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婪的火焰一旦点燃,便迅速沿着权力的链条向下燎原。
沈钧用“珍宝”点燃了沙俄军官的欲望,而这些贵族军官们,立刻将这欲望转化为对下层士兵赤裸裸的金钱驱策。
“听着,你们这些灰色牲口!”一名佩戴着刚从人民军“特使”那里换来崭新珍珠袖扣的上尉,挥舞着一张刚刚由师部签发的命令。
站在泥泞的战壕前,声音因激动而嘶哑:“将军有令!从今天起,不再是该死的东洋人冲我们开炮!该我们去找他们‘聊聊’了!”
士兵们麻木疲惫的脸上毫无波澜,进攻?那是进攻不了一点。
上尉猛地提高音量,抛出了致命的诱饵:“每抓到一个活的东洋猴子,手脚齐全能喘气的,赏50卢布!当场兑现!将军用自己家族的名义担保!”
死寂的战壕里,仿佛投入了一块烧红的烙铁。
“50卢布?!”一个胡子拉碴的老兵不敢置信地重复。这相当于他们一年的军饷,前提是那些喝兵血的军官老爷们能准时发下来的话。
“没错,50卢布!抓一个给一个,看清楚了!”上尉为了增强说服力,竟然从怀里掏出一个鼓鼓囊囊的皮袋。
哗啦一声倒出小半袋在泥土上闪着金银光芒的卢布(沙俄5/10/15卢布硬币是黄金、1卢布和戈比硬币是白银):“看见没?真金白银,就看你们有没有胆子去拿!”
命令和卢布如同瘟疫般在沉闷的俄军阵地上蔓延开来。
第二军、第三军、甚至原本只负责侧翼骚扰的哥萨克骑兵支队,都接到了大同小异的指令——进攻,抓俘虏,换赏钱!
对财富的渴望瞬间压倒了恐惧和对高层腐败的怨恨。
军官们为了换取更多的珍宝,疯狂许诺、甚至提前垫付部分赏金。士兵们则为了那触手可及的50卢布,红了眼睛。
战场形势发生了诡异而剧烈的逆转。
原先占据主动、攻势如潮的东洋军,突然发现自己面对的不再是龟缩防守、士气低落的沙俄军队。
对面那些穿着破烂灰色军装的沙俄兵,仿佛被注入了狂暴的药剂,开始主动跃出战壕,在军官的带领下,顶着弹雨发起一波波疯狂的反冲锋!
他们的目标异常明确:不是占领阵地,而是活捉!
“乌拉!!为了卢布!!”的吼声甚至压过了“为了沙皇!”的口号,成了战场上最刺耳的音符。
士兵们不再吝惜弹药,火力掩护异常猛烈,不是为了杀伤,而是为了压制东洋军火力,好让同伴扑上去用枪托和绳索制服目标。
一些胆大包天的哥萨克骑兵更是首接冲入东洋军小股部队的后方,挥舞着套马索去“套”那些落单的东洋兵。
东洋军指挥官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凶猛反扑彻底打懵了,情报显示沙俄明明己濒临崩溃,为何突然间变得如此悍不畏死、攻势凌厉?
他们以为这是沙俄统帅库罗帕特金策划的绝地反击,殊不知驱动这些灰色牲口向前冲的,并非对帝国的忠诚,而是沈钧带来的珍珠钻石所转化成叮当作响的卢布。
短短数日间,沈钧案头堆积的俘虏交割清单数量激增,而与之对应的,是沈钧运往各军营的一箱箱奢侈品。
硝烟弥漫的奉天战场上,曾经代表着旧帝国荣耀的灰色军服,正被赤裸裸的金钱欲望彻底腐蚀,并以前所未有的疯狂姿态,将沙倭战争推向沈钧所期望的、更加血腥的深渊。
总参谋长李建国捏着一份厚厚的清单,快步走进沈钧的临时指挥部:“大帅,刚统计完,过去一周,各交割点接收的东洋俘虏总数达到三万余人!”
沈钧声音平淡得像在讨论天气:“三万多?效率比预想的还高,看来那些沙俄军官是真急了。抓了这么多人,双方的伤亡不小吧?”
李建国拿出一份报告道:“东洋那边我们没有确切消息,不过保守估计这一周又战死两万左右,受伤三万多,再加上被俘虏的,东洋现在可战之兵估计只剩下13万左右。”
“沙俄这边战死5.2万,受伤21万,还能战斗的剩下18.8万人。”
听到沙俄的伤亡时,沈钧惊得都瞪大了眼睛:“不是沙俄人一下这么猛了吗?之前开战快20天,他们才战死3万!好家伙,这一周就死了5.2万人,这帮人是为了钱真拼命啊!”
李建国脸上混杂一丝忧虑:“大帅,沙俄那帮混蛋只顾着抓人换东西,送来的俘虏一半以上是伤员,轻重不等,而且我们设置的临时战俘营也快装满了,是不是要停止兑换俘虏了?”
沈钧没有犹豫:“不能停,伤员筛一遍,伤好后不耽误干苦力的,就好好给治疗,正好让培养的那些速成医护员练练手。那些治好后也干不了重活的……”
他顿了一下,语气没有丝毫波澜:“给伤口简单清洗包扎,打一针青药,就天听由命吧。能活下来算他们命硬,等仗打完了,找机会‘礼送’还给东洋人。让他们自己头疼去养这些废人,多一张嘴都是负担。”
“明白!”李建国立刻领会了沈钧的战略意图,这是钝刀子割肉,持续给敌人放血。
“至于现在没伤的那一万多人,分批转移去阜新。”沈钧的手指重重敲在阜新的位置。
“告诉阜新那边,矿坑、工具、看守营房都给我备足了!不许故意虐待,每天两顿饭,但要保证997的工作量。”
李建国不解:“大帅什么是997工作量?”
沈钧挥挥手:“早上9点工作、晚上9点下班、每周工作七天。”
李建国离开时小声感慨了一句:这是把人当鬼子整啊!
很快辽西大地上一排排被束缚双手,垂头丧气的东洋战俘,朝着阜新方向排队而去。
等待他们的,不再是战场的炮火,而是暗无天日的矿井和沉重的镐头。
硝烟混杂着初春的泥腥气,人民军前线指挥部内的气氛却比战场更凝固。
东洋外交特派员森田健一脸色铁青,将几张模糊但足以辨认出沙俄移交俘虏、人民军押送俘虏排队离开的照片,狠狠拍在沈钧面前的桌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