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在没上梁山之前,他一直都是以阴柔、隐忍、低调的面目示人的。
在柴进庄上,他出来解个小便,差点被武松暴打。在清风山,他被燕顺、王英他们吊着,差点被挖心而死。在揭阳江上,他被船火张横劫财,百般哀求饶命……
这哪里像个顶天立地的梁山领袖啊?简直就是个任人宰割、毫无尊严的小市民啊!
别妄下结论,宋江在书中也有能体现他血性的地方。
白马凤凰认为,书中主要两个地方能体现宋江作为男人的血性。
第一处,宋江怒杀阎婆惜。阎婆惜和张文远偷情,拿着梁山给宋江的书信,威胁宋江。宋江为了保全自已,情急之下,怒杀阎婆惜。杀得好,杀阎婆惜,让宋江真的成了一个有血性的男人。女人记住,不要随便给男人戴绿帽子!
第二处,宋江浔阳楼题反诗。
宋江找戴宗、李逵、张顺陪自已喝酒玩耍,三个人都出去了,不在家。他独自一个闷闷不乐,信步来到了江边的浔阳楼。柱上白粉板上有对联一副:世间无比酒,天下有名楼。看罢对联,宋江上楼欣赏江景。
宋江看罢,为眼前浔阳江美景所动。让酒保上好酒、好菜,他要把酒临风!酒上来了,是蓝桥风月美酒;下酒菜更是,时鲜果品、肥羊、嫩鸡、酿鹅、精肉,朱红盘碟装着。宋江也够奢侈的,一个人一下子要了这么多的酒菜,这是贵族啊!
胜景、名酒、佳肴、美器,宋江一杯两盏,一边饮酒,一边赏景。饮着饮着,不觉酒涌上来,潸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乘着酒兴,磨得墨浓,蘸得笔饱,去那白粉壁上挥毫便写道:“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日若得报怨仇,血染浔阳江口。”(第三十九回 浔阳楼宋江吟反诗 梁山伯戴宗传假信)
这段文字施耐庵给读者塑造了一个真实的宋江,书中别处的宋江是虚伪、阴柔、奸诈、诡计多端的。再看宋江写的《西江月》。“攻经史,有权谋”,宋江酒后吐真言!金圣叹在这句诗后也评道:“表出权术,为宋江全传提纲。”整个《水浒》一部书,有宋江的地方就有权谋,特别宋江上梁山后,更是把权谋演绎得淋漓尽致。这个内容,在以后的章节,白马凤凰会再次和读者探讨。“猛虎、爪牙”,两句写出了宋江的雄心壮志。最后两句,既写出了宋江的血性,更含蓄地揭示了宋江的野心。“血染浔阳江口”,杀谁?谁让他成为犯人的,就杀谁!有血性!
写完《西江月》,宋江还觉得意犹未尽,连饮数杯,再次挥毫:“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宋江题过反诗,还在后面留下了“郓城宋江作”!宋江威武霸气!宋江真乃血性男儿!酒醉后的宋江,终于露出了自已的庐山真面目,宋江昔假今真!
纵观全书,这两处情节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自然、率性、有血性的宋江!这才是读者想看到的宋江。所以白马凤凰说,人,你要看他真面目,就让他酒醉一次吧!
这真实毕竟是昙花一现,清醒后的宋江,又还原了阴柔、隐忍、低调的一面。
黄文炳的出现推动了故事情节鹅发展,也改变了他和宋江的命运。
黄文炳也到浔阳楼来消遣。看到了宋江题《西江月》词并四句诗。黄文炳诗文功底应该在宋江之上。看他评宋江词文便知。
总评:大惊道:“这个不是反诗?谁写在此?”“大惊”,胆大包天啊!写反诗,评论切中要害。
读评一:“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黄文炳冷笑:“这人自负不浅。”冷笑,是不服气啊。
读评二:“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黄文炳道:“那厮也是不依本分的人。”评论一语中的。黄文炳见文识人!宋江什么时候本分过?
读评三:“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黄文炳道:“也不是个高尚其志的人,看来只是个配军。”小看了宋江。
读评四:“他年若得报怨仇,血染浔阳江口。”黄文炳道:“这厮报仇兀谁?却要在此生事!量你是个配军,做得甚用!”再次门缝里看人!
读评五:“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黄文炳道:“这两句兀自可恕。”这两句和黄文炳心有戚戚焉。
读评六:“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黄文炳摇着头道:“这厮无礼,他却要赛过黄巢,不谋反待怎地?”“摇头”表示黄文炳反对宋江的思想。这是体制内的人正常的想法。
黄文炳七评宋江词文和人,准确、明晰,一语中的,切中要害,抓住了问题的实质。黄文炳是体制内的人,评词和看人,没有啥不妥之处。文学评论者对黄文炳的评价要中肯,不能站在某方的立场上,妄下断语!
宋江被捉拿后,尿屎涂身,臭不可闻,装疯卖傻,妄图瞒天过海!他小看了黄文炳和蔡九,最后在在严刑拷打之下,承认了事实,被打入死牢。
宋江的血性再无迹可循。只剩下一个可怜兮兮、任人宰割的囚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