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如重枣,美髯过腹”者是谁?请你猜一个水浒一百单八将中地人物。
有的读者猜出来了,他就是美髯公朱仝。
美髯公朱仝形象美,一百多单八将绰号带“美”的只有朱仝一人。朱仝星名美,朱仝排在天罡星第12位,地满星,朱仝排位之高,我们后面探讨。满,盈溢也。(许慎《说文解字》)满,意思是水充盈。引申义,圆满。预示朱仝的一生是圆满的。征方腊后,只有12位将领幸运活了下来。朱仝就是这12位幸运者之一。
征方腊回来后,朱仝授保定府都统制。朱仝在保定府管军有功,后随刘光世破了大金,首做到太平军节度使。(第百二十回 宋公明神聚蓼儿洼 徽宗帝梦游梁山泊)
朱仝的一生,完美、圆满。从世俗的角度看,他的结局最圆满。施耐庵为什么要给朱仝的人设、结局安排得这么圆满呢?
纵观全书,作者所宣扬的“义”,除了鲁智深、武松做得完美,朱仝也用自己行动诠释了施耐庵要宣扬的“义”。白马凤凰认为,朱仝三放诠释了“义”。
一放晁盖。晁盖劫取生辰纲事被告发,时文彬知县派遣朱仝、雷横两个都头去捉拿。
朱仝和晁盖有私交,故意和雷横分前后门捉拿晁盖。“原来朱仝有心要救晁盖,故意赚雷横去打前门。”(第十八回 美髯公智稳插翅虎 宋公明私放晁天王)果然,晁盖等人从后门逃出来了。“朱仝虚闪一闪,放开条路,让晁盖走了。”(回目同上)
朱仝让晁盖等人赶紧去投梁山泊安身。放走了晁盖,他又假装跌倒在地。
朱仝作为执法人员,私放晁盖等罪犯,作者这个地方写了一首诗,首接表达了自己态度。
捕盗如何与盗通?官赃应与盗赃同。莫疑官府能为盗,自有皇天不肯容。(回目同上)
二放宋江。宋江杀了阎婆惜,知县押了一纸公文,差朱仝、雷横二都头去宋家村捉拿犯人宋江。雷横进到宋江家里,没有搜到人。朱仝又装模作样地进去再搜一遍。
宋江正藏在佛堂供床下的地窨子里。这个地窨子宋江和朱仝喝酒的时候,宋江给他说过。朱仝摇了床底下的铜铃,铜铃响了,宋江从里面爬了出来。朱仝向宋江交代赶紧逃跑,就在今晚。
宋江道:“上下官司之事,全望兄长维持,金帛使用,只顾来取。”朱仝道:“这事放心,都在我身上。兄长只顾安排去路。”宋江谢了朱仝,再入地窨子去。(第二十二回 阎婆大闹郓城县 朱仝义释宋公明)
这里,作者又写了一首诗:
一身狼狈为烟花,地窨藏身亦可拿。临别叮咛好趋避,髯公端不愧朱家。(回目同上)
朱仝对宋江,可谓恩重如山。白马凤凰认为这首诗最后一句不当,改成“髯公端不愧宋家”更恰如其分。宋、朱二人交情之深厚,梁山人物是无人可比的。朱仝武艺只是一般,能排到天罡星第12位,就不言而喻了。
三放雷横。雷横打死了卖唱女子白秀英,主案押司却教朱仝解送雷横。这里作者用了一个转折连词“却”。言下之意,朱仝、雷横共事多年,亲如兄弟。兄弟押送兄弟,不是笑话吗?
路上,朱仝让小牢子进酒店吃酒。
朱仝独自带过雷横,只做水火,来后面僻静处开了枷,放了雷横,分付道:“贤弟自回,快去家里取了老母,星夜去别处逃难,这里我自替你吃官司。”雷横道:“小弟走了自不妨,必须要连累了哥哥。”朱仝道:“兄弟,你不知。知县怪你打死了他的表子,把这文案却做死了,解到州里,必是要你偿命。我放了你,我须不该死罪。况兼我又无父母挂念,家私尽可赔偿。你顾前程万里自去。”(第五十一回 插翅虎枷打白秀英 美髯公误失小衙内)
朱仝三押三放犯人,诠释梁山之“义”。如果我们用今天价值观来判断,朱仝作为执法人员,执法犯法,不值得宣扬。作为执法人员,朱仝知法犯法,当引以为戒。
朱仝放走了雷横,成了罪人,被“断了二十脊杖,刺配沧州牢城。”(回目同上)
沧州知府很看重朱仝,留朱仝在府上听候使唤。朱仝柳暗花明,绝处逢生。知府的小儿子,只有西岁,喜欢摸朱仝的大胡子玩。知府很开心,把自己的小儿子小衙内交给朱仝看管。朱仝的好运就要来了。
有人不愿意朱仝被知府重用。这个人是谁?宋江。从正常的情理来看,好友兼恩人前途蒸蒸日上,应该高兴才对啊。你宋江自己做强盗就算了,为什么还要拉恩人上梁山做强盗呢?
宋江之毒蝎心肠在这一章揭示得最明显。宋江让没有头脑子的李逵劈死了年仅西岁的小衙内,用心险恶,残忍之极。宋江、李逵的行为堪比畜牲。
朱仝得知小衙内被劈死,大怒,要和李逵拼命。
柴进、雷横、吴用等人出现了。说明了原因,并拉朱仝入伙。
朱仝提出了上山的条件:“若要我上山时,你只杀了黑旋风,与我出了这口气,我便把。”
这里,朱仝要杀李逵,并不是为了“义”,他和知府的“义”,而是为了出口气。不敢苟同。
众人又极力劝慰朱仝。朱仝方才放过李逵。
朱仝前面放晁盖、放宋江、放雷横诠释了梁山之“义”,朱仝这里放过李逵、宋江,还是为了梁山之“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