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小家伙,对什么都好奇呢!”隔壁的王叔笑着调侃道,带着几分长辈的慈爱,“你看看他那副模样,真是可爱得紧。”
母亲听了,也会忍不住笑出声来,拍了拍李卫东的背,温柔地说:“是呢,这孩子胆子大,以后指不定多聪明呢!”
李卫东并不懂这些话的含义,但他能感受到那种温馨的氛围,耳朵里塞满了大人们的笑声,心里暖洋洋的。他发现自已喜欢待在这个小院里,喜欢看大人们在树下谈天说地,喜欢闻到饭菜飘来的香味,尤其喜欢抱着母亲的怀抱,看她轻轻微笑的样子。在这个小小的四合院里,他像一颗幼苗一般,悄悄地汲取着周围的营养,感受到生命的温暖和力量。
四合院里的日子平静而温暖,但并非没有波澜。有时孩子们会因为一点小事而争吵,甚至推搡一番,而每当这样的情景出现,李卫东便会默默站在一旁,圆溜溜的眼睛注视着他们,仿佛在认真地观察和学习。年长的孩子总是占据着主导地位,他们会理所当然地要求别的小孩子让出玩具,甚至有时还会用一点小小的威胁语气:“卫东,你还是小不点儿,跟我们玩可不行!”
每当听到这些,李卫东会愣愣地看着他们,仿佛不明白自已为什么不能参与其中。他的内心有些委屈,但这种情绪并没有流露出来,他只是默默地低下头,继续独自玩着手中的小石子。然而,他的目光却不时地投向那些玩闹的孩子,眼神中带着几分隐约的向往和无奈。他尚且不懂得如何争取,但在幼小的心灵深处,他已经萌生出一种微妙的情感:他渴望被认可,渴望融入那些大孩子的世界。
母亲有时会发现李卫东在独自发愣,她会轻轻走过来,蹲下身子,抚摸着他的头,柔声问:“卫东,怎么不开心啦?”
李卫东小声地嘟囔了一句:“他们不带我玩……”声音带着几分不甘,但更多的是一种孩子特有的纯真。
母亲轻轻笑了,拍拍他的肩膀,语气温柔又坚定:“卫东,等你长大了,也会像他们一样厉害的。到时候,他们可抢不过你呢!”
李卫东虽然听不太懂母亲的话,但他从母亲的眼神中读到了一种坚定的信念。他突然觉得内心似乎充满了力量,目光明亮地看向那些嬉闹的孩子,仿佛那群大孩子的世界不再那么遥不可及了。母亲的话像是一种无形的支持,让他开始在心里默默期许着自已也能长大,也能被人认可。
四合院里的日子一天天过去,李卫东渐渐地长高了一些,体力也增强了许多。他开始学习父亲的一些简单的活计,比如帮忙搬运小桶,或是跟着父亲到院子外的集市去买一些小玩意儿。他的小脸蛋透着几分稚气,眼神中却多了些许专注和认真。每当跟随父亲走在青石板铺就的巷子里,他的小步伐笨拙而努力,眼睛四处张望着,像是渴望将每一处风景都深深地印刻在心里。
有一次,父亲带着李卫东走到一位卖小吃的摊贩前。摊主是个和善的老头儿,见到李卫东,笑眯眯地递过来一串糖葫芦,说道:“来,给这小家伙尝尝甜头!”
李卫东看着红彤彤的糖葫芦,眼中透出一丝喜悦和好奇,但他并没有立刻伸手去拿,而是小心翼翼地看了父亲一眼。父亲会心一笑,轻轻点头:“去吧,跟老爷爷说谢谢。”
李卫东这才欢喜地接过糖葫芦,奶声奶气地说了声“谢谢”,然后咬下一口,酸甜的味道顿时在口腔中绽开。他的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紧紧地抓着糖葫芦,像是抓住了一份珍贵的宝藏。父亲望着他,眼神中满是温柔与宠溺,仿佛这个小小的甜蜜时刻,便是他们父子之间最珍贵的记忆。
回到四合院,李卫东便成了孩子们围观的焦点。他们惊讶地盯着他手中的糖葫芦,目光中带着几分羡慕和期待。李卫东有些得意地扬了扬手中的糖葫芦,眼神中闪过一丝小小的骄傲,但又有些不知所措,仿佛不知该如何处理这突如其来的“瞩目”。他犹豫了一会儿,终于鼓起勇气,主动将糖葫芦递向了身旁的一个小伙伴。
那天,李卫东拿着糖葫芦的手在空中停了半晌,最终却是旁边的一个小女孩儿先走了上来。她大眼睛闪着微光,满是好奇和小心,仿佛怕这糖葫芦会突然消失似的。李卫东见她走近,便将糖葫芦伸得更远了一些,带着些许兴奋和慷慨,声音软糯地说道:“给你,何雨水,尝一口。”
何雨水是李卫东在院子里最熟悉的伙伴,两人年纪相仿,经常一起玩耍。她扎着一对小辫子,总是穿着略显旧的衣服,却总能把衣角捋得整整齐齐,显得比其他孩子更干净利落。她看着糖葫芦,眼神中满是渴望,又不敢直接伸手,生怕李卫东只是说着玩。于是,她小心翼翼地看了看李卫东,带着点探试和拘谨地问道:“真能给我咬一口吗?”
李卫东坚定地点了点头,将糖葫芦递得更近一些:“你先咬,没事儿的。”
何雨水眼中闪过一抹欣喜,终于忍不住接过糖葫芦,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小口,酸酸甜甜的滋味在嘴里爆开,她顿时笑了,眼睛弯成了月牙形,像是捡到了什么宝贝。她小小地咂了咂嘴,显得意犹未尽,却又立刻将糖葫芦还给了李卫东,像是生怕多占了便宜似的。
“谢谢你,卫东。”她脸上泛着微微的红晕,显得有些腼腆,话音却坚定而真诚。
李卫东看着她的笑容,心里忽然升起一种从未有过的满足感,仿佛这小小的分享让他变得更高大了些。他低头看了看被何雨水咬了一口的糖葫芦,咧嘴一笑,随即也咬了一口,心里暖洋洋的,就像糖葫芦的甜味在心头融化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