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眨了眨眼睛,想了想,道:“怪不得李承乾能够顺利地从大理寺的监牢里出来,原来,他是将计就计,利用程咬金向父皇传话,他可真够滑头的。”
房玄龄浅尝了一口茶:“不是微臣说句不该说的,李承乾的脑子好使得很呐,恐怕要在你和李治之上啊。
每次在他遇到难处的时候,总是有贵人相助。
很多事情看上去不可能实现的,他却做到了。
这是多么难得呀。
别的不说,就拿吐谷浑之战来说。
当初的形势很好,你率领十万大兵,出征吐谷浑,微臣也认为你必定会马到成功。
但是,你太过大意了,中了人家的埋伏,十万大军竟然被人家打得落花流水,仓皇逃窜,溃不成军!
后来,你父皇又改派李承乾到前方为平西大都督。
听说,李承乾在两军阵前和慕容顺喝了一个下午茶,
慕容顺回去就把天柱王给杀了,逼他父亲投降了大唐。
你看看,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在历史上,有谁喝了一个下午茶就能使敌国投降的呢?”
李泰听到这里,双拳紧握,因为在他看来,那是自己的一大耻辱。
其实,在李泰的心里,从来不认为自己不如李承乾。
他总觉得自己时运不济,每次出征,对方的军队太过强大。
他每次出兵和人家接触的时候,往往是对方的军队的战斗力最强,粮草最充足的时候。
所以,对于这件事,李泰的心里一直是不服不愤的。
李泰咳嗽了一声:“首辅大人,你说李承乾善于用兵,这一点,小王却有不同意见。”
房玄龄端起茶碗,轻轻地呷了一口:“不知越王有何高见?”
“如果换做我当初之用兵,在焉耆作战的时候,怎么差点儿却被别人打得落花流水,差一点全军覆没呢?
如果不是阿什那社尔和吐蕃的军队及时赶到的话,恐怕他们早已被人家消灭殆尽了。”
房玄龄眯着眼睛听着,然后微微一笑:“越王,你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为什么你当初率兵前往焉耆的时候却被别人打得那么惨?
你刚到焉耆就损失了五千兵马,这又作何解释?”
李泰有些急躁了:“那不是小王大意了吗?
如果再有下次的话,我绝对不会再重蹈覆辙了,焉耆的军队狡猾得很。”
房玄龄心想,你败就败了,却要找那么多的理由。
“你说的话,微臣表示相信,但是,这个世界上没有假设。”
李泰站起身来,倒背着双手在天堂里来回走动。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又停了下来,眼睛看着房玄龄:“首辅大人,难道说李承乾释放人质,私自募兵,这么大的罪名就这样不了了之了吗?”
房玄龄眼看着窗外,过了好半晌,叹息了一声:“咱们现在还得忍呐。”
“忍?要忍到哪一天为止啊?”李泰听房玄龄说这样的话,很是失望。
他心里想的是,能立即扳倒李承乾,自己坐上太子之位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