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将水碗递给秦宁二人,听到孙儿的话,便补充了一句。
“是元符三年,铁蛋,这次要记牢了。”
秦宁接过水碗,强压下心中的惊骇,又从口袋里掏出几颗糖塞给铁蛋。
“老丈,不知此处到最近的县城有多远?”
老者摸了摸孙儿铁蛋的头回道:“此去往东三十里便是县城了。”
秦宁喝完水将碗还给老者,拱了拱手。
“多谢老丈赐水,我二人歇息够了,就不再叨扰了。”
说完,他拉着仍有些失神的李清照,转身快步离开了茅屋,向着房车的方向走去。
既然己经确定了是和李清照一起回到了宋朝,那么他必须做些准备。
李清照一路上沉默不语,心情复杂到了极点。
既有回到故土的茫然,更有对秦宁深深的愧疚。
一个生活在后世可以无忧无虑的人,却被自己连累一起回到了大宋,这风雨飘摇的时代。
快到房车附近时,她终于忍不住停下脚步,拉了拉秦宁的衣袖。
“秦宁……是我连累你了。”
听到李清照带着颤音的话语,秦宁自然明白她的意思。
看着她泛红的眼圈,沉默片刻,然后挤出一个笑脸。
“正所谓来都来了,抱怨也无济于事。”
“好在,不只是我们两个人穿越过来了。”
说完便指向被山体掩埋的装甲房车。
李清照看向房车,又看看秦宁,眼中疑虑未消。
“你打算怎么做?”
秦宁拍了拍车身,发出沉闷的响声。
“这车,暂时是动不了了。”
“就算挖出来,这山路也走不了,更别提去哪找油,找电。”
“它现在就是个装满物资的大铁箱子。”
他转身面对李清照,表情严肃了几分。
“所以,我们得靠自己,先想办法回到汴京去。”
“当务之急,是弄到这个时代的钱。”
“没钱,在这儿真是寸步难行。”
李清照蹙眉,轻声问道。
“可是车上的东西……宋人哪里见过?”
“拿出任何一样,怕都会引来麻烦。”
秦宁嘴角勾起一丝笑意。
“嘿,大部分是没见过,容易惹祸。”
“但有一样东西,他们肯定认得,而且还会喜欢。”
他转身回到驾驶室旁的储物格,翻找片刻。
再出来时,手里多了一打用塑料纸包着的崭新毛笔。
还有几盒色彩鲜艳的固体颜料块。
“阿照,你看这是什么?”
李清照的目光立刻被吸引了过去。
她伸手拿起一支,仔细端详。
笔杆光滑匀称,笔锋聚拢,隐隐透着光泽。
“这……像是狼毫?”
“做工很精细,比大宋市面上的毛笔要好上不少。”
“只是这笔杆材质,从未见过。”
秦宁得意地解释。
“这叫工程塑料,结实耐用。”
“重点是笔头,绝对是好东西,在咱们那儿也是专业画家用的。”
“放到这大宋朝,说是贡品级别的狼毫,估计都有人信。”
他又拿起那盒颜料。
“还有这个,固体颜料,加水就能用,颜色比你们这儿的矿物颜料鲜亮多了。”
“别忘了,我好歹也是练过国画的。”
“实在不行,我就在街头支个摊子,现场作画。”
“画几张后世风格的画,说不定还能引领一下大宋的艺术潮流呢。”
李清照看着他,原本沉重的心情略微轻松了些。
她想起秦宁之前在房车里确实画过几笔山水,颇有几分意趣。
只是,让他一个后世之人,在这里靠卖艺为生……她心里又有些不是滋味。
“这狼毫比父亲在及笄礼上送我的毛笔要好上不少。”
“而父亲送我的那支就花了三贯钱。”
听了李清照的评价,秦宁心中也大致有了估价。
看着依旧有些愁容的李清照,秦宁忍不住打趣。
“放心就算凑也能凑够回汴京的路费。”
李清照警惕道:“笔是好笔,颜料也新奇。”
“但一次拿出太多,又来路不明,恐怕会引人怀疑。”
秦宁立刻点头。“有道理,还是阿照你想得周全。”
“那就先拿一支找个书斋或者当铺试试水。”
他小心地将选好的笔和颜料包好,放进背包。
李清照看着他忙碌的背影,轻轻点了点头。
“我会帮忙的。”
“研墨铺纸,我还是会的。”
一个小时后,秦宁将必要物资清理完毕。
他首先拿起自己的手机,又拿起了那台轻薄的笔记本电脑。
李清照看着他手里的东西,秀眉微蹙。
“你带手机和笔记本干嘛?”
“大宋又没有网。”
秦宁晃了晃笔记本电脑。
“网是没有,但知识还在。”
“你忘了,我笔记本中可是装着一整个书店,而且还能和手机连接。”
秦宁打开电脑随手点开一个文件夹,屏幕上立刻显示出密密麻麻的书籍目录。
“你想想,格物、算学、农事、医术……这里面可不少划时代的好东西。”
“以后说不定能派上大用场,甚至改变点什么。”
李清照这才还想起来,看着秦宁的目光更加坚定。
说不定有他在真能改变什么。
秦宁又把折叠式大功率太阳能充电宝往包里装。
这个充电宝的太阳能板可以拆卸,还能连接插线板。
而这样的充电宝秦宁和李清照各有一个。
有两个充电宝给手机和笔记本供电完全够用了。
还有太阳能露营灯,简易帐篷,无人机以及一套对讲机,现代防身用品电击枪,以及大宋没有的药品。
电击枪,这玩意他也没用过,买来己经有半年了,无法确认威力。
买来就一首放在包里,现在己经是无法开机。
而这太阳能露营灯,那可比蜡烛亮多了。
对讲机的距离可以传输几公里远,万一走散了可以用的上。
最后的药品大礼包就更不用说了,这东西在古代可是可以救命的。
至于复合弓,铠甲长枪以及长剑,这次肯定是不能带的。
秦宁看着看天空,灰蒙蒙的。
又是一个阴天,导致他的太阳能充电宝充电十分缓慢。
之后秦宁和李清照装的最多就是衣服了,毕竟在古代那可是会冻死人。
秦宁又在车内翻找食物,目光落在了冰箱角落里还剩下的不少土豆和红薯上。
这些东西没电也无法长期保存,他们也不可能一首待在山里。
秦宁取出一部分红薯和土豆,剩下的全部用纸箱套上黑色密封袋,撒上小苏打,希望能尽量保存些时间。
李清照见秦宁把一些土豆和红薯叶带上,连忙问道:“这个你带着也无法保存啊?”
秦宁点头回应道:“我带的这些,一部分可以充饥,一部分送给刚才的老丈。”
“如果短时间内能回到汴京,这东西说不定能推广开来。”
“如果短时间回不去,老丈这边说不定也能种植成功。”
“再不济车厢内还有一部分。”
“这东西宋朝是没有的,如果能广泛种植,起码能够让宋朝的百姓少饿死一些人。”
“我能做的也只有这么多了,算是尽人事听天命了。”
李清照也意识到事情的重要性,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