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慢慢变冷了,卤猪杂的生意也稳定了起来,姜大牛心疼媳妇儿和女儿,决定带着姜青河去集市,留母女二人在家。
卤猪杂每日能卖西五百文,赶上大集能卖六七百文,姜青雨细算下来这段时间也挣了有小二十两了。
于是举手提议:“爹,不如咱们也买辆牛车吧,这样时间晚了也不怕赶不上李大爷的牛车了,赶大集的时候还能早早出发。”
大梁国禁止食用耕牛,一是因为牛力气大,能耕地,能拉人拉货,若是农户家能有一头牛,春耕秋收时能省下不少力气。
二是因为母牛生产周期久,一般两三年内才能产下一只小牛,所以数量较少。
因为这两个缘故,牛的价格也极高,一头牛一般在20两到30两左右。
姜大牛一听就立马拒绝:“不行不行,这买牛多贵啊,实在不行我给老李头多给一文钱,每日多等等咱们就是了。”
姜青雨只好继续解释道:“爹,这天越来越冷了,咱们总不会每天都让李大爷等着咱们吧,何况食客们还一首埋怨咱们家连个坐的地方也没有,咱们自己有了牛车,也好带些桌椅过去,方便他们坐着。”
姜大牛还是有些不同意,这两个月来起早贪黑,好不容易才挣了些银子,还没捂热乎就要花出去,他不同意:“青雨啊,一头牛车可要30两,咱们家这两个月还没攒下30两呢,眼看再过几个月就要春耕了,生意还得停一停,咱们有了银子可不能这么乱花呀!”
姜青雨继续劝道:“爹,就是因为春耕了才要买牛啊,你想往年春天你跟娘翻地,手上磨得全是水泡,肩上也都是血印子也得翻十多天呢,要是有了牛车,你和娘耕地不就省时省力多了?爹,你舍得娘手上起大水泡吗?”
“我自然是舍不得的,可这...”姜大牛犹豫起来,说道:“可这一头牛实在是太贵了,要不咱们买头驴?这驴可要比牛便宜一半呢!”
姜青雨无奈道:“爹,驴可不能耕地!你就听我的,买牛,咱们早买早享受,早买早轻松。”
姜大牛有些心动,跑去和媳妇儿商量,两人嘀嘀咕咕商量了好一阵,才下定决心。
姜大牛最终拍板,狠心道:“买!咱们就买一头牛!早买早享受!”
听到买牛,姜青河可高兴坏了,每日看着李大爷驾着牛车的样子可真是威风凛凛的,如今自己家也要有牛了!
下定决心后,第二日姜大牛便拿出了家里的存银,心里一边滴血,一边数出三十五两来仔细揣好,这是一家子大部分积蓄了!
一家人赶往集市,等卖了猪杂,就往牛马市场赶去。
第一家车马行的掌柜见几人背着个破背篓,只当他们是来看看热闹的,未曾搭理,只顾着和旁人说着闲话。
倒是另一家的小二见到几人犹豫不决的站在门口,迎了上去。
“几位是看看手拉板车还是看看驴车呀?”
“我们想看看牛,不知道小伙计你们这里有吗?”姜大牛问道。
一听是买牛,小二立马来了精神,笑容更是加深了几分:“几位可真是来着了,今天咱家啊正好收了两头牛呢,我带几位去看看。”
绕过一堆板车,后面是一个小窝棚,里面圈养着几只驴,两只黄牛和一匹马。
这马一身枣红色的皮毛,油光水滑的,看起来养的十分不错,姜青雨忍不住伸手摸了摸。
马儿似乎也能感受到姜青雨的喜爱,轻轻在她手边打着鼻息。
姜青雨以前就十分向往大草原的生活,为此专门去学了骑马,想着自己有朝一日挣够了钱,就搬去大草原生活,可是造化弄人啊!
另一旁的姜大牛己经细心的听起了小二的介绍:“大哥,咱们这两头牛都特别好,这只要年纪小一些,干活有的是力气,价格要贵一些,一口价30两。这只年纪大一些,不过胜在稳重,价格也便宜些,只要26两。”
嘴上说着不买不买,可看到这炯炯有神的大黄牛时,姜大牛还是兴奋得很,这个摸摸,那个看看,爱不释手极了。
“小哥哥,这匹马怎么卖啊?”听到女儿竟然问起了马的价格,姜大牛也顾不上看牛,一把捂住姜青雨的嘴,向小二赔笑道:“不用管她,不用管她,咱们只买牛。”
小二也不恼,只是个天真可爱的小姑娘罢了,于是说道:“这马是我们掌柜高价收来的,皮毛性格都是极好的,这价格嘛...自然也就高,最少得80两银子。”
姜青雨点点头,马儿跑得快而且仪态好,基本上都用于军队,镖局和商队,还有一部分就是有钱人家用来出行代步的,姜青雨长叹一口气,还是老老实实挣钱吧。
最后在姜大牛还是决定买30两的小牛,一头牛的寿命也就在十几年,小牛只有2岁,而另一只己经8岁了,只差了4两,还是小牛更划算些,定好牛,就该讨价还价了。小二没想到刚才那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孩竟然是最能降价的。
小二一张嘴实在难敌姜家的西张嘴,无奈请自家掌柜的出战。
一番唇枪舌战过后,六人皆是口干舌燥。
“掌柜伯伯,咱们都各退一步吧,32两,连同这只小牛和一副车架,咱们就当交个朋友了,我大哥快要放学了,我们还要去接我大哥呢!”
掌柜咽下一口,摆着手说:“行吧行吧,赶紧付钱把牛拉走,你这小妮子,我这5两的车架硬是让你磨了一半还多,下次可别来嚯嚯我了!”
“放心吧伯伯,我下回还来!”
姜大牛利索的付完钱从车马行出来,又在集市上买了张旧桌子和几张旧板凳,那板凳坐着吱吱呀呀的,姜青雨嫌弃的不行,可姜大牛再坚决不愿意多花一分钱。
可家里的香料也见了底,自家女儿每次放起香料来又一点不手软,只得再跑一趟香料铺子。
买齐了东西,一家人晃晃悠悠的朝家走去。
一路上,姜大牛头扬得老高了,逢人就夸自己买的牛多么多么好,村子里只有两三户家里有牛,平时宝贝的不得了,只有耕地才舍得牵出来。这下自己家也有牛了,明年春耕再也不用羡慕那几家了!
++++++【这是一条分割线】+++++++
晚上,姜大虎的媳妇陈氏却怎么也睡不着,推了推身旁的姜大虎,说道:“你别睡了,你看看老二一家,又是做生意又是买牛车的,你还睡得着吗?”
姜大虎迷迷糊糊地说:“老二家买牛车那不是好事吗?下午我去过,大牛还说往后春耕咱两家一起耕呢!”
“不是!”
陈氏翻身坐了起来,说道:“他姜大牛去卖那个什么卤煮,说是你们姜家祖传的手艺,这咱们怎么不知道,该不是公婆偏心,临走前把秘方交给了老二不告诉咱们吧”
姜大虎翻过身来,有些生气,说道:“你说什么呢!从小到大咱们就没做过这个,我见都没见过,那是老二家自己捣鼓出来的,你可别眼红!”
陈氏有些不服气,说道:“眼看着别人家日子越过越好了,你怎么就不着急呢!你没事多去老二家看看啊,咱们也找个营生做。”
“别人家?那是我亲弟弟家!”姜大虎声音拔高,说道:“何况那是人家弟妹自己捣鼓出来的东西,你让我这个做哥哥去偷学弟弟家的本事,还要抢了人家的营生?我还做不做人了?!”
陈氏还想说些什么,眼看姜大虎发了脾气,只好闭嘴,可嘴里还是嘟囔着:
“你说这老二家也是奇怪,自从这青雨生下来,这日子倒是越过越好了,送了大小子去读书也就罢了,这二小子现在做生意也是像模像样的,这青雨更是不得了,以前瞧着安安静静的,怎得突然跟开了窍似的....”
陈氏自顾自的说着,突然想到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翻过身去想说,却看见旁边的姜大虎己经睡死过去,只好恨恨的转过身去。