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过年仅有短短的半个月时间了,但城市里的人们却依旧像往常一样忙碌地上班工作着,丝毫感受不到即将过年的喜庆氛围。
然而,与城市截然不同的是,此时的农村已然进入了一种闲适的状态。
由于到了这个时节,农田里基本已无农活可做,村民们纷纷开始着手筹备如何度过这个欢乐祥和的新年。
这天,秦淮茹和何大清两人一同踏上了回秦淮茹娘家的路途。
眼下正值寒冷的冬季,加之临近年关,田间地头更是一片寂静,大家都安闲地待在家中。
当他们抵达时,只见秦淮茹的父母、两个弟弟正围坐在屋内烤火取暖。
看到秦淮茹和何大清突然归来,尤其是注意到他们每人竟然还骑着一辆崭新的自行车,何大清的车后座上更是满满当当:装着米面粮油、新鲜的猪肉,此外还有各类瓜子糖果以及烟酒等年货。
这一幕让秦淮茹的家人瞬间惊呆了。
“淮茹呀,你说你跟何大清咋今儿个就过来啦?
这眼瞅着就要过年了,过完年再来也是一样的嘛!
咋还带了这么多东西哟?”秦淮茹的母亲满脸惊讶地问道。
“妈,您瞧您说的。这不是快要过年了嘛,我这自打结婚以后,可是头一回回娘家呢!
再说了,这些东西都是大清执意要带来孝敬您们的。”秦淮茹微笑着回答道。
秦大江夫妻俩一听这些东西居然全都是女婿特意带回来的,脸上的笑容瞬间变得愈发灿烂起来,心里头那叫一个美滋滋啊!
他们赶忙热情地招呼着自家闺女和女婿进屋坐下歇歇脚。
由于秦淮茹和何大清来得相对较早一些,此时距离中午开饭还有好一阵子呢。
于是乎,秦母便拉着秦淮茹一同走进厨房,准备动手做几道可口的下酒菜。
要知道,在北方地区,如果男士们打算在饭前喝点儿酒助助兴,通常都会先开怀畅饮一番,等到酒劲儿上来、喝得差不多的时候,才会开始正式享用饭菜。
此刻,何大清正陪着秦大江以及他的两个小舅子坐在屋子里闲聊唠嗑,而秦淮茹则紧跟在母亲身后钻进了厨房忙碌起来。
就在这时,秦母终究还是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开口询问道:“淮茹呀,今儿个你们咋一人骑着一辆自行车回来了呢?
再者说,你骑的这辆虽说个头看着稍微小点,但模样倒是怪俊俏的嘞!”
秦淮茹微微一笑,略带几分自豪地回答道:“妈,您不知道吧,我骑的这辆可是大清专门给我购置的女士自行车哟!”
秦母闻言不禁瞪大了眼睛,满脸惊讶之色:“啥?你们家里竟然又新买了一辆自行车不成?”
“妈,您说的没错儿,大清啊,他确实又新买了一辆自行车!
您想想看哈,咱们家如今可是有四口人啦,这要是只有一辆自行车,多不方便呐!
所以呀,有两辆自行车才正好嘛!”淮茹满脸笑容地对着母亲说道。
秦母一听这话,脸上立马浮现出满意的神情:“哎呀,淮茹啊,这何大清可真是个优秀的好男人!
你可得把他紧紧抓住喽,赶紧给他生个大胖小子!
这样一来,你在何家的地位也就更稳固啦!”
听到母亲这番话,淮茹不禁羞涩一笑:“妈,其实……我现在已经怀上啦!
上个星期我专门去医院做了检查,医生都说确定无疑了呢!”
秦母闻此喜讯,心情瞬间变得格外舒畅,她心里暗自琢磨着,自家闺女这回总算是能在何大清家里站稳脚跟了。
毕竟在她眼中,像何大清这般出色的男子,那可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如果不好好把握机会,让他从眼皮子底下溜走了,那可真是太可惜咯!
“淮茹啊,既然如此,那等会儿炒菜的事儿就交给妈来做好啦,你快回屋歇着去吧。”
秦母满心欢喜地对淮茹说道。
然而,淮茹却轻轻摇了摇头,笑着回答道:“妈,瞧您说的,我从小就在村里长大的,哪有那么娇气呀!
虽说在家里做饭基本上用不上我,但我现在可不是天天闲着哦,我已经找到工作啦!”
“啥?你竟然有工作了?”秦母一脸惊讶地问道。
淮茹得意地点点头,应声道:“是啊妈,这份工作还是大清帮我找的呢!
我现在在粮站上班,活儿一点都不累,每天轻轻松松的。
而且啊,我的职位是粮站的供销员,这可是正儿八经的‘八大员’之一呢!”
秦母听完之后,心中不禁涌起一股羡慕之情,她没想到自已的女儿如今能在城里过上如此滋润的生活。
要知道,对于生活在农村的他们来说,在城里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简直就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因为在这偏远的农村,人们平日里连吃饱饭都是个问题,哪里还敢奢望能赚到什么大钱呢!
想到这里,秦母忍不住开口问道:“淮茹啊,那你们家一个月的收入到底有多少呀?”
只见淮茹微微一笑,自信地回答道:“妈,我们家现在可是有三个人在上班挣钱呢!
而且大清的儿子把工资也都交给我来保管,这样算下来,每个月差不多能有一百多一点吧。”
秦母听到这个数字后,顿时瞪大了眼睛,满脸的难以置信。
她怎么也想不到,女儿一家一个月就能赚到这么多钱,这可比他们一家人在农村辛苦劳作一整年也挣不了这么多啊,至少要好几年才能挣这么多,关键还攒不下来!
此刻,秦母对女儿的羡慕之情愈发强烈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