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浮现出只有她能看到的全息投影,详细展示了无人机的内部构造。她小心翼翼地组装着,手指灵活地焊接微型电路。前世在电子研究所的工作经验此刻派上了用场。
凌晨三点,一架巴掌大小的西旋翼无人机终于完成。宋心语测试了遥控系统和摄像头,画面清晰度让她满意地点头。
"任务完成,奖励己发放。"系统提示道,"新技能'电子工程专精'激活。"
宋心语揉了揉酸痛的肩膀,将无人机藏进特制的腰包中。明天就是野外生存考核,她需要这个秘密武器。
考核当天,烈日当空。五十名新生被分成十组,每组配备基础生存装备,要求在六小时内穿越十公里山地地形,途中完成指定任务。
"记住,这不是游戏!"李卫国教官严厉地训话,"最后两名的小组将接受惩罚性训练!"
宋心语和许渝分在同一组,还有另外三名同学。让她意外的是,陆沉也在他们组——这显然是教官有意安排。
"看来我们有幸与状元同组。"陆沉检查着装备,语气不咸不淡,"希望你的实战能力不只在试卷上。"
宋心语没有理会他的嘲讽,只是默默检查着自己的装备。腰间的无人机沉甸甸的,给她带来一丝安心。
出发后,小组很快面临第一个挑战:寻找隐藏在方圆一公里内的五个信号发射器。传统方法是分头搜索,但效率低下。
"给我五分钟。"宋心语说着,从腰间取出无人机。
陆沉眼睛一亮:"你居然私自携带电子设备?这是违规的。"
"规则没说不能用自制的。"宋心语熟练地启动无人机,"只要不借助外部帮助和商业设备。"
无人机悄无声息地升空,通过宋心语手机上的自制APP传回实时画面。不到三分钟,五个信号源的位置就被标记出来。
"西北方向200米,灌木丛中...东南方向..."宋心语快速报出位置。
许渝目瞪口呆:"心语,你这是作弊啊!"
"这叫合理利用资源。"陆沉突然笑了,这是宋心语第一次看到他真诚的笑容,"干得漂亮,状元。"
小组顺利拿到五个信号发射器,成为最先完成第一项任务的队伍。途中,宋心语注意到陆沉时不时观察她的无人机,眼中闪烁着专业的好奇。
第二项任务是渡过一条湍急的河流。绳索和木板是唯一的工具,需要团队协作搭建简易桥梁。
正当大家忙碌时,宋心语的无人机突然发出警报——她在监控画面上看到了不寻常的热源信号。
"等等,"她叫住正要上桥的许渝,"上游有情况。"
话音未落,远处传来轰隆声。河水突然暴涨,原本搭建的桥梁瞬间被冲垮。
"你怎么知道?"组员们又惊又疑。
宋心语指了指无人机画面:"上游有水库,他们故意放水增加难度。"
陆沉深深看了她一眼:"看来带你来是对的。"
凭借提前预警,小组绕道安全区域,虽然多花了时间,但避免了危险。其他几个小组就没那么幸运了,有人甚至被冲走,幸好被救援人员及时救起。
最后一关是山地定向越野,需要根据坐标找到终点。茂密的树林让GPS信号变得不稳定,许多小组迷失了方向。
"我们可以用无人机探路。"宋心语提议。
"电量还够吗?"陆沉问。
宋心语检查了一下:"只剩15%,大概能坚持十分钟。"
"足够了。"陆沉拿过地图,快速标记了几个关键点,"让无人机先侦察这条路线,如果没有障碍,我们全速前进。"
无人机传回的画面显示,他们选择的路线确实是最佳路径。小组全力冲刺,最终以第三名的成绩到达终点。
"不错嘛,状元。"李卫国教官看着他们的成绩单,"特别是那个无人机的主意——虽然取巧,但确实符合实战思维。"
考核结束后,宋心语独自在训练场边整理装备。夕阳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
"你的无人机,"陆沉不知何时站在了她身后,"设计很精妙,但图像传输模块不是民用级别的。你怎么得到的?"
宋心语说道:"自己改装的,我对电子工程有些研究。"
因为我有系统啊,现在的我智商130,技能过目不忘,学东西不是很快吗?看书自学的。宋心语心想。
陆沉盯着她看了几秒,突然伸出手:"给我看看。"
宋心语犹豫了一下,还是交出了无人机。陆沉熟练地拆开外壳,检查核心部件。他的手指修长有力,动作精准得像外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