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小姐逃婚记
民国小姐逃婚记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民国小姐逃婚记 > 第13章 初到上海

第13章 初到上海

加入书架
书名:
民国小姐逃婚记
作者:
香香甜甜的达普拉
本章字数:
5554
更新时间:
2025-07-06

三天后,杭州火车站。

沈梅君面对丈夫这次的求学,心里很是不舍,但是她也没有办法,她知道胡鸣远任重道远,不仅是为了她和孩子,还有这个祖上传下来的丝绸铺。

幸好,她生了振邦后,她公公婆婆对她的态度也好了很多,振邦己经五岁了,一天到晚淘气得很,她也是把心思转移到了儿子身上,所谓母凭子贵,接下来她的后半辈子的任务就是把振邦给照顾好,鸣远今天的奔波也是为了以后胡振邦的人生路平坦一点。

想到这点,她觉得没有什么可犹豫的,她应该支持丈夫的事业,何况,胡家少奶奶的位置她己经坐稳了。

火车鸣笛时,胡鸣远看到了母亲在擦泪,父亲挺首了腰板站在一边,眼里满是对他的肯定和期许,沈梅君带着振邦在和他挥手,他看着他的父母、妻儿,觉得此去上海他非得折腾出点名堂来,不然这几个至亲的人包括他自己的后半生命运都会改写。

胡鸣远心一狠,头也不回地上了火车,他找到了自己的座位,和窗外的亲人招招手,火车己经慢慢地启动了,沈梅君追着火车跑了一路,最后在路边停了下来,胡鸣远看见她远远地在朝自己招手。

上海比胡鸣远想象和还要喧嚣。上海法租界,霞飞路。

胡鸣远捏着纸条,在梧桐树影中寻找着“王公馆”。这一带全是西式洋房,偶尔会有金发碧眼的洋人乘马车经过,车铃声清脆悦耳,胡鸣远低头看看自己身上的灰布长衫,显得和这里的风格格格不入。,

终于,他找到了王公馆,这许公馆比他想象得更气派,铸铁的大门上缠绕着藤本月季,透过栏杆能看到修剪整齐的草坪和一座三层洋楼。

胡鸣远深吸了一口气,拉动了门铃。不一会儿,一个穿着制服的女佣来开门。

“请问您找谁?”

“我找王敬之王伯父。”说着胡鸣远拿出父亲给他的信件。

“老爷正在会客,您稍等。”佣人看了一眼他的介绍信,便把胡鸣远引入门厅。

客厅里的陈设中西合壁,条案上摆着青花瓷瓶,墙上挂着油画,红木的太师椅旁立首一个三角钢琴。

看得出,这个家庭是有一个会弹琴的人,胡鸣远也是第一次看见实物的钢琴,白色烤瓷溱的钢琴让这个家瞬间提升了整体格局,这台钢琴像是个装设,也像是个会诉说话语的灵动女孩,胡鸣远不知道这架钢琴的主人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你是谁?”一声清脆的声音从胡鸣远的上方传来。

胡鸣远抬头,一个约莫20来岁的女孩子正从上面楼梯走下来,她烫着眼下流行的卷发,还戴着一顶西洋的帽子,身上穿的是漂亮的连衣裙,整个人显得俏皮又可爱。

“在下胡鸣远,杭州胡氏丝绸铺的少东家,这次来拜见王世伯。”胡鸣远对小姐作揖道,他并不知道这个姑娘是谁,但是他想,她从楼上下来,总该是这个家里的成员,所以不敢怠慢。

“找我爹啊,他应该没有那么快结束。”

“原来是王家小姐,失敬失敬!”原来眼前的就是王伯父的女儿。

“我叫王曼丽,你好!”王小姐倒也是落落大方,伸出手就和胡鸣远打招呼,“你刚才在看我的钢琴,怎么,你懂钢琴么?”

“我听过弹奏,觉得钢琴的声音甚是好听,但是自己弹奏是不会的。”

王曼丽点点头,“哦,这样。”她又打开钢琴盖子,随手按了几个音符,好听的乐符便这么流淌出来。

“世文兄公子?”正在这时,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

胡鸣远的父亲叫胡世文,眼前走来的应该就是王敬之王伯父了。胡鸣远看到一个五十出头的男子朝他走来,他穿着剪裁考究的西装,头发理的是西洋人的发型,用发胶梳理得一丝不苟,手上戴了个翡翠扳指,整个人显得既有西洋那么的时髦又有中国传统商人的底蕴。

“晚辈胡鸣远,拜见王伯父。”胡鸣远立即上前行了大礼。

王敬之一把扶住他:“不必多礼,我和世文兄那是过命的交情,世文兄的身体还好吗?”

“家父还是健康,但是丝绸铺的生意大不如前,家父听说上海这边距离码头近,所有丝绸的款式都是新的,洋人又多,所以让我来找王伯父,一起想想办法,也好让我振兴家业,让我们胡氏丝绸渡过难关。”

“来,鸣远,我带你去看看我们上海最热闹的地方,管家,备车。”王伯父说着,拉起胡鸣远就往外走。

“爹,您回来吃饭吗?”王曼丽看着这两个男人往外走,不由地问了一句。

“回来,我们去完码头就回来。”

马车穿过繁华的南京路,胡鸣远透过车窗看到一家家洋门口都堆满了货物。

“你看看,上海的丝绸,多到数不胜数。但是他们的价格只有你们店铺的三分之一。”王敬之对胡鸣远说道。

不多久,就到了外滩,外滩的景象更是让胡鸣远震撼,黄浦江上停泊着好多艘轮船,起重机正将成箱货物吊上码头。江风送来极油刺鼻的气味,与记忆里杭州清新的空气完全不同,这里更多的是一种钱的味道。

"二十年前,这些还都是帆船。"王敬之指着江面,"知道为什么洋人的货便宜吗?因为他们用蒸汽船运输,用机器生产。"

回到王公馆己是黄昏。书房里,王敬之取出一本账簿推给明远:"看看这个。"

账簿记录的是王氏商行去年的生意:生丝出口八万担,利润惊人。

"您...您把丝绸卖给洋人?"鸣远难以置信。

"不错。洋人买我们的生丝,织成绸缎再卖回来,价格翻倍。"王敬之眼中精光闪烁,"明远,时代变了。要么被淘汰,要么主动求变。"

鸣远攥紧拳头:"可是...我们丝绸铺是百年招牌。"

"招牌再老,不能当饭吃。"王敬之叹息,"世文兄就是太固执。其实三年前我就写信劝他转型,他却回信骂我数典忘祖。"

"世伯,我该怎么做?"

“你也别急,生意这东西不是一天两天能学会的,按照你父亲的意思,就是让你先去圣约翰书院读书,结交一些公子哥,然后一边和我学着管理,慢慢地熟悉起上海生意的门道来。”

“一切听从王伯父安排。”

“我们家小女儿也是在翰林院学习,你去啊正好你们凑个伴,可以一起上学放学。”

“是刚才我进来时候碰到的那位小姐吗?”

“嗯,这个是我小女儿王曼丽,我上面还有一个儿子,就属她最小,脾气也是被我们惯坏了,任性得很。”

“我觉得王小姐挺好的,活泼又聪明,而且又会弹钢琴。”

“她啊,从小被我们宠坏了,要什么就有什么,一切都是她说了算。来,鸣远,我们先吃饭,饭后你洗个澡,换身衣服,然后让曼丽带你熟悉下我们王家的周围,也好尽快融进这个家里来。”

“王伯父,您是说以后我就住在王家?”

“那当然啦,你父亲对我有救命之恩,现在他儿子来上海,我还能让他去外面租房子的道理,别跟我客气,来,我们先吃饭。”

王家的餐厅也备了专门的厨师,看得出,王家的生意做得很不错,随便一顿饭就是八菜一汤,胡鸣远坐在了桌子角落的位置,王曼丽这个时候也走了出来准备开饭。

“吴妈,吴妈,我要吃银耳莲子羹。”刚进餐厅的王曼丽就在叫着。

“好的小姐,您饭吃完我就给您上来。”

“曼丽,这是杭州胡家丝绸铺的少东家,他父亲曾对我有救命之恩,饭吃完以后,你带鸣远西处逛逛,过两天我会安排鸣远也去你的学生学习,你们就会成为一个学校的同学了。”

王曼丽看了一眼胡鸣远,对他爹甜甜地说了声:“好的爹。”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