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城郊,皇庄。
今日的观稼殿,人山人海,比过年还热闹。
赵佶亲临,文武百官,乌泱泱跟了一大片。
就连许多得了信的百姓,也自发地围在田垄之外,伸长了脖子,想要亲眼见一见那传说中能亩产万斤的神粮。
李格非身着官袍,站在田埂上,神情激动,原本清瘦的脸庞,被烈日晒得黝黑,却显得格外精神。
“启禀官家!神物己然成熟,可以开挖了!”
“挖!”赵佶大手一挥,比下任何圣旨都来得兴奋。
几个膀大腰圆的庄稼汉,扛着锄头,小心翼翼地走进田里。
他们刨开松软的泥土,拨开那己经有些枯黄的藤蔓。
“天呐!”
“这是什么!”
围观的人群中,爆发出阵阵惊呼。
只见那地里,一窝窝,一串串,或呈椭圆,或似红皮,密密麻麻,一个挨着一个。
一个庄稼汉,颤抖着手,从一株藤下,刨出了足足七八个拳头大小的“泥蛋蛋”。
另一个,更是挖出了一长串婴儿手臂粗细的“红皮瓜”,足有十几斤重。
一亩地。
仅仅一亩地。
挖出来的土豆和红薯,堆成了一座小山!
李格非当场命人称量,报出的数字,让整个观稼殿都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红薯,亩产一千三百斤!”
“土豆,亩产七百八十斤!”
这个数字远比不上现代产量,但是对比古代己经是十分惊人的数字了
轰!
人群炸开了锅!
大宋最好的水田,种上等的小麦,风调雨顺之下,亩产也不过三百斤!
这两样貌不惊人的东西,产量竟是小麦的数倍!
“神迹!这才是真正的神迹啊!”
“天佑大宋!天佑官家!”
“谷神公!是谷神公为我们请来了神粮!”
百姓们激动地跪倒一片,对着李格非和龙椅上的赵佶,拼命地磕头。
赵佶激动得浑身颤抖,他走下高台,亲手拿起一个还沾着泥土的土豆,仿佛捧着传国玉玺。
“赏!重重有赏!”
他看向李格非,看向那个方向的秦宁,满是赞许:“李卿,秦卿,皆是我大宋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然而,就在这举国欢腾的气氛中,一丝不和谐的音符,悄然奏响。
大庆殿内。朝会。
宰相蔡京,手持玉笏,满面红光地出列。
“启禀官家,臣亦有祥瑞要献!”
他一挥手,几名内侍,吃力地抬着一个蒙着黄布的巨大物件,走上殿来。
黄布揭开,满朝文武,无不倒吸一口凉气。
那是一块巨大的太湖石,造型奇绝,宛如一条盘踞的青龙,鳞甲毕现,栩栩如生。
“此乃‘太湖青龙石’,臣于梦中得仙人指点,方才寻得。此石,可镇我大宋国运,更奇的是,它夜间能自发玄光,护佑汴梁!”
蔡京说得是神乎其神。
赵佶果然被吸引了,他围着那石头啧啧称奇,恨不得当场就搬进他的延福宫。
就在此时,一名谏官,也是蔡京的党羽,突然出列,面带悲愤,声泪俱下。
“官家!臣,有本奏!”
“臣要弹劾神武营都指挥使秦宁!”
“此人所献之物,看似祥瑞,实乃大凶之兆啊!”
此言一出,整个大殿,瞬间安静得落针可闻。
赵佶的脸色,也沉了下来。
那谏官仿佛没看见,继续泣声道:“臣听闻,道家有言,天下灵气,皆有定数。可自从秦宁献上那‘神物’之后,其物疯长,吸取京畿之地地脉灵气,己经导致汴京城外数座灵山出现异象,更有林灵素道长言,此乃‘灵气逆转,国运衰微’之兆!”
“此乃动摇国本之举啊!长此以往,我大宋江山危矣!恳请官家,毁去妖物,将秦宁这等奸佞,下狱问罪,以安龙脉!”
一番话,说得是惊心动魄。
质疑祥瑞,本是大罪。
但这谏官聪明就聪明在,他不是质疑祥瑞本身,而是将祥瑞和“国运”、“龙脉”这种虚无缥缈,却又让帝王最为忌惮的东西联系在了一起。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一时间,不少官员都面露忧色,窃窃私语。
蔡京抚着胡须,垂下眼帘,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秦宁,我看你这次,如何应对!
就在赵佶都有些迟疑不定的时候,一个清朗的声音响起。
“官家,臣,有话要说。”
秦宁一身绯袍,从队列中走出,脸上没有丝毫慌乱。
“秦宁!你这动摇国本的奸贼,还有何话可说!”那谏官指着他厉声呵斥。
秦宁看都没看他一眼,只是对着赵佶,深深一拜。
“官家,臣只问一句,那田里长出的,是能填饱万民肚子的粮食,还是什么吃人的妖物?”
他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大殿。
“臣再问一句,让百姓有饭吃,让大宋的粮仓充盈,是会动摇国本,还是会稳固国本?”
那谏官顿时语塞。
秦宁不等他反应,话锋一转,声音陡然拔高。
“至于灵山异象……臣实在不知,几座山头的‘灵气’,与千千万万子民的性命相比,孰轻孰重?”
“官家!”秦宁猛地转身,对着龙椅上的赵佶,一字一句道。
“世间万物,本无神邪之分。一柄刀,在将军手中,可保家卫国。在贼人手中,便为凶器。”
“同理,那土豆红薯,亦不过是凡俗作物。它们之所以能有数倍于小麦的产量,之所以能成为‘神物’,并非其本身有多神奇。”
“而是因为!”
秦宁的声音,如洪钟大吕,震得整个大殿嗡嗡作响。
“而是因为,官家您,是天命所归的圣君!是您的圣德,感召了上天。是您的皇恩,化腐朽为神奇!此物,非是神物,而是彰显您圣德的镜子啊!”
“质疑此物,便是质疑您的圣德!便是质疑上天对您的眷顾!”
“轰!”
这番话,如同一道天雷,劈在了每个人的心头。
赵佶整个人都愣住了,随即,一股难以言喻的狂喜和舒畅,涌遍全身。
对啊!
这东西为什么这么神?还不是因为我这个天子圣明!
这哪里是祥瑞,这分明是我牛逼的证明!
秦宁没有停下,他伸手指向蔡京献上的那块青龙石。
“至于此石,纵然夜能发光,亦不过是块顽石罢了。它能填饱一个灾民的肚子吗?它能让边关的将士多一分力气吗?”
“真正的祥瑞,是让万民饱腹,是让国库充盈,是让陛下您的威名,传遍西海八荒!”
“而不是一块中看不中用的石头,和几句危言耸听的鬼话!”
话音落下,秦宁再次躬身。
“臣,所言句句属实,请官家明察!”
那名谏官,早己面如死灰,在地。
蔡京的脸色,第一次变得如此难看,他感觉自己像是用尽全力打出一拳,却打在了棉花上,还被对方借力,反手给了自己一个大耳刮子。
“好!说得好!”赵佶猛地一拍龙椅,站了起来,指着那谏官怒骂。
“蠢货!妖言惑众!险些坏了朕的大事!”
这石头虽好,但是有了这神赐作物,每年能增加多少税收,减轻国库负担。
大宋百姓谁不称一声,官家圣明。
他又看向蔡京,脸上虽有笑意,却带着一丝冷然。
“蔡卿啊,这石头,确实是奇巧。但秦卿说得对,与天下万民的温饱比起来,终究是……小道耳。”
“将此石,移至灵西宫。朕看着,有些碍眼了。”
一道旨意,等于是在众目睽睽之下,狠狠地抽了新任宰相一个耳光。
蔡京低着头,没人能看见他袖中紧握的拳头。
秦宁,我们,来日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