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上三竿,李观一在李家吃过早饭之后,本打算返回道观的。
老头子刚走的第二天,他就夜不归宿,嗯,问题不大,反正观中也没什么可偷的。
不过现在为什么会在这里呢?看着前方天府书院的大门,李观一陷入了沉思。
是了,因为一句“来都来了,顺路看看”。
李家兄妹二人皆是儒修,暂时在天府书院中念书。
昨日那位程姓老先生邀请他有空来书院走走,所以这两兄妹便是带着他来书院“顺道”看看。
顺道个鬼啊,隔了大半座锦官城,完全南辕北辙好吗?
不过李观一对于各家修士确实好奇,尽管在他当下的境界,不过是修行的基础阶段,修行之路尚未分化出本质性的区别来,无非都是锤炼精气神而已。
最低也得开窍后期才会有所区别,神藏境各有侧重的特点才会明显,蕴道之境,方成气象,各自分明。
这个阶段的争斗,一来自是看已身精气神的锤炼与积累,通俗而言,就是面板数值。
再有便是看各自对于已身力量的调动与运用,这是技。
玩儿玄乎的那一套,需得等到境界高了再说,当下李观一还差得远。
天府书院,作为整个剑南道最负盛名的书院,位于锦官城之东的郊区,占地广大,气象恢宏。
站在大门前,李观一可以感受到这里汇聚起来的异样气息,这便是汇聚的“运”?
书院虽然百家皆传,到底是以儒家学问为主,这里的读书人儒生占据近九成之多。
儒家的道,与朝堂的联系最是紧密,受大肆推崇,隐隐造就了在普通人心中独特的地位,唯有读书高。
除此之外,便是兵家、法家、纵横家等,墨家也在此列,六部之中的工部便多墨家子弟。
道家虽然并无衰落之相,却与朝堂之间关系较浅,钦天监与国师这些,虽然多有道门中人,可也多属于半游离在朝堂权力架构之外的存在。
根据李观一翻看野史得来的毫无根据的揣测,说儒家的传承源头,来自于神话时代的天庭之主,昊天上帝。
只是神话时代早已是不可考证的缥缈传说,仙神与长生是否真的存在过都存疑,现在更广为人知的,是开创并将这一脉发扬光大的至圣先师。
李观一跟着兄妹二人混在一众书院学子之中,进入书院内,又被带着前去拜访了那位说为他借阅藏书作保的程师。
在那之后,李观一便是逛书院,前往藏书楼。
“青君姑娘,你不需要去上课的吗?”
看着给自已充当向导引路,领着他在书院之中闲逛的李青君,李观一心中疑惑,不由问道。
李青君转头望来,眼眸眨了眨,道:“我与先生请过假了啊,先生知我身体虚弱,请假不过常事而已。”
“哦,明白了,你的意思是说,你经常逃学旷课,已经是惯犯了。”李观一点了点头。
“......”
“你就不担心被你先生撞见你旷课在这里闲逛?”
“不会,程师脾气很好的,从不会骂人。”李青君摇了摇头,道。
“程师?”
李观一无语,敢情那位程焘老爷子就是给你准假的先生啊。
“看得出来,程师很喜欢你的诗,他甚至想把你招进书院来。”李青君笑着开口说道。
“那就算了,我只是喜欢看闲书,却并不喜欢学习,更不喜欢钻研学问,没这个天赋。”
“观一大哥说笑了,以你的才学,走儒修的道路也不会有半点问题。”
“诗词不过小道尔,文人墨客娱乐炫技之用,难承大道。”
李观一知道这有才学的评价从何而来,可也如他所说,文以载道,诗词,于儒家大道而言,算得上细枝末节了。
尤其是,抄诗并不能养出浩然气来,没有什么才气灌顶之说。
不然李观一也无法拒绝去走那欺世盗名的捷径吧,哪怕哪是并不契合他的路。
捷径,就是捷径,捷径当前,坚持绕道,这样的高尚品德李观一自认是不具备的。
可现在,那条捷径不存在,他也就无需为此纠结了。
而且,真要说的话,其实李观一更想要去当一个剑修,啥事都一剑了之,多省事。
“对了,书院先生讲课,可以去旁听吗?”李观一问道。
他看见有教习音律的课堂,李观一想学琴,自学难度有点高,主要是学习资料太难找,不比他原来的世界,随随便便就能找来一堆各种各样的教程。
“自是可以的,大多数先生并不会介意旁听,只要遵守课堂秩序即可,不过也有少数脾气古怪的先生就是了。”李青君答道。
李观一闻言,点了点头,这书院的风气,让他想起了大学的时光。
那个时候,他也偶尔逃选修课来着。
李观一的目的地是藏书楼,程老爷子没有吹牛逼皮,天府书院的藏书之丰,西南之地少有可相提并论者。
阁楼恢宏典雅,分九层,墨香萦绕,好地方。
不过站在阁楼前,李观一的目光却是直直盯着矗立在不远处的一座石碑,眼底闪过异色,让他神情有瞬间的古怪。
石碑约莫丈许高,方方正正,朴实无华,唯独刻着些许字迹,气势雄浑,李观一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字里行间流淌的“意”。
更重要的是,这上面所书内容,他太熟悉了,这一刻,他竟有种时空错乱感。
同时,心中的一个疑惑再次涌上心头,明明是另一个世界,为何有这么多熟悉的事物存在。
这个世界,与自已原来的世界,有没有关系?是怎样的关系?
李观一细微的神情变化并,没有逃过身旁那最是心思玲珑之人的眼睛。
不过对此,李青君并不意外,这几句气魄惊天的话语,初见之时少有不为其震撼的。
尤其是,这还是一门绝学,一门任天下之人去学,却少有人真正有资格碰触的绝学,四绝剑。
“这是中古时期的绝圣所留,虽然天府书院里的这一块石碑只是摹本,并非真迹,但也确实临摹下了几分真意在其中,蕴含着绝圣所留的四绝剑道意传承。”李青君开口与李观一讲解着。
“这位绝圣叫什么名字?可是姓张?”李观一问道。
“这却是不知道了,中古时期距今已太过久远,那个诸圣并起的时代,我等也只能于史册中得见只言片语,绝圣的真名,青君才疏学浅,未曾听闻。”
“诸圣并起?青君姑娘,能否与我说说这诸圣是何许人也?”
李青君掰着手指头,念出了一个个名号:“心圣,理圣,绝圣,道圣,禅圣.......”
李观一听着,着实觉得古怪,好几个名号以及他们做的事,说的话,都让他想到自已那个世界历史课本上看见过的某个人,心外无物,我心即宇宙;存天理,灭人欲;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还有眼前这大名鼎鼎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大气磅礴的四立之言,他可太熟悉了,初见之时,李观一还以为自已记忆错乱了,眼前来过天府学院,在此人前显圣过。
正常来说,这不该是他这个穿越者哪天心血来潮念出来震惊天下的吗?
可他确确实实是第一次来天府书院,所以李观一有一瞬间在怀疑是不是遇到了老乡。
之后李青君的介绍让他明白,自已误会了,这位不是抄袭者,人家是原作者。
果然,自已得多看书才行,不然指不定哪天就会翻车,不得不防。
这中古时代的诸圣,有必要深入了解一二。
同时李观一很好奇,所谓的圣,到底对应的是怎样的境界。
他可不会认为,带圣字的称号会那般简简单单。
李观一目光不由多看了着石碑上的字迹一眼,随即却是愣在了原地,眼中有些诧异,他似乎,看见了那所谓的四绝剑道意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