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
《水浒》中第一个孝子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王进无妻子,只有一老母,年已六旬之上。
王进的父亲王升得罪过高俅,高俅官报私仇。王进回家,和母亲说知此事,母子二人抱头而哭。最后母子二人商量,偷偷离开东京,远离高俅的迫害。
母子二人投宿到史太公庄上。不巧的是,王进母亲心痛病发了,走不了。王进母子二人只能在史太公庄上服药。后王进成了史进的师父。母子二人在史太公庄上滞留了半年之久。
王进教会了史进十八般武艺,拒绝了史进父子的挽留,重新去延安府,投奔老种经略相公。“次日,王进收了担儿,备了马,子母二人相辞史太公。王进请娘乘了马,望延安府路途进发。……王教头依旧自挑了担儿,跟着马,和娘两个自取关西路里去了。”(第二回 王教头私走延安府 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王进之孝,实孝也!真孝也!
阮氏三兄弟对老母亲的情感,笔者没看到孝处,书中写阮氏兄弟母亲的只有两处。
第一处,两只船厮跟着在湖泊里,不多时,划到个去处,团团都是水,高埠上有七八间草房,阮小二叫道:“老娘,五哥在吗?”那婆婆道:“说不得,鱼又不得打,连日赌钱,输得没了分文。却才讨了我头上钗儿,出镇上赌去了。”(第十五回 吴学究说三阮撞筹 公孙胜应七星聚义)儿子把老娘头上的钗子都要去赌博了,这还是孝子所为吗?
第二处,劫取生辰纲事暴露,阮氏兄弟要跟着晁盖、吴用等人逃命。“阮小二选两只船,把娘和老小、家中财赋都装下船里。(第十九回 林冲水寨大火并 晁盖梁山小夺泊)还好,逃命的时候把老娘带上了,进到了为人子的责任。
阮氏兄弟之孝,空孝也!无孝也!
宋江把老父亲接到了梁山,父子团聚。这温馨的场景感动了入云龙公孙胜。他思议老母在蓟州。想罢,他就向众头领提出想回家看视母亲的想法。
这里写晁盖的文字忽然多了。晁盖先是语言安慰公孙胜,接着摆筵席饯行,再接着语言叮嘱早去早回,最后取黄白之资相送。晁盖对公孙胜情真意切、依依不舍。公孙胜是晁盖的嫡系啊,他能不真心实意吗?
公孙胜回蓟州日久未回,宋江遇到了高廉这个会用法术的新对手,迫不得已,让心腹戴宗、李逵去蓟州请公孙胜回来。
戴宗、李逵来到了公孙胜的家。公孙胜此次回蓟州,其实已生退出梁山之意。戴宗他们的到来他是知道的。他故意不出来,让自已的老娘先出来。戴宗看到的白发婆婆就是公孙胜的老母亲。
戴宗向老人说了自已的来意。老人说自已的孩子出外云游了,不在家。戴宗五次三番要求见面,老人五次三番地拒绝。
李逵急了,扬言要放火烧了公孙胜的家,并拿出斧头乱砍一气。公孙胜还是不露面,李逵火了,拿出大斧要砍老人,老人惊倒在地上。公孙胜方从里面出来,叫道:“不得无礼!”施耐庵这里还写了一首诗:药炉丹灶学神仙,循迹深山了万缘。不是凶神来屋里,公孙安肯出堂前。(第五十三回 戴宗智取公孙胜 李逵斧劈罗真人)
公孙胜的做法白马凤凰不赞同。戴宗、李逵来请你公孙胜出山,你不愿意回到梁山,直接表明态度也行啊!你为什么把自已的老娘拉出来当挡箭牌呢?万一李逵那一斧头真把老母亲砍死了,你戴宗还能有脸面见人吗?话再说回来,你公孙胜既然想在深山学神仙,前面为什么要和晁盖一伙做强盗呢?做了强盗,还要修仙,自欺欺人吗?
最终,公孙胜还是跟着戴宗、李逵回到了梁山。这学神仙,能有正果吗?
公孙胜之孝,谬孝也!假孝也!
看公孙胜要回蓟州看老娘!李逵也喊叫着要回沂州,接老母亲上梁山享福。百善孝为先!去就去吧!
宋江不放心,去之前,和李逵谈了三个条件。第一,径回,不可吃酒。第二,悄悄地把老娘接来,别声张。第三,两把板斧太显眼了,别带着了。
李逵答应着,带着银子和朴刀回沂州。
宋江心细,怕李逵出意外,又派李逵的同乡朱贵跟着。
李逵回到了家中,看到娘双眼都盲了,坐在床上念佛。见到娘,怎么对她说接她上山呢?李逵灵机一动,对娘说,自已做官了,接娘去享福!都说李逵粗鲁,看到了吗?这里的李逵,粗中有细啊!刚要走,李逵的大哥李达回来了。李达知道了李逵入伙梁山的事,把李逵臭骂了一顿。骂完,就出去报人来捉拿李逵。
李逵给李达留下了五十两的一锭大银子,背了老娘离开了。这里的李逵,不仅粗中有细,还记念和李达的手足之情。
李逵背着老娘上路。走到山上,老娘口渴了。李逵这里犯了一个低级错误,把老娘一个人放在一块大青石上,独自一人去找水了。李逵啊李逵,你老母亲双眼看不见,你不怕动物怕你母亲伤害了吗?果不其然,等李逵找水回来,老娘已经被老虎吃了。
李逵在悲愤之下,杀死了四只老虎。李逵找到了娘的腿和骨头,用布衫包裹了,直到大圣庵后掘土坑葬了。李逵在母亲的土坟前大哭了一场。
李逵之孝,愚孝也!蠢孝也!
梁山男人的孝,诠释着他们对母亲深厚的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