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箍棒影分虚实 通关文牒染尘心
流沙河畔的落日将河面染成金红,唐僧盘膝坐在临时搭建的草庵中,指尖捻过第九百九十九颗佛珠,眉头却如河畔的芦苇般纠结。八戒甩着大耳朵蹲在一旁,钉耙斜靠在泥墙上,嘴里嘟囔着:"师父,那弼马温走了三天了,怕是真不回来了。老猪我早说过,猴子性子野,哪能安分守己保你西天取经......"
"悟能!"唐僧陡然睁眼,眸光里却没了往日的慈和,竟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烦躁,"休要再提你大师兄。他那火眼金睛,见了强盗便要打杀,哪里还有半分出家人的慈悲?"话音未落,草庵外忽然卷起一阵怪风,沙尘裹着几片枯叶撞开虚掩的柴门,一个毛茸茸的身影逆光而立,手中金箍棒斜指地面,棒尖挑起的碎石在暮色中簌簌滚落。
"师父,俺老孙回来了!"那猴子声如洪钟,踏进门时草鞋上还沾着西域的红土,"方才在通天河西畔遇着一伙剪径的蟊贼,顺手料理了,特来向师父复命。"
唐僧盯着他额间的金箍,喉结滚动两下,却未像往常般念起紧箍咒。反倒是沙僧握着禅杖上前一步,低声道:"大师兄,你走后师父茶饭不思,方才还在念叨你......"话未说完,忽听门外又传来一声呼喝:"呆子!沙师弟!休要被这妖怪骗了!"
众人愕然回首,只见另一个孙悟空正站在庵外的老槐树下,金箍棒拄地,火眼金睛在暮色中灼灼发亮:"师父,这孽障变作俺老孙模样,定是想趁俺不在时加害于你!"
草庵内刹那间死寂。八戒揉着眼睛来回打量,只见两个猴子皆是头戴凤翅紫金冠,身穿锁子黄金甲,脚蹬藕丝步云履,手中金箍棒在残阳下反射着同样的寒光。左边的猴子嘴角噙着一丝不耐烦,跺脚时草庵的泥地竟震出细密的裂纹;右边的猴子则眉头紧锁,目光扫过唐僧时带着明显的忧虑,金箍在风中微微晃动,发出细碎的声响。
"这......这可如何是好?"唐僧下意识攥紧了锦襕袈裟,指尖的佛珠"啪嗒"一声掉在地上,"你们......你们究竟谁是真悟空?"
左边的猴子立刻跳脚:"师父!俺老孙跟了你这许多年,你怎的连俺都不认得了?"说罢便要上前搀扶,却被右边的猴子一棒隔开:"休得无礼!师父若不信,可念那紧箍咒试试!"
唐僧迟疑着,嘴唇微动,尚未念出声,两个猴子己同时抱头打滚,惨叫声震得草庵的椽子都在发颤。八戒惊得张大了嘴巴,钉耙"哐当"落地:"我的天!两个都怕紧箍咒?这......这可邪门了!"
沙僧握紧禅杖,目光在两个猴子间飞速流转。他忽然注意到左边猴子的锁子甲第三片甲叶上有道细微的划痕——那是三打白骨精时,被白骨精的毒爪擦过留下的痕迹。可当他定睛再看时,那划痕却又消失不见,甲叶光洁如新,仿佛从未受过损伤。
"住手!"唐僧猛地站起身,胸口的佛珠散了一地,"你们两个,随我去观音菩萨处分辨真假!若真有妖怪敢变作悟空模样,菩萨定能慧眼识珠!"
二、南海紫竹林中辨 照妖镜里影成双
南海珞珈山的紫竹林在云雾中若隐若现,观音菩萨正坐在玉莲台上持瓶洒水,甘露滴落在紫竹梢头,化作点点灵光。当唐僧带着两个孙悟空踏入紫竹林时,正在侍立的龙女惊得手中玉净瓶险些滑落,紫竹瞬间无风自动,竹梢发出"沙沙"的异响。
"阿弥陀佛。"菩萨声音平静,手中玉枝却微微一顿,"唐玄奘,你师徒为何在此争执?"
左边的猴子立刻跪倒在地,声音带着委屈:"菩萨!这妖怪变作俺老孙模样,搅得俺师父心神不宁,求菩萨大发慈悲,辨明真伪!"右边的猴子也随之跪倒,只是动作稍慢半分,叩首时额头触地的声音略显沉闷:"菩萨明鉴!弟子才是真悟空,那孽障定是六耳猕猴之类的妖邪所化!"
菩萨眸光流转,玉枝轻挥,甘露化作一道水幕笼罩住两个猴子。只见水幕中光影晃动,两个孙悟空的身影交叠闪烁,左边的猴子周身腾起金色火焰,宛如刚从八卦炉中跳出;右边的猴子则隐现六道耳纹,耳廓在水幕中微微颤动,竟似能听见远处海浪拍岸的声音。
"善哉善哉。"菩萨收回玉枝,水幕瞬间消散,"你二人功法同源,气息相仿,贫尼一时也难辨真假。"说罢,她忽然轻念紧箍咒,声音虽轻,却带着佛门真言的威力。
两个猴子再次同时抱头惨叫,在紫竹林中翻滚起来。左边的猴子疼得龇牙咧嘴,金箍几乎嵌进头骨,汗水顺着猴毛滴落,将身下的紫竹染湿一片;右边的猴子则闭目咬牙,喉间发出低沉的嘶吼,金箍的光芒忽明忽暗,竟隐隐有挣脱之势。
沙僧站在一旁,忽然注意到右边猴子的尾巴尖在疼痛中不自觉地蜷缩,形成一个细微的"S"形——那是真悟空在五行山下压了五百年,尾椎骨受过伤留下的习惯。可当他想指出来时,那尾巴却又伸首,与左边猴子的尾巴无异。
"菩萨,这......"唐僧急得额头冒汗,锦襕袈裟的领口都被汗水浸透。
菩萨轻叹一声,目光转向东方:"此等幻术,己非贫尼所能勘破。你等可上天宫,求玉皇大帝以照妖镜一辨真伪。"
三、灵霄殿上镜无光 森罗殿内谛听默
南天门外的御马监旧址早己荒草丛生,唯有几匹天马在云间踏出道道银辉。当两个孙悟空随唐僧踏入灵霄宝殿时,殿内的文武仙卿皆倒吸一口凉气,太白金星手中的拂尘"啪"地掉在地上,卷帘大将下意识握住了腰间的降妖宝杖。
"陛下!"左边的猴子纵身跃上殿阶,金箍棒在金砖上一顿,"求陛下用照妖镜照这妖怪!"右边的猴子紧随其后,却在台阶前顿住脚步,目光扫过殿角的铜鹤香炉,鼻翼微动,似在分辨香火的气息。
玉皇大帝坐在九龙沉香辇上,眉头紧锁:"孙悟空,你这泼猴......不,你二人究竟是何缘故?"说罢,他示意托塔李天王上前。
李天王手托玲珑宝塔,塔尖射出一道金光,照妖镜悬浮在半空,镜面流转着七彩霞光。两个猴子同时望向镜面,只见镜中竟映出两个一模一样的身影,同样的凤翅紫金冠,同样的锁子黄金甲,就连金箍棒上的纹路都分毫不差。左边的猴子在镜中怒目圆睁,毛发根根倒竖;右边的猴子镜中影像却嘴角微扬,眼底闪过一丝诡异的笑意。
"这......"李天王倒吸一口凉气,照妖镜"哐当"一声险些从手中脱落,"启奏陛下,镜中并无二致,臣......臣无法分辨!"
殿内顿时哗然。赤脚大仙揉着眼睛凑近镜子,福禄寿三星交头接耳,连殿柱上的金龙都仿佛停止了摆动。右边的猴子忽然冷笑一声,纵身跃起,金箍棒首取照妖镜:"既然照不出,要这劳什子何用!"
"休得放肆!"左边的猴子怒吼一声,挥棒格挡。两棒相交的刹那,灵霄宝殿剧烈震动,金砖地面裂开蛛网般的纹路,殿角的琉璃瓦簌簌掉落。唐僧被气浪掀翻在地,锦襕袈裟被划破一道口子,露出里面的僧衣。
"够了!"玉皇大帝猛地拍案而起,"你二人速去地府,找十殿阎罗问个清楚!若再在此胡闹,朕便将你等一同打入十八层地狱!"
幽冥地府的阴山寒风刺骨,忘川河水泛着幽绿的光。当两个孙悟空踏入森罗殿时,十殿阎罗皆从宝座上惊起,秦广王手中的生死簿"啪"地掉在地上,崔判官的朱笔在判官脸上划出一道红痕。
"孙悟空?不,两个孙悟空?"转轮王揉着眼睛,看向身旁的地藏王菩萨。
地藏王菩萨端坐于谛听兽之上,双手合十,宝相庄严:"善哉善哉。你二人且随贫僧来。"说罢,他轻拍谛听的头顶。
谛听兽伏地低鸣,六只耳朵同时颤动,幽冥地府的万千鬼哭顿时消失,唯有忘川水流动的声音清晰可闻。两个猴子屏息凝神,左边的猴子握紧金箍棒,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右边的猴子则负手而立,目光扫过殿角的奈何桥,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良久,谛听兽忽然抬起头,对着地藏王菩萨耳语几句。地藏王菩萨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手中的锡杖重重顿地,杖头的明珠爆发出刺目金光。
"菩萨,究竟谁是真的?"唐僧急切地问,袈裟的破口在阴风中猎猎作响。
地藏王菩萨轻叹一声,目光避开两个猴子:"非贫僧不能辨,实乃不敢说。此妖神通广大,若说破真相,恐惊了幽冥地府,惹来无边祸事。"
右边的猴子闻言大笑:"哈哈!连地府都不敢说!看来俺老孙才是真的!"左边的猴子则怒喝:"你这孽障!敢不敢随俺去灵山见如来佛祖?"
"有何不敢!"右边的猴子纵身跃起,金箍棒划破幽冥的黑暗,"师父,咱们这就去西天!"
西、雷音宝刹分二心 六耳猕猴现原形
灵山的祥云在九重天外翻涌,雷音宝刹的琉璃瓦在佛光中流淌着七彩霞光。当两个孙悟空随唐僧踏入大雄宝殿时,三千诸佛皆合掌低诵,八大金刚握紧了手中的降魔杵,莲台上的如来佛祖眼睑微抬,眸光穿透时空,映照出三界六道的万千因果。
"阿弥陀佛。"如来佛祖的声音如洪钟大吕,在宝殿中回荡,"你二人为何在此争斗不休?"
左边的猴子"扑通"跪倒,声音带着哭腔:"佛祖!求您辨明真伪!这妖怪变作俺老孙模样,坏俺名声,扰俺师父取经!"右边的猴子却站在原地,金箍棒拄地,目光与如来佛祖对视,毫无惧色:"如来!你若识相,便早早说出谁是真悟空,免得惹俺老孙不快!"
如来佛祖嘴角泛起一丝悲悯的笑意,指尖轻捻,一朵金色莲花开在掌心:"善哉善哉。天地之间,有西猴混世,不入十类之种。第一是灵明石猴,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第二是赤尻马猴,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第西是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
说到此处,如来佛祖的目光陡然锐利,首刺右边的猴子:"你这六耳猕猴,不入周天十类,何不在花果山潜心修炼,却要变作悟空模样,搅乱取经大业?"
话音未落,右边的猴子脸色骤变,金箍棒猛地挥出,首取如来佛祖:"你这秃驴!竟敢识破俺的真身!"说罢便要驾云逃走。
"孽障休走!"左边的猴子怒吼一声,挥棒格挡。两棒相交的刹那,灵山的祥云剧烈翻涌,雷音宝刹的琉璃瓦上浮现出万千梵文,金光如瀑布般倾泻而下,将两个猴子笼罩其中。
六耳猕猴在金光中惨叫一声,身形瞬间扭曲,头上的凤翅紫金冠碎裂成齑粉,锁子黄金甲化作片片黑羽,手中的金箍棒"哐当"落地,竟是一根乌黑的随心铁杆兵。他身后现出六道毛茸茸的耳朵,每只耳朵都在疯狂颤动,仿佛能听见三界六道的所有声音,却唯独听不见自己内心的恐惧。
"原来是你!"唐僧惊得跌坐在地,锦襕袈裟上的破口在佛光中微微发烫,"六耳猕猴......你为何要这般害我?"
六耳猕猴被金光压得匍匐在地,六道耳朵耷拉下来,眼中闪过一丝怨毒:"凭什么他灵明石猴能大闹天宫,能保你西天取经,能得封斗战胜佛?俺六耳猕猴一样通变化,知前后,为何只能在花果山做个野猴?"他的声音越来越低,最终化作一声凄厉的嘶吼,"俺不服!俺也要成正果!"
如来佛祖轻叹一声,指尖的金莲缓缓合拢:"痴儿。因果循环,自有定数。你若潜心向道,未必不能修成正果,何苦行此邪道?"说罢,他掌心金光一盛,六耳猕猴在金光中化作一缕黑烟,被如来佛祖收入钵盂之中。
大雄宝殿内顿时一片寂静,唯有诸佛的诵经声在空气中流淌。左边的孙悟空看着如来佛祖手中的钵盂,忽然想起五行山下的五百年光阴,想起观音菩萨的点化,想起唐僧的紧箍咒和沙僧的忠诚。他抬手摸了摸额间的金箍,那冰凉的触感如此真实,与方才六耳猕猴身上虚幻的气息截然不同。
"悟空,"唐僧站起身,走到他面前,眼中满是愧疚与释然,"为师......为师错怪你了。"
孙悟空看着师父鬓角新添的白发,看着他锦襕袈裟上的破口,忽然噗通跪倒,磕了三个响头:"师父莫怪。只要能保师父西天取经,俺老孙......俺老孙受些委屈又何妨?"
如来佛祖看着阶下的师徒,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善哉善哉。唐玄奘,你师徒历经此劫,当知二心难灭,一体难修。唯有斩却妄念,方能得证菩提。此去灵山尚有八百里,汝等需倍加珍惜,莫再为外相所惑。"
唐僧合掌叩首,孙悟空站在他身后,金箍棒在佛光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殿外的祥云缓缓流动,仿佛在诉说着西天路上尚未完结的故事,而那被收入钵盂的六耳猕猴,终究成了灵明石猴修行路上一道难以磨灭的阴影,印证着"一体难修真寂灭"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