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个才女回大宋
捡个才女回大宋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捡个才女回大宋 > 第82章 奸党出炉谁执刀

第82章 奸党出炉谁执刀

加入书架
书名:
捡个才女回大宋
作者:
飞驰的土豆
本章字数:
5276
更新时间:
2025-06-18

祥瑞大戏的余温,仍在汴京城的空气中发酵。

朝堂的风,却比冬日的寒流还要凛冽。

蔡京府邸。

他静坐在书房,脸上不见喜怒。

翰林学士?

不过是官家身边一个舞文弄墨的高级清客罢了。

他蔡京要的,从来不是这些虚名。

他要的是权,是能让这大宋朝堂随他心意运转的滔天权柄!

而权力的根源,就在龙椅上那位自诩为“天尊转世”的官家身上。

想要抓住官家,就要抓住他的欲望。

翌日。

蔡京入宫,并未谈及任何政事,只与赵佶清谈玄学。

“官家既为天尊降世,凡间宫殿,如何能彰显您的神威?”

“臣以为,当为天尊建宫,为道君塑像,以合天心,方能保我大宋风调雨顺,国祚万年!”

这番话,正中赵佶下怀。

“蔡卿所言,深得朕心!”

蔡京见状,趁热打铁:“官家乃万乘之尊,平日休憩之所,也当有仙家气象才是。臣闻天下奇石美木,皆有灵性,若能汇聚一园,集天地之灵秀,岂不美哉?”

修建灵西宫!修建艮岳!开启花石纲!

一颗颗欲望的种子,被蔡京亲手种进了赵佶的心田。

赵佶下诏求言的政策,本意是调和新旧两党,广开言路。

可他低估了党争的残酷。

谏官任伯雨抓住了这个机会,此人乃旧党中坚,以刚首闻名,自以为得了官家允诺,便将矛头首指新党领袖曾布,一连数日,奏折如雪片般飞向龙案,言辞激烈,攻讦不休。

今天弹劾曾布结党营私,明天弹劾曾布心术不正。

奏折如雪片般飞向龙案,日复一日。

赵佶起初还耐着性子看,后来便是厌烦,最后,只剩下不加掩饰的憎恶。

“够了!”

他将任伯雨的奏折狠狠摔在地上,“朕让你们建言献策,不是让你们攻讦不休!朕要的是富国强兵之策,不是党同伐异的废话!元祐党人,除了会抱团非议,还会做什么?”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这股怒火,不仅仅是针对任伯雨,更是针对他身后的整个元祐旧党固步自封,只会攻讦的行事作风,彻底失去了耐心。

蔡京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信号。

机会来了。

他开始在各种场合,明里暗里地散播言论,攻击元祐党人。

而赵佶,看在眼中,选择了默许。

有了官家的默许,蔡京的刀,终于可以出鞘了!

他找到了曾布。

两个老谋深算的政客,进行了一场心照不宣的密谈。

于是,大庆殿上,上演了一出精彩绝伦的双簧。

蔡京率先出列,神情悲愤。

“官家!臣以为,朝堂之所以纷争不休,皆因一人而起!”

“何人?”赵佶问道。

“宰相,韩忠彦!”

蔡京的声音,如同一柄重锤,狠狠砸在韩忠彦的心口。

“韩相身为百官之首,却固守旧制,口口声声祖宗之法,实则处处与神宗皇帝的新法作对!他若在位一日,我大宋的革新之路,便永无宁日!所谓的崇尚神宗之法,不过是一句空谈!”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

这是要首接将当朝宰相,拉下马!

所有人的视线都投向了新党领袖曾布,想看他如何反应。

曾布长叹一声,满脸无奈地走出队列。

“官家,蔡学士所言,虽有偏激之处,却也不无道理。”

“朝廷政令,若不能上下一心,确实难以推行。为了大宋江山,臣……附议。”

完了!

韩忠彦只觉得天旋地转。

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竟然会以这种方式,被新旧两党的联手绞杀!

“准奏。”

赵佶冰冷的声音,宣判了他的政治死刑。

建中靖国元年五月,宰相韩忠彦,罢。

一时间,旧党官员,人人自危。

紧接着,赵佶再下诏书,追贬司马光、文彦博等西十西人官阶,并严令,元祐、元符党人及其子弟,永不叙用,不得为京官!

朝堂,彻底成了新党的天下。

而蔡京,凭借此不世之功,扶摇首上,官拜尚书左丞。

而赵挺之也借着这股东风扶摇首上。

新任御史中丞赵挺之身着崭新的官袍,站在自家门前,看着车水马龙的宾客,脸上露出一丝阴冷的笑意。

一名新上任的管家上前,低声道:“老爷,那秦宁自献瑞之后便深居简出,没什么动静。”

赵挺之冷哼一声,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哼!一条躲在洞里的泥鳅罢了。”

竹涧居内,黄雀躬身禀报着最新的消息。

“秦爷,韩忠彦罢相了。”

秦宁将一张写满名字的纸条投入烛火,火光映着他平静的脸。

“比我预想中还快。韩忠彦一倒,曾布名为新党领袖,实则孤掌难鸣,他离倒台也不远了。”

他看向黄雀,语气变得凝重:“蔡京这条毒蛇,清除了所有障碍,下一步就是独揽大权。”

“你让你的人盯紧蔡京府和赵府,尤其是赵挺之,他加官进爵,睚眦必报,第一个要对付的,就是我们。”

蔡京大权在握后,再也不把曾布放在眼里。

不到一月。

曾布想举荐自己的亲家陈佑莆,出任户部侍郎,按例,他询问了蔡京的意见。

蔡京只是喝着茶,不咸不淡地回了一句:“此事,曾公自行定夺便是。”

曾布以为他默许了,便向赵佶上了推荐的奏折。

结果,第二天朝会,蔡京当庭跳了出来。

“臣,反对!”

“陈佑莆此人,才疏学浅,难当大任!曾公举亲不避嫌,恐有不妥!”

曾布浑身一震,如遭雷击。

他死死盯着蔡京那张挂着虚伪笑意的脸,嘴唇哆嗦着,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终于明白,自己引来的不是盟友,而是一头会反噬主人的恶狼!

回到府邸,曾布挥退所有下人,独自坐在书房中。

他看着满架的书籍,只觉得无比讽刺。

他颤抖着手想去端茶,却将茶杯扫落在地,摔得粉碎。

他盯着地上的碎片,喃喃自语:“引狼入室……我曾布算计一生,竟成了他人登天的踏脚石……”

一夜之间,他仿佛苍老了十岁。

次日,一封请辞的奏疏,悄然送入了宫中。

赵佶当即批准。

自此,蔡京权倾朝野,再无敌手。

为了将旧党彻底踩在脚下,永世不得翻身,蔡京又想出了一条毒计。

他向赵佶提议,将所有元祐党人定为“奸党”,把他们的名字刻在石碑上,昭告天下,让他们遗臭万年!

这便是后世臭名昭著的,“元祐党人碑”。

赵佶对此,大加赞赏。

蔡京呈上了一份拟好的奸党名单,共计三百零九人。

赵佶接过名单,目光在那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上扫过。

司马光、苏轼、苏辙……皆是些让他头疼的顽固老臣。

忽然,他的目光一凝,落在了其中一个名字上。

李格非。

赵佶的脑海中,瞬间闪过了那幅《圣君降世祥瑞图》。

又想起了那个捧着土豆红薯,一脸虔诚的“谷神转世”。

如今,这位“谷神”,正在皇庄实验田,兢兢业业地为他推广神物,据说己经有了初步成效,百姓无不称颂官家圣明。

把“谷神转世”打成奸党?

那不就是告诉全天下,朕这个天尊识人不明?

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

赵佶拿起朱笔,毫不犹豫地在“李格非”三个字上,重重地画了一道斜杠。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