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田带着一家人去了张神医的草棚。
第二天一早,亭里有人来传话,乡里给每家发放二十斤粮食,但房屋暂时还不能修整。
这是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有吃的才是正道理。
村民们奔走相告。
苏田却想着房屋的问题,不能坐以待毙,她要想办法盖房子。
她不懂这些,三木平时喜欢做木工,想必知道一些知识,她到草棚后面找到三木。
三木正埋头专心雕刻一块木头,看着黑乎乎一木头,也不知道他哪来这么大兴致。
“三木”苏田拍了一下他的肩膀,“娘想问你件事。”
三木头也未抬,“您说。”
“乡里给每家发二十斤粮食,吃的暂时能糊弄,可住是个大问题,不能老借住别人的地方,我想着盖房子,你有什么好主意?”
三木抬头看了一眼苏田,“好啊,我早就住烦草棚了,一大家子挤在一起,一点隐私都没有。”
苏田敲他的头,笑道:“你个小毛孩子要什么隐私?”
三木皱眉,不乐意,“娘,我是大人了,别老拿我当小孩,西锁才是孩子。”
苏田认真说:“咱们去山上搬点石头,但娘不知道怎么建,你会不会画个图纸什么的?”
“会。”三木一口应下。
苏田看他对手里的木头爱不释手,凑过去看,“你这是弄的什么?”
三木抚着木头,一脸骄傲,“雷击木,辟邪的,能卖钱。”
“这玩意也能卖钱?这不就是那天在山上捡的吗?”苏田不解地问。
“是啊,那晚打雷击中的木头,我看了看可是百年不遇的好料子。”三木说了指指一旁的一根木头,“我扛回来了。”
“这真能卖钱?”苏田眼睛发光。
“当然,道观的师傅们喜欢,我做好后就卖给他们。”
“好,你别忘了给娘画个图纸,一会儿,我就喊着大牛去搬石头。”
里正扯着嗓子喊,亭里来发粮食了,各家出一个人,苏田赶紧过去。
心月看到苏田来了,高兴地上前挽着她的胳膊,“娘,咱们去领粮食。”
“走!”
苏田路过姜氏草棚的时候,心想姜氏足够傻,作贱自己的身子,男人的心早跑了,她还蒙在鼓里,哪天知道了,不知道要闹出什么名堂来。
苏田摇头,不能参与别人的因果,李元的事她装不知道,更不会告诉姜氏,他们一家子的糊涂官司让他们自己断去。
领了粮食,苏田让心月去做饭,从山上拾的地皮菜都晒干了,汤烧开了,地皮菜下锅,再加上她的虫子,营养又美味。
一家人饱餐一顿,苏田让心月留下照顾婆婆和西锁,她借了木轮车,和大牛上山拉石头。
大牛力大无穷,百斤的石头一下就能搬起来,母子俩忙活大半天,装满了木轮车。
大牛拉车,苏田在后面推着,两人把石头拉到自家房屋前,卸下。
一片狼藉,谁也没想到再回来建房子,都在等着官府救济。
苏田和大牛把废墟上的残瓦清理干净,屋基露了出来,六间房的地方。
苏田和大牛回去张神医草棚,她今天累坏了,倒在那里一动也不想动。
心月过来帮她揉腿,西锁端着水过来喂她。
三木进来,手里拿着图纸,这是他费尽全力保全下来的几张纸。
苏田起来,拿过图纸看着,看上去还像模像样,照壁、大门、院墙什么都齐全,看着就让人欢喜。
“娘,建房子要讲究风水的,我按奇门遁甲设计的,旺咱们的。”三木指着图纸说。
苏田简首不敢相信,三木还会奇门遁甲,那可不是一般人能学会的,她这儿子真厉害。
苏田为他竖起大拇指,“我儿了不起,话说,你会算命,何不进城摆摊算命,这个来钱快哪!”
“娘,我不敢误了别人的性命。”
苏田看着谦虚的儿子,心里美滋滋的,她的这几个孩子真不错。
“等娘有钱了送你去学艺。”苏田信心满满地说。
苏田拿着图纸,喊上大牛,开始建房子。
打地基是个累活,苏田交给大牛,大牛三下五除二,很快夯实。
苏田负责拉黄土加水搅拌。
村民得知她要建房子,赶过来看热闹,没想到这个女人这么有能耐,还会盖房子。
苏田边看图纸边指挥大牛,她指哪儿,大牛打哪儿,母子两个配合得天衣无缝,短短一下午时间,竟垒起西尺高。
大家看着苏田的房子有了模样,心都痒痒起来,纷纷效仿她,去拉石头和黄土,开始在自家的屋基上盖房子。
里正看到大伙干劲十足,索性也加入行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家家户户开始忙着盖房子,惟有姜氏没有动静,李元又不知去了哪里,说是为她找大夫,一走又是几天。
沈竹君倒是回来了,把朋朋带走了,谁也不知道她去了哪里。
玉秀看着娘流血不止,弟弟哭闹不止,急得团团转,抱着弟弟又是哄又是摇,孩子饿极了,哭声也越来越弱。
姜氏发起高热,玉秀实在没办法,拉下脸来求苏田,苏田正干得热火朝天,擦了把汗,随玉秀走了。
苏田问李元去了哪里,姜氏昏沉沉地摇头说不知,她心里恨极,自己病成这样,男人扔下她不管不问,自己的儿子也不管,真是够狠心。
经此一事,姜氏心里凉透了,若她好了,守着两个孩子过,李元爱回不回,就当他死了。
张神医回来了,背着一大筐药,玉秀看到他像看到神仙,连拉带拽把他带过来。
张神医为姜氏把脉,没有多问,立马施针,又开了药交给玉秀去煎。
“你伤了根本,以后怕是不能再生孩子了。”张神医说道。
姜氏点点头。
苏田回去继续盖房子。
三木过来向她辞行,说是要去道观一趟,苏田知道他不会永远在这里,叮嘱他注意安全。
三木背着包袱走了。
苏田有些失落,她不喜欢分离,可是没有不散的宴席,孩子们终有一天会过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