跨院的刘惠真呢?

人家已经够可怜了。”

许富贵则明白更深一层原因,“你不知道吗?

老易是街道办出了名的老好人。

他是希望给王主任解决问题,顺便也能在王主任面前留个好人印象,咱院子里除了刘寡妇还能有谁任凭他指使呀!”

两人正低声细语间,刘惠真看着怀中的两个小女孩心想:若是自已离世,这姊妹俩谁会照顾她们,将来结婚时娘家有个弟弟会不会好些,尽管已经是新时代了,旧社会的思想观念依旧根深蒂固。

思来想去,心软的刘惠真站了起来问道,“我可以看看孩子吗?”

王主任递给孩子,“可以可以,你看看吧。”

刘惠真抱过婴儿,小心掀开包裹孩子的襁褓,见到那双清澈的眼睛心一下变得柔和起来。

“楚楚,甜甜,你们来看。”

姐妹俩凑近一看便异口同声:“弟弟真可爱!”

经过一番内心挣扎后,刘惠真毅然决定。

“王主任,这个孩子,我收养吧!”

王主任有些不敢相信,“刘大姐,你真的愿意吗?”

“只要还有口吃的,绝对不会让他挨饿的。”

刘惠真斩钉截铁道。

王主任笑容满面,连声称赞:"好,好,好!感谢惠真如此热心肠。

惠真啊,你放心吧,我们已经让孩子在医务室做了全面检查,他的身体状况一切正常,并没有任何遗传性疾病。”

众人闻言纷纷鼓掌。

刘惠真抱着孩子显得十分欣慰。

易中海也站出来表示:"刘惠真展现了非常高尚的情怀,愿意收养这个孩子,真是为大家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日后大家在院里一定要多照顾和支持她!”

接着他话音刚落,院子里再次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此时的易中海,神情颇为自豪。

躺在床上的沈维轻轻叹了口气。

这位刚刚有了新妈妈和两个小**姐的孩子,在这样一个陌生环境中感到迷茫与不安。

天崩开局?

刘惠真怀抱沈维及她的两个女儿回到了西跨院。

沈维发现这处宅子不错,位于许大茂家旁边通过垂帘门进入的西翼区域,三间屋子都是他们家自已的。

整个院子宽敞清静,没有其他邻居,这一点让沈维大为满意。

只是当进了屋子后见到破旧简陋的家具以及那几层单薄得可怜的被褥时,心情再度低沉下来。

这么艰难的家庭条件能支撑他长大吗?

不会是自已成了穿越后饿死的新兵吧?

没过多久,一股强烈的情绪袭来,使沈维控制不住内心情感而大声哭泣起来,声音异常洪亮。

一旁的沈幼甜和沈幼楚听到弟弟的大哭声变得心急如焚,不断呼喊着:“妈妈,弟弟哭了,快来看呀!”

见此情景,刘惠真急忙赶来查看包内的沈维,说道:"没事的,该换尿布啦。

"所幸之前保存下来的干净尿布现在可以用上了。

经过一系列操作之后,虽然换上了新尿布,又多盖了一条被子以保暖,但沈维仍在继续啼哭。

“这可能是肚子饿了”

,刘惠真焦急地想到并决定去购买所需用品。

"你们在这看着弟弟哦,我去一下外面!"她匆匆交代道。

“知道了妈妈!”

沈幼楚和沈幼甜齐声应答,她们趴在炕上注视着母亲离开。

这时,勇敢点的沈幼甜低头快速亲吻了弟弟的脸蛋。

这是沈维第一次被人亲脸,感觉既陌生又新奇。

随后姐妹俩一个接一个轮流轻柔地亲吻起小婴儿来。

很快,在双胞胎姐姐们的轻吻之下,渐渐困倦的沈维闭上了眼睛,进入了甜甜梦乡。

【恭喜宿主:启动个人成长系统】

【完成相应任务即可获得丰厚奖励!】

系统显示:

【婴儿期目标:学会翻身共计一千次】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