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重生五二,我将门之后
四合院:重生五二,我将门之后
当前位置:首页 > 同人 > 四合院:重生五二,我将门之后 > 第26章 食物的香味和悠扬的广播声响彻四合院

第26章 食物的香味和悠扬的广播声响彻四合院

加入书架
书名:
四合院:重生五二,我将门之后
作者:
横财三千万
本章字数:
6288
更新时间:
2025-01-07

随后他顺道去了供销社购买了一个结实细致的小鱼网,并期待自已今天能不能成功捕获泥鳅。

来到什刹海附近,这里大概是到了冬天的节假日时期,孩子们三五成群地在这里溜冰玩耍。

一些成年人则砸碎冰面,设法垂钓。

今年冬天,在这座四九城里大部分的居民仍需面临食物短缺的问题,罗晓卿的家算是过得不错的少数几户人家之一。

有些老人骨瘦如柴,扛着破旧的钓竿来碰碰运气;

如果能抓上一条小鱼,则可以成为一家人一餐温饱之源。

也有一些较为富裕的家庭带着完备的垂钓用具在此安营扎寨一整日。

罗晓卿最初也需要找一个最佳位置,现在由于拥有灵泉水,他就选择了一个较为合适的位置凿出一片空间。

先铺好了渔网之后,利用其作为掩护将灵泉水洒入,浸润网子然后慢慢放下来等待收获。

旁边的观众被这一不寻常的做法吸引了注意力,纷纷提出疑义:

"小伙子,你的方法可以抓到鱼吗?"

罗晓卿微笑着回答:"这是头一次想试验看看能否走运一下."

这时,有人认出了刚刚走过来的阎富桂,并请他帮忙指点:"老阎来了,您经验丰富快来帮大家选个合适的钓鱼点位。

"

"没错老阎,请多加指导,如果我们钓到了鱼一定分给您两条。”

由于阎富桂经常在此处钓鱼来补贴生计,并掌握了一流的技术和丰富的实战经验,在听到请求后他笑嘻嘻地建议道:“要选择一个阳光照得亮堂的好地方才行。

鱼类过冬也会偏好光照充足的区域;

像那边看起来就是不错的一块地方,

但你看那位年轻的先生选择的地方是树下的阴影区,这样可能不太合适啊。

"

说着他还不时瞄两眼罗晓卿的情况。

如果这次他又没空手而归,反而更让罗晓卿难堪,那就太让人高兴了。

对此罗晓卿并没有放在心上。

他继续专注于把玩手中钓具与灵泉水,开始尝试着进行垂钓。

而沈幼恬好奇地问:"你不给钩上挂鱼饵怎么能捉到鱼啊?"

他笑着解释说:"我就学学我的祖宗,愿者自来。

"

罗晓卿正与人交谈之际,鱼钩微微一动,一条重达三十斤的大鲤鱼竟然被他顺利拖上了岸!周围的人立刻惊呼不已:“哟,这么大的鱼,简直堪称鱼王啊!”

阎富桂嫉妒得扭曲了表情,手一挥,又让另一条鱼把鱼饵吃了个精光。

阎富桂心中酸楚难耐,暗想是否跟错了易忠嗨。

“哎呀,小伙子,你总算来了!自上次钓完鱼之后,我已经在这儿等了十几天。

可真是千呼万唤不见你!”

罗晓卿回头看了一眼曾经买他鱼的老大爷。

罗晓卿回答说:“之前忙家里过年的事儿,老大爷,您还需要鱼吗?”

“要,要,当然要!上次那鱼拿回去我就在朋友面前显摆,可是他们不信是我自已钓的,这阵子我又没能钓上来鱼,朋友们得意得很,今天你务必再给我钓上几条大鱼,回去我让他们瞧瞧!”

罗晓卿望着大爷童心未泯的模样,无奈一笑:“好的。”

“小兄弟,我姓叶,你是哪位?以后我还想要鱼的话该找谁呢?”

实际上这老大爷每次见到罗晓卿都会觉得眼熟,总觉得在哪里见过,但他始终猜不出像哪位。

他想着多见几次,没准儿能想起谁。

“我姓罗,只是今后我要工作了,未必常来打鱼。

我们可以约定好,每个月逢十的日子来这里会面,如何?”

“成!每月的第十天,咱俩准时赴约不见不散。

不过我还不到六十岁,不必喊大爷,叫我老哥就好。”

罗晓卿答道:“好的,老大哥!”

就这样,罗晓卿和这个老人成了忘年交!

在有灵泉水的加成下,罗晓卿一口气钓上来足有四百多斤的鱼。

留下三四条小的,还有网中小泥鳅。

其他全部卖出后,赚了足足一百二十元。

看到这一幕,阎富桂也没心情再冷笑,谄媚地凑了过来问:“晓卿,你怎么能够钓这么多鱼呢?有什么技巧吗?不如交流一下经验吧,可以互相学习呀。”

罗晓卿却淡淡地说:“不行!三大爷,不论何时何地,那些朝三暮四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

阎富桂气得脸色发黑,掉头就走。

他虽然身为老师,但此刻竟被一个小孩子给训斥了。

然而看着罗晓卿的大收获,他又不禁流露出羡慕的表情。

才半天时间,罗晓卿便挣到一百多块,比易忠嗨一个月的工资还高呢。

从今以后,罗晓卿不仅有了份工作,还能钓鱼打猎,罗家的好日子就在眼前。

阎富桂不由得叹气,“秦淮如费尽心机太聪明,反而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真可惜啊。”

回去的路上,罗晓卿发现沈幼恬的鞋子湿透了,他又带着沈幼恬去买了一双棉皮鞋和新袜子。

“坐着,我给你换。”

他说。

沈幼恬红着脸 ** :“我不用穿那么贵的鞋,回去晒一晒就干了。”

罗晓卿根本不听解释,直接拉着她在供销社凳子坐下,抓住她的脚,给她换上了新的鞋袜。

罗晓卿注视着她的小脚,只觉得轻盈白皙如玉石一般,整齐圆润的指甲宛如一颗颗剔透珍珠般美丽夺目。

罗晓卿忍不住掐了两把,让沈幼恬的脸蛋变得通红,她却不敢出声。

给她换上了干净的鞋袜后,沈幼恬像个小鸵鸟般缩在多多和乖乖旁边。

回到家,罗晓卿将鱼交给罗惠真。

晚上,罗惠真做了一桌子菜:红烧肉、清蒸鱼、麻辣豆腐和炸泥鳅。

罗晓卿打开收音机,全家边听广播边温馨地吃着晚饭。

“来,今天为晓卿找到了工作,干杯!”

食物的香味和悠扬的广播声响彻四合院。

前院的阎富桂闻到这鱼香,看着自已桶里只有三条巴掌大的小鲫鱼,心情沉重,躺在床上吃不下饭。

中院的贾张氏不断埋怨:“他一大爷,你也该管一管啊!这罗家每天都吃这么好,也不济助济助我家?我那孙子正长身体呢,饿得哇哇哭。”

贾冬熙一脸阴沉地看着家里的窝窝头,从未感觉这些平常的食物此刻如此难以咽下。

易忠嗨叹息道:“贾婆婆,您先耐心等一等,大家都工作以后,我建议召开个全院大会,听听大家的意见。”

眼下正值正月,若真去募捐,无异于上门讨债,连他自已这位老大爷也会被背后议论纷纷。

秦淮如躺在床上,看着孩子吃不饱,奶水不足,急得掉眼泪:“冬熙,奶不够吃了怎么办?”

贾冬熙不耐烦地说:“我怎么知道,你怎么那么麻烦!”

贾张氏插话:“鲫鱼汤最好下奶,刚才见罗晓卿提着几条小鲫鱼。”

秦淮如说:“那你去找晓卿借两条吧。”

贾冬熙却不耐烦地回答:“淮如,你找她去好了。”

气急攻心的秦淮如实在不想离开正在坐月子的身体去要那两条鱼——万一落下了病根可是终身的事儿。

于是,他们只能闷着头继续喝粥,吃窝窝头。

隔壁家刘嗨忠闻着罗家饭菜的香气,愤怒地质问:“罗晓卿这是显摆什么嘛?天天有大鱼大肉,让我们还怎么活啊!”

对于这一切琐碎的事情,罗晓卿根本不感兴趣,吃过晚饭后直接上床睡觉了。

第二天早上,罗惠真早早在准备早饭,沈幼恬用搪瓷缸装着热水烫好列宁装。

罗晓卿准备骑车上班时,街坊邻居们都纷纷赞叹并羡慕不已:

“当年罗家收养晓卿真是捡到宝了。”

“要是知道这样,我们也早该收养一个。”

而在南锣鼓巷派出所,年前办完入职手续的白玲今日开始正式上班。

进办公室时,所长老张迎上去:

“各位,我们这儿新来一位同事,这是白玲,从莫斯科留学回来的。

欢迎你们多帮助她。

白玲,你去那个窗边的位置坐着吧!”

白玲望向那个靠着窗户的小角落,“那个位置有人吗?”

张所长强调:“这可是位极为重要的同志的专座!”

白玲只能勉为其难地选择角落落座,目光却时不时地瞥向靠窗的位置,心里十分不满。

她本是留苏高材生,在执行任务时立下汗马功劳,凭什么她就不能坐在那?

正在这时,孙连成队长主动介绍自已:"白玲同志,你好!我叫孙连成,是咱们派出所的新任队长。

"

白玲礼貌回应道:"您好,孙队长,这个特别位置属于哪位同事呢?"

孙连成解释说:“是一位新同事,虽然我和他素未谋面,但他今天会加入咱们派出所。”

听到这儿,白玲心想究竟什么样的人还未正式加入就受到了这样的优待,难道他的背景竟比我还显赫?

虽然心里颇不自在,但白玲没有流露出来。

她默默地在心里告诉自已,必须在工作中用实力证明,她绝对有资格坐上那个位置。

白玲凝视着外面一闪而过的一丝熟悉身影,“真是奇怪了,好像又是罗晓卿……”

她嘀咕着说道。

随后,张所长领着另一位新人——罗晓卿,向所有工作人员宣布:“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最近帮助我们烈士家属顺利采购物资的功臣,罗晓卿同志。”

“今后罗晓卿将成为南锣鼓巷派出所的重要成员——采购员。”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