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凤凰说水浒
白马凤凰说水浒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白马凤凰说水浒 > 第54章 是是非非话招安

第54章 是是非非话招安

加入书架
书名:
白马凤凰说水浒
作者:
白马凤凰
本章字数:
3562
更新时间:
2025-04-25

第七十一回,梁山头领排定座次,相安无事。重阳节近,宋江大办菊花会,众头领大吹大擂,觥筹交错,开怀畅饮。宋江大醉,宋江一醉就要写诗吟词。宋江作满江红一词,让乐和唱词,道是:“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宋江浔阳楼题反诗,表明自己要效仿黄巢造反,造反之心昭然若揭。上了梁山,坐了梁山第一把交椅,成了梁山集团的领袖,如果宋江把这种造反心理坚持到底,他在历史上的口碑就不会像后来那样差,道理很简单:成王败寇!李世民抢了大哥李建成的政权、明成祖朱棣抢了侄子朱允炆的王位,谁敢说三道西呢?因为他们是成功者,名垂青史。

宋江造反的思想为什么忽然发生了转变呢?。笔者猜测,宋江成了梁山集团领袖后,经过打打杀杀,他可能意识到了造反要付出的代价更高,不如招安来得安全、安稳。

听到乐和唱到“招安”,武松第一个跳出来反对。只见武松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们的心!(第七十一回)

黑旋风李逵第二个跳出来反对。黑旋风便睁圆怪眼,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鸟安!”只一脚,把桌子踢起,攧做粉碎。(回目同上)

这两个人可都是宋江的兄弟和心腹啊,他俩同时带头站出来反对,说明宋江的招安思想确实不得人心。

宋江很没面子,他知道武松脾气暴躁,不敢骂武松,只能拿李逵出气。宋江大骂李逵,假装生气要杀李逵。众人求情,宋江正好顺坡下驴。他又开始做武松的思想工作。便叫武松道:“兄弟,你也是个晓事的人。我主张招安,要改邪归正,为国家臣子,如何便冷了众人的心?”(回目同上)

不等武松回答,鲁智深又站出来反对了。鲁智深便道:“只今满朝文武,多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首?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回目同上)鲁智深说,招什么安?朝中奸臣当道,有一个好官吗?你再说招安,我们大家解散得了,各回各家。

当日饮酒终不畅怀,席散,各回本寨。(回目同上)宋江本想借菊花会之名,宣传自己招安的主张,没有想到遭到了众人的反对,他招安的计划暂时搁浅。

宋江不死心,带柴进、燕青等头领上东京,希望通过宋徽宗的枕边人李师师实现自己的愿望。这个情节白马凤凰在本书第45回《银花火树映梁山》中有了表述。

太尉陈宗善带着朝廷的丹诏来梁山招安,因为随行李虞候、张干办的飞扬跋扈、为非作歹,再加上阮氏兄弟、李逵等头领的反对,朝廷第一次正式招安宣告失败,宋江招安的心愿又一次破灭。

梁山义军两败童贯和高俅,高俅出阴招,派天使去梁山宣读自己改后的招安诏书。众头领听到“除宋江”三字,便知道这次招安是个阴谋。花荣箭射天使,众将再怒,宋江控制不住局面。宋江第二次梦碎招安。

宋江三败高俅,将高俅活捉上山。宋江奴才的面目显现。宋江纳头便拜,口称死罪。(第六十八回)宋江在一俘虏面前低三下西,全无梁山领袖风采。宋江之所以这样做,还是心中招安的思想在作怪。他希望通过高太尉在皇上面前出力,达成自己招安的心愿。高俅被捉,没有了往日的威风,也只得假意承诺。高俅道:“若是义士肯放高某回京,便将全家于天子前保奏义士,定来招安,国家重用。若更翻变,天所不盖,地所不载,死于乱箭之下。”(回目同上)

高俅发下毒誓,信誓旦旦,故技重演。宋江信了,他放高俅回京,也是放虎归山。宋江最后死在蔡京、高俅、杨戬、童贯等奸臣手里,也是他识人不清,咎由自取。

高俅回到东京就躲了起来。宋江招安的梦想第三次破碎。

接下来不招安了吗?不行!宋江心有不甘啊。宋江再次派遣燕青出马,通过皇帝宠妓李师师的“枕头上关节”,终于乞求得招安。

招安那天,殿前太尉宿元景来到梁山,宋江、卢俊义跪在面前,背后众头领齐齐都跪在地下,迎接恩诏。

萧让宣读过诏书后,当下辞去的梁山士兵,也有三五千人。宋江招安行为,并不是梁山人都认可。

宋江不知花了多少心血,耍了多少手段,总算盼来了“一道招安敕书”。

鲁迅在《三闲集?流氓的变迁》中说:“一部《水浒》,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大师鲁迅对宋江的招安行为是不认同的。

关于宋江的招安行为,笔者认为,在不同时期、不同话语环境下,是有所不同的。宋江招安,它的是是非非,谁能说得清呢?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