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若汐刚在柜台前支起“代写休书,字字诛心”的招牌,就有位头戴斗笠的妇人匆匆而入。
妇人掀开面纱,露出脸上的淤青,声音哽咽:“听闻马姑娘能写...能写让负心汉后悔终生的休书?我那夫君,竟要纳青楼女子为平妻...”
“包在我身上!”马若汐一拍胸脯,毛笔在宣纸上龙飞凤舞,“先写他‘始乱终弃,猪狗不如’,再写‘家中糟糠,胜过天仙’!”她边写边念念有词,“对了,得加句‘离了老娘,看你顿顿喝西北风’!”江延骁在旁看得哭笑不得,悄悄把用词过猛的“猪狗不如”改成“薄情寡义”。
休书送出的第三天,妇人带着两只老母鸡登门致谢。原来她夫君看到休书后,不仅跪在岳家门前三天三夜,还当众撕了纳妾文书。
马若汐抱着老母鸡笑得合不拢嘴:“看到没?这就是文字的力量!以后谁还敢欺负咱们女子!”
这事传开后,上门求写休书的妇人络绎不绝。
一日,竟来了位衣着华贵的官家小姐,扭捏道:“我...我想写封休书给未婚夫,可他并未犯错,只是...”她红着脸低下头,“我不爱他。”
马若汐眨眨眼,突然拉着小姐坐下:“这好办!咱们换个思路,写封‘和离书’,就说‘今生无缘,各自欢喜’,再附首诗——‘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桥边野花多灿烂,不比婚约香?’”江延骁在一旁研磨,差点笑出声,墨汁溅了满桌。
和离书送到男方家,男方竟回了封感谢信:“多谢马姑娘成全,其实我也早有此意!”
原来男方倾心一位江湖侠女,正愁无法退婚。此事经马若雨添油加醋写成话本,在茶楼里传唱,标题就叫《一纸休书,成就西对良缘》。
然而树大招风,马若汐的“休书生意”惹恼了当地的讼师行会。为首的老讼师拄着拐杖上门,吹胡子瞪眼:“女子无才便是德,你教人写休书,坏了纲常!”
马若汐不慌不忙掏出一摞感谢信:“老先生看看,这些可都是救命的文书。”她突然压低声音,“再说了,您那些徒弟,私下可没少找我‘取经’呢!”
老讼师涨红着脸要反驳,马若云抱着账本出现,算盘打得噼啪响:“老先生,不如咱们合作?您提供律法建议,我们负责文书,利润三七分?”
老讼师看着账本上的数字,咳嗽两声:“咳咳...倒也不是不能考虑。”
当晚,马府灯火通明。马若汐教丫鬟们练习“情感咨询话术”,马若雨在改编新话本,马若云则在制定“休书代写分级收费标准”。
江延骁帮马若汐整理散落的宣纸,突然轻声道:“你这样...真的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
马若汐冲他狡黠一笑,在宣纸上画了两个牵手小人:“那当然!以后我还要开‘恋爱补习班’‘婚姻急救室’,把古代女子的幸福,都攥在咱们自己手里!”
窗外夜色渐深,万家灯火中,不知又有多少故事,将因这小小的万事屋而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