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开学的那天,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长月中学的校园小道上,光影摇曳,似在诉说着新故事的开篇。F5的成员们,带着假期的回忆与新学期的憧憬,陆续踏入校门。
林晨早早来到教室,她把新发的课本一本本摆放整齐,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这个暑假,她通过心理咨询和阅读一些关于情绪管理的书籍,状态好了许多。她在心里默默给自己打气,新的学期,一定要更加积极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不一会儿,唐沐雨风风火火地闯进教室,“晨晨,我可想死你啦!”她一把抱住林晨,手中还拿着没吃完的冰淇淋,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江晚心走进教室时,手里抱着几本古籍修复的专业书籍。她的假期几乎都沉浸在古籍的世界里,跟着一位老师傅学习了不少新的修复技巧。看到熟悉的朋友们,她清冷的脸上也浮现出一抹淡淡的笑意。而季昭宁则背着绣着青竹的帆布包,慢悠悠地晃进教室,怀里抱着一摞诗集,袖口还沾着几点墨渍,眼睛里闪烁着灵动的光芒,似乎迫不及待地要和大家分享他假期的创作灵感。(不过她究竟是什么时候爱上诗的)
“诸位,且看这篇新作!”季昭宁把书包往桌上一放,随手抽出一张泛黄的信纸,上面是他工整的瘦金体字迹,“我在老宅阁楼翻到祖父的旧诗稿,照着韵律填了阕《青玉案》,正愁无人品鉴。”她眉眼弯弯,故意摇头晃脑地朗诵起来,声线清朗如泉水击石,引得周围同学纷纷侧目。趁着众人的注意力被吸引,他又变魔术般从包里掏出几枚自制书签——薄如蝉翼的宣纸绘着水墨星辰,边缘还细心地染上茜草色。
沈星河是最后一个到的,他背着书包,手里还拿着一个小型的天文望远镜模型。这个暑假,他偷偷参加了一个线上的天文爱好者交流活动,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对天文的热爱愈发炽热。“大家,好久不见。”他笑着和同学们打招呼,镜片后的眼睛满是对新学期的期待。
然而,新学期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随着学科难度的增加,作业量也陡然上升。一天晚上,林晨坐在书桌前,对着数学作业愁眉不展。复杂的几何图形和公式让她头晕目眩,抑郁症带来的自我怀疑又开始在心底蔓延。就在她快要崩溃的时候,手机屏幕亮起,是季昭宁发来的消息:“是不是被数学难住啦?我这有个解题思路,你看看能不能帮上忙。”
很快,季昭宁的视频通话打了过来。屏幕里的他穿着印着李白诗句的睡衣,头发翘得像鸡窝,却认真地举着草稿本:“看好了,这道题就像一首未完成的诗,我们得找到那个点睛之笔的韵脚。”他用比喻的方式,把函数图像比作蜿蜒的山脉,将公式拆解成诗歌的平仄,原本晦涩的知识在他的讲解下变得妙趣横生。讲完后,他还即兴作了首打油诗:“代数几何两生花,方程难解莫心忧,待到灵感忽至时,答案自会落笔头。”逗得林晨破涕为笑。(本作者才疏学浅,勿喷勿喷)
与此同时,江晚心在古籍修复社团也遇到了挑战。社团接到了一个修复一本年代久远的校史古籍的任务,难度极大。江晚心作为社团的骨干成员,压力巨大。她连续几天都泡在社团活动室,反复研究修复方案,但始终没有找到完美的解决办法。唐沐雨得知后,拉着沈星河和林晨一起来帮忙。
季昭宁得知消息后,抱着一大摞古籍研究资料出现在活动室。“我在市图书馆泡了三天,找到几本清代修复古籍的手记。”他翻开一本线装书,泛黄的纸页间夹着他做的荧光色便签,“你们看,这里记载了用糯米浆修复脆化纸张的秘方,或许能解决我们现在的难题。”说着,他挽起袖子,主动承担起调配浆糊的工作。调配过程中,他还不忘吟诗:“玉杵捣成红玉髓,清泉和作碧琼浆,此般妙物入书卷,旧籍重焕新容光。”在他的带动下,原本沉闷的修复工作变得充满诗意。(是的,本章是她的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