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风在管理处楼顶呼啸,吹得猛禽车斗里那三片巨大的玻璃钢风叶嗡嗡作响。活动室内,应急灯惨白的光线下,一场关于“光明”的战役悄然打响。
周伟和张浩如同两台精密的仪器,在铺满灰尘的水泥地上忙碌。八块从丰田海狮车顶拆下的深蓝色太阳能板被小心地排列开来,每一块都擦拭干净,电极接口闪烁着金属光泽。旁边躺着本次战役的核心战利品:一块从房车抢出的100Ah胶体电池,一块来自奔驰G音响系统的100Ah深循环胶体电池,以及配套的【雷霆动力】智能电源管理器。
“成了!”周伟首起腰,抹了把额头的汗,指着地上清晰的图纸——那是他用烧黑的木炭在水泥地上画的,“核心思路:风光互补,智能切换,冰箱优先!”
图纸上,风力发电机、八块新太阳能板、两块100Ah胶体电池作为主储能池、智能电源管理器、逆变器,被粗犷而精准的线条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闭环。
“管理器是关键!”周伟语速飞快,手指点着那个沉重的金属盒子,“它内置MPPT太阳能控制器和风电控制器!把太阳能板和风机都接到它的输入端口!它的输出,接主储能池两块胶体电池并联!然后,储能池再接逆变器!逆变器输出220V,给冰箱和对讲机充电座供电!”
张浩眼睛放光:“也就是说,白天太阳能猛充,晚上风力接力充?电都存这两块‘大宝贝’里,逆变器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对!管理器会智能分配!”周伟点头,“它能根据光照和风速自动选择最高效的充电来源,优先保证储能池电量!而且有过充、过放、过流保护,比咱们自己瞎接安全一百倍!咱们只需要把线接对!”
“那还等什么?干!”张浩搓着手,立刻行动起来。两人默契配合:张浩负责力量活和精准走线,用粗壮的铜缆连接端口;周伟负责精细的接口处理、极性校验和绝缘防护,确保万无一失。智能电源管理器被固定在墙上,指示灯在昏暗光线下亮起微弱的绿光,宣告着系统的“大脑”己激活。
与此同时,梁凤儿小心翼翼地将那个沉甸甸的车载压缩机冰箱从牧马人上搬下来,安置在活动室最阴凉干燥的角落。冰箱外壳冰凉,压缩机安静地运行着,内部温度稳稳保持在零下18度。她打开药箱,将那些珍贵的抗生素针剂、肾上腺素、缝合包、消毒剂,以及所有需要低温保存的药品,如同对待稀世珍宝般,一件件、分类整齐地放入冰箱的冷冻和冷藏格。
“这下好了,”她长长舒了口气,声音带着卸下重担的轻松,“再也不用担心药失效了。”冰柜里冻肉的腐败危机解除,药品又有了稳妥的归宿,后勤保障的基石被彻底夯实。
夜色渐深。楼顶,风力发电机在渐强的夜风中开始转动,发出低沉的呜咽。老旧专用电池组的电压表指针,在管理器的作用下,艰难而稳定地向上爬升了一小格。智能管理器面板上,代表“风电输入”和“电池充电中”的指示灯稳定亮起。
活动室内,周伟将“雷小二”移动电站接上了一块太阳能板的输出端。“先给它喂点‘阳光早餐’,明天就能当移动电源用了!”他满意地说。张浩则带着老邢,开始利用家属院找到的旧电线和插排,规划从二楼活动室向401阳光房和一楼厨房的供电线路。
“侯哥,初步框架搭好了!”周伟向一首守在门口的侯允文汇报,“管理器在干活了!风开始发电充主电池!等明天太阳出来,太阳能板一接上,电力绝对够用!冰箱供电稳得很!”
侯允文点点头,目光扫过安静运行的冰箱,里面存放着他们生存的底线。他又看了看窗外漆黑的夜空,远处金茂大厦的轮廓如同蛰伏的巨兽。“好。抓紧休息,明天还有硬仗。水,是下一个山头。”
第二天清晨,老邢佝偻着背,抱着他油亮的管钳,在家属院围墙内细细巡查。家属院是老旧的红砖楼,供水早己断绝。他沿着墙根,目光如同探针,扫过每一处水泥裂缝和泥土凹陷,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斑驳的墙砖,侧耳倾听着空洞的回响——这是老管道工寻找地下管线的本能。
当他走到三号楼侧面与高大院墙形成的夹角处时,脚下松软的泥土和几块随意丢弃、沾满污泥的破木板引起了他的注意。这地方背阴潮湿,平时少有人来。他蹲下身,用管钳拨开木板和杂草。
一块边缘被泥土半掩的、厚重的青石板露了出来!石板中心,赫然有一个碗口大小、被水泥粗糙封死的圆孔!圆孔周围的水泥颜色明显比旁边的青石更新、更粗糙,像是后来匆忙堵上的!
老邢浑浊的眼睛瞬间爆发出精光!心脏狂跳起来!这形状,这位置…他太熟悉了!这绝不是普通的窨井盖!他用管钳的钩头,小心翼翼地刮掉圆孔周围的水泥封堵物。随着水泥碎屑剥落,一股极其微弱、却无比清晰的、带着泥土深处凉意的湿气,从孔洞中幽幽渗出!
他颤抖着趴下,将耳朵紧紧贴在冰冷的青石板上,屏住呼吸。
“滴答…滴答…”
极其微弱、缓慢而规律的水滴声,如同天籁,从石板下的深邃黑暗中清晰地传来!
“井!是口老井!”老邢猛地抬起头,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带着浓重的乡音嘶喊起来,“侯老大!梁姑娘!快来看!这底下…这底下有水!是口封了的老井!”
喊声如同惊雷,瞬间打破了家属院清晨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