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大帝忽必烈
元大帝忽必烈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元大帝忽必烈 > 第103章 调整战术

第103章 调整战术

加入书架
书名:
元大帝忽必烈
作者:
丽娜来到
本章字数:
3370
更新时间:
2025-07-02

风雪未歇,忽必烈站在山坡上,身后是刚刚稳住阵脚的蒙古军主力。号角声在寒风中低沉地回荡,士兵们重新列队,刀枪出鞘,弓弦紧绷。敌军伏击虽未得逞,却己将他们的行进路线彻底打乱,此刻各部之间联络不畅,战线被切割成数段。

“伯颜!”忽必烈高声下令,“你率轻骑穿插敌阵,务必查明敌军兵力分布。”

伯颜应声而去,翻身上马,带着数十名精锐骑兵冲入战场核心地带。忽必烈目送他们远去,眉头紧锁。他知道,若不能迅速掌握敌情,这支军队便随时可能再次陷入包围。

不多时,伯颜策马返回,脸色凝重:“敌军人数不下五千,且有组织地分批次轮换攻击,非寻常地方守军所能为。”

“可曾发现指挥者?”忽必烈追问。

伯颜点头:“我看到一名将领,身披重甲,胸前佩戴金鹰徽章,绝非南宋之人。”

忽必烈神色一凛。西南诸部向来各自为政,从未有过如此协调一致的行动。如今敌军不仅设伏精准,还懂得利用地形与火攻制造混乱,背后显然另有势力操控。

他正思索间,一名斥候快步跑来,单膝跪地禀报:“陛下,哈剌拔都大人回报,敌军右翼防守薄弱,因夜间换岗尚未调整完毕。”

忽必烈眼中闪过一丝光芒,随即下令:“传令全军,佯攻左翼,实则集中兵力猛攻右翼!”

命令迅速下达,士兵们开始调动。与此同时,刘秉忠也赶至主帅身边,低声说道:“陛下,此计可行,但需速战速决。敌军既知我军意图,恐不会坐以待毙。”

忽必烈点头,目光坚定:“我自有安排。”

夜色渐深,战场上弥漫着浓重的血腥气息。忽必烈亲自率领主力部队缓缓向右翼移动,同时派出三支轻骑分队,分别从南北两翼包抄,切断敌军后方联络通道。

敌军察觉蒙古军动向,立刻调兵遣将,试图重组防线。然而就在他们调动之际,忽必烈果断下令:“出击!”

号角长鸣,铁蹄奔腾。蒙古骑兵如潮水般涌向敌军右翼,锋利的弯刀划破夜空,箭矢如雨点般落下。敌军措手不及,阵型大乱,纷纷溃退。

就在此时,一支轻骑小队飞驰而来,领头的将领翻身下马,急声道:“陛下,属下在包抄途中发现一条未设防的小径,疑为敌军补给路线。”

忽必烈眼神微闪:“好!立刻派一队人马埋伏于此,截断其粮道。”

那将领领命而去。忽必烈深知,战场之上,士气至关重要。他当即召集各部首领,在战旗下宣誓:“今日之战,唯有前进,无退路!谁敢后退一步,军法从事!”

众将齐声应诺,士气顿时高涨。炊兵们连夜准备热食,分发至各营,士兵们吃着滚烫的食物,疲惫之色稍减,斗志重燃。

刘秉忠在一旁看着这一切,低声对身旁一名年轻将领说道:“此战之后,局势将变。”

那年轻将领不解:“先生何出此言?”

刘秉忠没有首接回答,只是望向远处仍在激战的战场,眼神深邃。

此时,伯颜再度归来,神情振奋:“陛下,敌军右翼己被击溃,左翼亦出现动摇迹象!”

忽必烈闻言,嘴角微扬:“好,趁势追击!”

随着一道道命令下达,蒙古军全线压上,敌军节节败退,最终完全失去组织。天色将明之时,战场终于恢复平静,唯余残破的旌旗与横七竖八的尸体。

忽必烈立于高地之上,望着远方渐渐消散的硝烟,心中却并未轻松。他知道,这场胜利只是暂时的,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他回头看向身旁的伯颜,语气沉稳:“敌军背后有人,我们迟早会面对更大的对手。”

伯颜点头:“陛下英明。接下来该如何行动?”

忽必烈沉默片刻,缓缓开口:“继续推进,但要更加谨慎。敌人既然能布下如此严密的陷阱,必然还有后招。”

伯颜拱手称是。

就在这时,一名亲卫匆匆赶来,低声禀报:“陛下,昨夜派往驿站的密探回来了。”

忽必烈微微颔首:“带上来。”

不多时,两名密探被带到帐前。其中一人满脸血污,另一人则神情凝重。他们跪地叩首,一人开口道:“陛下,我们在驿站见到了那人。”

“他说了什么?”忽必烈问。

“他给了我们一份新的地图,并留下一句话。”密探顿了顿,“他说:‘真正的敌人,不在眼前。’”

帐中一时寂静无声。

忽必烈接过地图,展开一看,只见上面标注着几处关键地点,甚至包括敌军的后勤补给线与隐藏据点。

他抬起头,望向远方,眼神逐渐变得冷峻。

“看来,这场战争,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