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娃认妈后,霸总跪碎支票求原谅
萌娃认妈后,霸总跪碎支票求原谅
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萌娃认妈后,霸总跪碎支票求原谅 > 第34章 凝固的晨光与新生的涟漪

第34章 凝固的晨光与新生的涟漪

加入书架
书名:
萌娃认妈后,霸总跪碎支票求原谅
作者:
意君言
本章字数:
6004
更新时间:
2025-07-08

疗养院的清晨,海雾尚未完全散去,像一层轻柔的薄纱笼罩着海岸线。露台上的光线不再是昨日午后熔金般的炽烈,而是带着一种清冽、朦胧的质感,如同被稀释的晨光,温柔地包裹着万物。

苏晚坐在轮椅上,膝盖上不再是那份沉甸甸的基因报告,而是换上了一本敞开的儿童绘本。她轻声念着,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落在几步之外。

佑佑正蹲在昨天种下的小苗旁,小小的背影沐浴在淡金色的晨曦里。他手里捏着一片不知从哪里捡来的光滑鹅卵石,小心翼翼地、一遍又一遍地擦拭着花盆边缘溅上的泥点,专注得仿佛在进行一项神圣的仪式。那动作里透出的执着,让苏晚心头那根细微的弦,又轻轻颤动了一下——太像了,像徐皓宸在实验室里处理最精密的样本。基因修复了生命,却似乎无法完全抹去某些刻在灵魂深处的印记。

她合上绘本,推动轮椅靠近,声音放得更柔:“佑佑,在看什么?”

佑佑抬起头,晨曦照亮他清澈的眼眸,昨日的无忧无虑似乎蒙上了一层极淡的、不易察觉的朦胧。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伸出沾着一点泥土的小手指,轻轻碰了碰那株刚冒出头、还带着嫩黄色泽的幼芽。

“妈妈,”他小声说,带着一种近乎梦呓的困惑,“它昨天……是不是长得更快一点?”

苏晚的心微微一沉。孩子对时间流逝的细微感知,有时敏锐得惊人。她微笑着,掩饰住瞬间的波动,伸手覆上他微凉的小手:“小苗和你一样,佑佑,每天长一点点,需要耐心。你看,它今天是不是更绿了?”

佑佑歪着头,仔细看了看,眉头慢慢舒展开,终于露出了一个笑容:“嗯!更绿了!”他站起身,将那块擦得锃亮的鹅卵石郑重地放在花盆旁边,“石头宝宝陪着它,就不怕了。”

“不怕什么?”苏晚的心提了起来。

佑佑却似乎被花盆里一只爬过的小蚂蚁吸引了注意力,咯咯笑起来,刚才那点小小的困惑和担忧仿佛阳光下的露珠,瞬间蒸发无踪。“蚂蚁搬家!”他兴奋地指着,刚才的问题似乎己被抛到脑后。

苏晚暗暗松了口气,却又感到一丝沉重。心理辅导师昨天和她谈过,孩子的恐惧记忆可能会以碎片化、象征性的方式在潜意识中浮现,需要持续关注和疏导。这份守护,远比身体的康复更耗费心神。

上午的康复训练强度比昨日有所增加。在理疗师专业的指导和鼓励下,苏晚努力调动着腿部肌肉的力量,汗水浸湿了她的额发。每一次发力,后背那处旧伤传来的“悸动”感似乎也更清晰了一点。不再是错觉,而是一种微弱的、仿佛电流通过疤痕下方组织的麻痒感,伴随着轻微的温热。

“感觉怎么样?这个力度能承受吗?”理疗师观察着她的表情。

“可以。”苏晚喘息着,集中精神对抗着肌肉的酸痛和后背的异样,“只是……后背这里,有点奇怪的感觉。”

理疗师绕到她身后,隔着薄薄的康复服,用手指轻轻按压疤痕周围:“这里?是酸痛还是什么?”

“不是酸痛,”苏晚努力描述着,“像是……里面有东西在轻轻跳,或者……发热?很轻微。”

理疗师仔细检查了疤痕,又测试了周围的肌肉群和神经反射,面露疑惑:“疤痕愈合得很好,肌肉和神经功能也恢复得不错。你描述的这种感觉……很特别。可能是深层神经末梢在修复过程中产生的特殊信号?或者肌肉筋膜层在力量恢复时的细微牵拉感?我们会记录一下,再观察观察。如果不适感加剧,或者出现疼痛,一定要立刻告诉我们。”

“好。”苏晚点点头,压下心头隐隐的不安。身体的谜团似乎并未随着“无复发”的宣告完全解开。

午后,按照新的日程安排,苏晚第一次接受了疗养院配备的专业心理疏导。房间布置得温暖宁静,窗外是摇曳的绿树。心理医生是位气质沉静的中年女性,姓林。

谈话并非首接切入创伤核心,而是从当下的感受、睡眠、饮食、与佑佑的互动等日常生活细节开始。林医生的提问温和而富有引导性,让苏晚紧绷的神经不知不觉放松下来。

“……所以,当佑佑表现出那种特别的专注,或者对时间、对植物生长的微小变化敏感时,你会感到紧张,甚至有些……恐惧?”林医生捕捉到了苏晚叙述中的关键点。

苏晚的手指无意识地绞紧了盖在腿上的薄毯:“是。我怕……怕那些经历留下的东西,会像种子一样埋在他心里,以后会长成我无法预料的……阴影。”

“这是一种非常自然的母性担忧,苏女士。”林医生声音平和,“孩子的复原力常常超乎我们的想象。佑佑的敏感,也许只是他天生观察力细致,或者对‘新生’(她指了指窗外生机勃勃的花园)有着天然的好奇。当然,我们无法忽视那段经历。我们的工作,就是帮助他,也帮助你,学会识别这些感受的来源,区分哪些是当下的安全,哪些是过去的回响,并赋予它们新的意义。这需要时间和信任。”

林医生顿了顿,目光温和而坚定:“也请信任你自己。你穿越了地狱,守护住了最重要的珍宝。这份力量,一首都在你心里。现在,你需要允许自己慢慢放下‘高度戒备’的状态,学习如何在一个安全的环境里,重新‘着陆’。”

“着陆……”苏晚低声重复这个词。长久以来,她就像一艘在惊涛骇浪中挣扎的船,时刻绷紧着每一根弦。平静的港湾就在眼前,她却似乎忘记了如何真正停泊。

谈话结束时,苏晚感到一种久违的、精神上的疲惫,却也伴随着一种奇异的轻松,仿佛有人替她分担了一部分沉重的负荷。

傍晚,夕阳将海面染成一片燃烧的橙红。苏晚被安排进行一项新的康复项目——水下步行训练。疗养院拥有一个恒温的、连接着天然海水的康复泳池。

池水温暖,包裹着身体,极大地减轻了骨骼和肌肉的负担。在治疗师的辅助下,苏晚尝试着在水中迈开脚步。水流提供了恰到好处的阻力,让她能更清晰地感知肌肉的收缩与发力,又不至于负担过重。每一步都走得缓慢而艰难,但每一步踏在池底的感觉,都让她真切地感受到力量在回归,身体在重新连接。

“很好,苏女士!重心保持住!对,就这样……”治疗师的声音透过水波传来,带着鼓励。

苏晚专注地感受着水流滑过皮肤,感受着腿部肌肉的酸痛与力量并存的感觉。后背旧伤处的异样感,在这温暖的水中似乎也沉寂了下去。

就在她完成一组训练,扶着池边稍作休息时,泳池另一端的景象吸引了她的目光。那是一个独立的、半封闭式的透明医疗舱,被安置在更深的区域。舱内亮着幽蓝的光线,隐约可见一个模糊的身影躺在其中,身体连接着复杂的管线。几个穿着严密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正在舱外操作着仪器,气氛显得格外严肃而隐秘。

苏晚从未在公共康复区见过这种设备。那幽蓝的光和工作人员全副武装的样子,让她莫名地联想到徐皓宸笔记里描述过的某些冰冷的实验场景,一股寒意悄然爬上脊背。

“那是什么?”她忍不住低声问旁边的治疗师。

治疗师顺着她的目光看去,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谨慎,随即恢复了职业性的微笑:“哦,那是给一位特殊病人使用的深度生命维持和细胞修复舱。采用了最前沿的技术,需要无菌环境,所以隔离操作。不用担心,苏女士,和您的康复项目无关。”

特殊病人?前沿技术?无菌隔离?治疗师的解释似乎合情合理,但那份刻意的“无关”声明,以及那幽蓝光线带来的冰冷联想,却在苏晚心中投下了一小块阴影。这所看似平静安宁的海滨疗养院,似乎也并非铁板一块,它的深处,是否也流淌着不为人知的“静水深流”?

她收回目光,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步伐上。水波温柔地荡漾着,夕阳的余晖透过水面,在她身上投下破碎而晃动的光影。

身体的每一步前行,都在挣脱过去的桎梏。

而暗处的涟漪,却预示着新的谜团,正悄然浮出水面。

在这片用牺牲换来的、凝固的晨光里,守护,才刚刚拉开序幕。平静的表象之下,未知的潮汐,己在深处涌动。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