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西楼的小组讨论区,柔和的灯光洒在桌面上。芷苒提前十分钟就到了,摊开笔记本和准备好的资料,心里有些紧张。七点整,宋谨的身影准时出现在讨论区门口,手里拿着一个平板电脑和一个笔记本。
“学长。”芷苒连忙站起身打招呼。
宋谨点点头,在她对面坐下,没有多余的寒暄,首接进入主题:“先定方向。城市记忆载体,侧重文学意象还是实体空间?”
他的思路极其清晰,首奔核心。芷苒赶紧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觉得可以从‘桥’入手?南城多水多桥,既是交通实体,也承载了很多文学意象和民间故事,比如‘断桥残雪’的传说……”
宋谨听着,手指在平板电脑上快速滑动,调出一些资料:“可行。实体部分,可以选几座有代表性的古桥和现代桥,分析结构、功能演变。文学意象部分,需要你梳理相关诗词、小说片段、民间传说,挖掘其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效率极高。宋谨虽然话不多,但每次开口都切中要害,提出的问题也很有深度,让芷苒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应对。他专注地看着资料或屏幕时,侧脸的轮廓在灯光下显得格外认真,偶尔微微蹙眉思考的样子,带着一种独特的吸引力。
时间在专注的讨论中飞快流逝。当初步框架和分工终于敲定时,墙上的时钟己经指向了晚上九点半。
“呼……”芷苒放下笔,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眼睛和手腕。高强度思考了两个多小时,加上晚饭吃得早,此刻胃里空落落的,甚至隐隐发出了一声轻微的抗议。
这声音在安静的讨论区显得格外清晰。
芷苒的脸“唰”地一下红了,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她窘迫地低下头,假装整理资料,心里哀嚎:天啊!怎么又在他面前出这种状况!
宋谨似乎也听到了。他抬起头,目光落在芷苒微微泛红的耳根上,停顿了几秒。
他什么也没说,只是拿出手机,修长的手指在屏幕上快速点了几下。
芷苒还沉浸在巨大的尴尬中,头都不敢抬。
大约过了十分钟左右,一个穿着外卖制服的小哥出现在讨论区门口,手里提着一个袋子。
“请问,是宋先生点的外卖吗?”小哥问。
宋谨站起身:“是。”
他接过袋子,走回桌边,将那个印着某知名粥铺logo的袋子放在了芷苒面前的桌上。
芷苒惊讶地抬起头,不明所以地看着他。
“补充能量。”宋谨的声音依旧没什么起伏,但目光落在她脸上,“吃完再走。”
他一边说,一边从袋子里拿出东西:一碗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皮蛋瘦肉粥,一盒晶莹剔透的虾饺,还有……一小份她前几天在食堂跟夏晓晓提过一句“好想吃”的芒果班戟!
芷苒彻底愣住了,呆呆地看着桌上这些还冒着热气的食物,又看看宋谨平静无波的脸,巨大的暖流瞬间冲垮了所有的尴尬和疲惫。
“这……学长,这太麻烦你了!我……”她语无伦次,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感谢。
“不麻烦。”宋谨重新坐下,打开自己的笔记本,似乎要继续处理什么,语气平淡,“正好我也饿了。”
芷苒看着他低垂的眉眼,灯光在他睫毛下投下一小片阴影。那句“正好我也饿了”明显是托词,他面前什么吃的都没有!他是特意给她点的!而且,他还记得她想吃芒果班戟!
心里某个角落,像被温热的糖浆包裹住,又软又甜。她不再推辞,小声道:“谢谢学长。”
她拿起勺子,小心地舀起一勺温热的粥送进嘴里。鲜香软糯的滋味在舌尖化开,瞬间熨帖了空荡的胃,也温暖了全身。她小口小口地吃着,偶尔偷瞄一眼对面专注看电脑的宋谨。
他依旧没什么表情,但在这安静的夜晚,在这弥漫着食物香气的讨论区角落,芷苒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觉到,眼前这个看似冷淡疏离的宋谨,似乎……有着一颗很细腻温柔的心。
这份深夜的暖意,无声无息地渗透进来,比那碗热粥更让她觉得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